<p class="ql-block">走进展览馆,迎面是一面红色背景墙,上面有红色和白色的图案,格外醒目。墙前站着一位老年人和一个小孩,小孩穿着紫色上衣和浅色裤子,举起左手,似乎在比划或展示什么,旁边的老年人穿着蓝色上衣和深色裤子,静静地站在一旁。背景墙上的中文文字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精神的传承,而小孩的动作则像是对这种精神的回应。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模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艰苦朴素就是本色”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一幅书法作品挂在墙上,内容是“工人艰苦朴素就是本色”,以行书书写,遒劲有力。右下角的红色印章仿佛为这句话盖上了一枚勋章,见证着无数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付出。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让我想起了那些在工厂车间、建筑工地默默耕耘的工人,他们用双手托起了城市的繁华,也用行动诠释着“朴素”二字背后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另一幅书法作品同样以行书写就,内容是“站在桥头不让 把住红旗不放”。这句话仿佛在诉说一种信念,一种在风雨中依然坚定前行的力量。左侧的小字注释,像是对这句话的延伸,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劳动者,他们用行动守护着心中的信仰,也守护着身边的人。</p> <p class="ql-block">两副作品“我们一同改进生产技术 共同为国家多快好省地造财富” “只要能学技术 让我干什么都行 男人能干的活我也能干”,笔画粗犷有力,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年代劳动者们热火朝天的干劲。生产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用双手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多快好省”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让我们从地狱跨进了天堂,只能用多出煤出好煤来报答党的恩情”,这幅行书作品笔力遒劲,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新中国的无限感激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作为全国劳模,他的故事或许就藏在这句话背后,而这份信念,也正是无数劳动者心中最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搞建设和过日子一样,一刻也离不开节俭,就是将来日子好过了勤俭节约的传统也不能丢。”这幅作品落款为“全国劳动模范孟泰语”,笔触细腻,却字字千钧。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孟泰,这位劳动模范,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一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节俭的精神始终不能丢。</p> <p class="ql-block">“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我们的工作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这幅行书作品落款为“全国劳模邓稼先语”,笔力厚重,仿佛能感受到邓稼先在科研一线的执着与坚定。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用一生诠释了这句话的分量,也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用知识讲好公正的故事”、“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来之不易的团结和谐和安宁”,这三幅作品分别出自全国劳模鲁冠球、宋鱼水、达吾提阿西木之口。他们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道出了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的坚守与追求。无论是企业管理、司法公正,还是社会和谐,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人家都说妇女是半边天,我们就要为半边天争光争气”、“自力更生难在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这三幅作品分别出自全国劳模申纪兰、郭凤莲、吴登云之口。他们的语言中,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事业的执着。尤其是吴登云,作为一名医生,他用一生守护着病人的健康,也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三幅作品分别以楷书和行书书写,庄重典雅,简洁大方。它们道出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道出了教育工作者的终身追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品格。</p> <p class="ql-block">“生命不止 创新不懈”,这幅作品以楷书书写,大气磅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真正活过、奋斗过。正如那些劳动模范,他们用一生诠释了“生命不止”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共产党的职业病就是自找苦吃”,这幅行书作品笔力苍劲,富有哲理。这句话看似调侃,实则道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甘愿吃苦,只为换取人民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幅隶书作品庄重而充满正能量。爱人民,是共产党人最深沉的情感,也是他们最坚定的信仰。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这份爱始终未曾改变。</p> <p class="ql-block">“我最大的追求是不断地迎接挑战”“站着是根柱 横着做根梁”,这两幅作品灵动自然,富有生机。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正是这种不断迎接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在平凡中看到了不凡。