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一一固原

liu

<p class="ql-block">庆阳住了两天。雨中我们驾車前往固原。车窗外的山丘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公路笔直向前,仿佛没有尽头。绿色的植被覆盖着山峦,路边的护栏和树木在雨中显得格外安静。货车的车灯亮着,像一束微弱的光,照亮前方的路。</p> <p class="ql-block">薄雾笼罩着山峦,天空阴沉,远处的山影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固原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这里海拔高,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8℃。石碑上刻着“西湖公园”的字样,前方的红色横幅写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行人穿梭在绿树之间,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固原的夏天,没有酷热,只有凉爽。平均气温18℃,最高也不超过25℃。人们常说这里“春来秋去无盛夏”,昼夜温差大,气候宜人。国家气象局也授予它“避暑旅游目的地”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固原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这里曾是隋唐的军事重镇,也是明清时期的边关要地。我们站在古老的城门前,红砖砌成的城门上刻着“原州”二字,两侧的石狮子静静守望,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固原博物馆是宁夏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建筑风格古朴,飞檐翘角,门前的石狮和台阶让人肃然起敬。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每一件都讲述着固原的过去。我们走进馆内,仿佛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展览,展出了2280件珍贵文物,分为五个单元。展厅中央的地形模型上,灯光柔和,文字清晰,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丝绸之路。我们站在模型前,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心中涌起一股敬意。</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超过两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23件,国宝级文物3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北魏的漆棺画、北周的鎏金银壶、隋唐的丝路文物……每一件都让人惊叹。我们站在一排排陶俑前,它们色彩斑斓,排列整齐,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军队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陶俑中许多具有胡人特征,说明固原曾是多民族聚居地。我们看着那些骑马俑和站立俑,它们姿态各异,有的手持武器,有的骑在动物上,仿佛在重现古代战争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鎏金银壶,静静陈列在展柜中。金色的釉面在灯光下闪烁,浮雕人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另一件镇馆之宝是凸钉玻璃碗,它放置在透明支架上,表面有圆孔装饰,浅黄色的质地显得高贵典雅。</p> <p class="ql-block">前往红军长征六盘山纪念馆的路,穿过六盘山隧道。隧道内光线昏暗,交通标志清晰可见。我们坐在车里,心中却充满了对那段红色历史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位于六盘山上,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基地。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翻越六盘山,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纪念广场,南北宽71米,东西长81米,象征“七一”建党与“八一”建军。广场南侧的影壁墙上,镌刻着“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我们站在广场上,感受着那份庄严与肃穆。</p> <p class="ql-block">雕塑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背景是飘扬的红旗。</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庄严肃穇的广场我们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大雾中我们沿台阶前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展览区,墙上挂满了红二十五军和中央红军的历史资料。黑白照片和文字说明,详细记录了红军在六盘山地区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纪念碑高26.8米,正面镶嵌着江泽民题写的碑名。东西两侧分别是毛泽东手书的《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我站在碑下,心潮澎湃,在大雾中朗诵了那首熟悉的诗词。</p> <p class="ql-block">固原还有两个著名景点——须弥山石窟和火石寨,因天气原因未能成行,只能留下遗憾。离开固原,我们前往泾川,心中却依然回荡着固原的红色记忆与历史回响。</p> <p class="ql-block">泾川王母宫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年),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西王母曾在此与周穆王、汉武帝相会。北魏时期在此开凿了王母宫石窟,其风格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相似。清同治年间,王母宫毁于战火,1992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王母宫大殿:背西面东,气势恢宏,是王母宫的核心建筑。</p> <p class="ql-block">回屋:呈“回”字形结构,内有西王母塑像及壁画,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王母宫石窟:现存一大窟,高12米,宽14米,深11米,为北魏中心塔柱式石窟。窟内有200余尊石雕佛像,包括北魏浮雕和唐代泥塑造像。其风格与云冈石窟第六窟类似,但规模较小。</p> <p class="ql-block">泾川大云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其历史可追溯至隋代,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独特,是研究佛教文化及历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原为隋代大兴国寺,武则天时期改建为大云寺,其舍利地宫(五重金棺银椁)比法门寺早180年,开创唐代舍利供养新制式。</p> <p class="ql-block">仿唐建筑群:整个大云寺景区以中轴线布局,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主体建筑,以及钟鼓楼、碑亭等附属建筑,四面环水,古韵悠然。</p> <p class="ql-block">舍利塔:大云寺的舍利塔高95米,采用明七暗七共十四层结构,融合了现代钢结构与古典木艺精髓,被誉为“中国仿唐第一塔”。塔下地宫三层,珍藏着国宝级佛骨舍利及五重套函</p> <p class="ql-block">舍利地宫入口,1964年出土14粒佛骨舍利及鎏金套函,被郭沫若鉴定为国宝;2013年再发现宋代地宫藏2000余粒舍利,形成“三现舍利”奇观。‌‌</p> <p class="ql-block">地宫现供奉四粒舍利子。</p> <p class="ql-block">这次固原与泾川之旅,不仅是一次避暑之旅,更是一次文化探索之旅。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多元和自然的壮美。固原博物馆的文物、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红色记忆、泾川王母庙与王母石窟的神秘文化以及大云寺的佛教艺术,都让我们受益匪浅。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这次旅行,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这片土地,也更加期待未来能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历史与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