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2025年8月7日)晚上,南大的沈晖老师在第二期正念阅读线上工作坊的授课,用柔和而生活化的正念引导方式,为最好年代里最多的焦虑 、压力与困惑寻找出路。</p><p class="ql-block"> 乔.卡巴金的《正念.此刻是一枝花》,经沈老师的讲解、拓展与创新,打开一扇减压、觉知、新生的健康新认知大门。</p><p class="ql-block"> 沈老师浓缩提醇,锚定作者(卡巴金):其学术背景、临床实证与教育推广经历是全书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核心主线:概念化(什么是正念?)/技术化(怎样做正念)/生活化(正念怎样落地)。通过日常可复制的觉察练习,唤醒对当下即完整的体验式认知,进而重建个人与世界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正念的定义:此刻即是全部。目前中文翻译最早来自台湾。还有翻译为内观、静观、当下心等。正念以一种特定方式—有意识、当下时刻、不做判断来觉察。</p><p class="ql-block"> 有时侯我们是无意识的、恍惚的、带着固化的偏见、梦境般的游走在过去与未来之中,游走在未发生事件的担忧里,游走在让人头疼的人际关系中。卡比尔忠告:“抛开对想象之物的一切思考,立足于自己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卡巴金:“到内心去,内心就蕴含着整个世界”。梭罗《瓦尔登湖》:“把你的视线投向内心,你会在自己心中发现无数个不曾被涉足之地。在这片土地上畅游吧,在这片内心之地探索。”</p><p class="ql-block"> 内心不是逼仄狭窄的,而是与万物息息相通的深厚辽阔。有看不到的悲悯、超越想象的大度、顺势而为深藏不露的聪彗。这些可贵品质需要正念练习来缓慢而不厌其烦的唤醒。“清明生活的艺术”卡巴金如此形容正念。</p><p class="ql-block"> 沈老师的学生小助手李梦在分享她在单位面对工作繁多带来的压力时,用按下暂停键,用正念练习的方法一专注此刻、觉察自己的呼吸、五官、情绪变化、观照他人与自己、不判断对错来调整身心,直面自己的情绪波动,回归行之有效的健康生存之道。</p><p class="ql-block"> 卡巴金曾为犯人提供正念训练,介入干预,很治愈,复犯率降低75%。也曾为CE0、法官、奥林匹克运动员等各类人群提供正念训练。正念不仅仅是为病人犯人准备的,更是为每一个希望提升生活品质的人准备的。</p><p class="ql-block"> 沈老师用她渊博的知识与知行合一的实践,将卡巴金书中的正念阐述得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她有些正念训练改变生活状况,从而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的精典案例。</p><p class="ql-block"> 正念的生活化方面,沈老师举个例子。吃饭时,心怀感恩,感恩农人的辛苦、自然的馈赠、家人的付出。不三心二意,不看手机,细嚼慢咽,保持觉知,觉知到米饭的香与家人陪伴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当我把沈老师与卡巴金老师的正念训练经验分享给诸多时候也饱受焦虑、压力与困惑的女儿听时,她说:“正念就像抽身而出的上帝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与他人,充满信任、爱与慈悲。”</p><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沈老师与卡巴金老师,用坚韧不拔与孜孜以求的爱心与慧心,唤醒“当下即完整”的体验式认知,进而重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同时,也感谢李梦与我的女儿,感谢共同学习的小伙伴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