</p> <p class="ql-block">“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上百家门 认百家人 做老百姓贴心人”,这两幅作品传达了对个人与人民之间责任的深刻思考。张伯礼、邱娥国,作为全国劳模,他们用一生诠释了这两句话的分量。</p> <p class="ql-block">“当代工人只有知识有技能才有力量”、“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我就是一块铺路石,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这三幅作品分别以隶书和行书写就,字体工整,笔力遒劲。它们道出了技术工人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我会不怕一切艰难险阻,以百倍的热情去完成我的人生诺言,为山里的孩子和百姓服务,为山里的教育事业贡献我自己的一切一切。”,这幅行书作品庄重而富有激情。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力量,而那些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正是这股力量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我要继续走好邮路,走到不动为止。”,这幅行书作品富有节奏感,表达了对邮路工作的执着与坚持。王顺友,这位全国劳模,用一生走完了无数条邮路,也用行动诠释了“坚守”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心中只有公,人民才能安”,这幅作品简洁有力,富有哲理。人民,是共产党人最深的牵挂,也是他们最坚定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恶沙不除 穷根不拔 我枉活一世”,这两幅作品遒劲有力,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治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正是这种“生命不息”的信念,让无数劳动者在荒漠中种下了希望。</p> <p class="ql-block">“咱当不了科学家 但可以练就一手绝活儿 做个能工巧匠”,这幅作品传达了务实与工匠精神。科学固然重要,但工匠精神同样不可或缺。正是这些“绝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最大的满足就是让群众从我们身上看到共产党好”,这幅作品简洁明了,道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群众的认可,是对共产党人最大的褒奖。</p> <p class="ql-block">“百姓需要什么 我就研究什么 教给他们什么 把我变成农民 把农民变成我”,这幅作品落款为“全国劳模二九年人民楷模国不荣誉”,语言朴实,却字字千钧。农民,是国家的根基,而那些扎根农村的劳动者,正是这片土地上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 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劳动创造幸福 技能成就梦想”,这两幅作品道出了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文凭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一个人价值的,是他的能力和素养。</span></p> <p class="ql-block">“快乐在岗位上,生命在事业中”,这幅作品简洁而富有动感,道出了劳动者的幸福所在。岗位虽小,但责任重大;生命虽短,但奉献无价。</p> <p class="ql-block">“像火箭一样燃烧自己”、“为人民服务担子越重越光荣”、“教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 以生命唤醒生命 以生命塑是造生命”,这三幅作品分别以行书写就,字体潇洒有力,充满了动感和激情。它们道出了劳动者的信仰与追求,也道出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p> <p class="ql-block">“扛就扛红旗,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只要对革命有利就要干下去”“哪怕只活一棵树也证明山上能种树,能种一棵就能有一坡”这几幅作品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红旗,象征着荣誉,而争第一,则是对自我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守护华灯璀璨 坚守诠释匠心”,这幅作品彰显了书法艺术的美感与内涵。匠心,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无数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熠熠生</p> <p class="ql-block">“精气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重要概念。“精”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这幅作品强调了人要注重自身精、气、神的培养和保持,体现了追求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活力的重视 ,也蕴含着传统养生和修身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福蕴华堂”寓意福气汇聚在华丽、富贵的堂屋,表达了对家庭幸福、福气满满的美好祝愿 。“德高人长寿,心宽福自来”则强调了品德高尚和心胸宽广的重要性,认为有德行的人更容易长寿,而心胸开阔的人自然会迎来福气,体现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对幸福生活的认知,倡导人们修身养德、保持豁达心态以收获福气。</p> <p class="ql-block">“难得糊涂”是清朝郑板桥的名言,体现了一种豁达、超脱的处世哲学。 表面上是倡导人在某些情况下不必过于较真,实际上是对世间纷扰的一种清醒认识后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生活态度。 “大智者愚 ”进一步点明,真正有智慧的人,有时会看似愚笨,实则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下精明,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p> <p class="ql-block">听到国歌声响看到国旗升起时就是眼里含着激动泪花——全国劳模、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语</p> <p class="ql-block">全国劳模 常香玉大师语:“戏比天大”, 体现其对戏曲艺术的敬畏与执着,是戏曲界经典理念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