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月十五,是全国生态日,一个承载绿色希望、寄托生态文明梦想的重要日子。</p> <p class="ql-block">此生态美篇,献给全国生态日,献给每一位热爱自然、守护地球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国生态日,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设立的重要纪念日,它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种理念的传承和行动的召唤。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正式决定,将每年的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源于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一理念,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也为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 设立全国生态日,意义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是一次理念的传播。通过全国生态日,能够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它是一座桥梁,凝聚共识。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搭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它更是一种发展的推动力。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有利于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在生态的世界里,水雉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鸟类,它们的育雏行为,展现出自然界中父爱的深沉与坚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雉的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9月之间。它们会选择在漂浮于水面的睡莲、菱角等水生植物上筑巢,巢由干草和植物茎秆编织而成,形状如浅盘。雌性水雉一般会产下4至8枚卵,通过选择性弃蛋,通常留下3至4枚继续孵化。这些卵呈梨形,颜色从浅黄到褐色不等,表面布满黑褐色斑点,宛如自然的伪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孵化工作主要由雄性水雉承担。在水雉的世界里,实行的是一雌多雄制。雌鸟产卵后,可能会离开当前配偶,寻找新的雄性继续繁殖。而雄鸟则独自承担起孵化的责任,用身体的温度呵护着这些生命。在孵化期间,雄鸟极为谨慎,即使面临危险,也绝不轻易离开巢穴。孵化期大约为22至26天。</p> <p class="ql-block"> 雏鸟破壳而出的那一刻,是生命的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出生的水雉雏鸟全身覆盖着柔软的绒羽,眼睛睁开,属于早成鸟。它们虽然初生,却已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但此时的它们仍显脆弱,雄鸟会始终陪伴左右,为它们提供温暖与保护,帮助它们抵御寒冷和天敌的威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觅食时,雄鸟会带领雏鸟在水生植物间或浅水中寻找食物。水雉雏鸟主要以昆虫、小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食。雄鸟会示范捕食技巧,例如发现昆虫时,先将其捕获,再展示给雏鸟,鼓励它们尝试自己捕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育雏过程中,雄鸟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发现蛇、猛禽等天敌靠近,它会立即发出尖锐的叫声警告雏鸟,并做出攻击姿态驱赶敌人,竭尽全力守护孩子们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推移,雏鸟逐渐成长,飞行和觅食能力不断提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约六周后,它们已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但仍会在雄鸟身边活动一段时间,继续学习生存技能。几个月后,它们将彻底告别依赖,展翅高飞,开启属于自己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也时常上演着生命的脆弱与挣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处芡实塘边,清晨的阳光洒在水面上,金色的光辉映照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只雄性水雉带领着四只幼崽在塘中嬉戏,它们轻盈地奔跑在浮叶之上,宛如自然的舞者。雄鸟不时发出轻柔的呼唤,仿佛在说:“这里很安全,尽情玩耍吧。”</p> <p class="ql-block"> 宁静之下,暗藏危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只潜伏在树枝上的伯劳鸟,正用锐利的目光锁定着这群水雉,尤其是那只稍显落单的小水雉。它耐心等待,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p> <p class="ql-block"> 悲剧,在一瞬间降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伯劳如箭般冲出,直扑那只幼鸟。小水雉尚未反应过来,已被锋利的爪子牢牢抓住。惊恐的叫声划破清晨的宁静,雄水雉瞬间怒吼着冲向伯劳,试图夺回孩子。但一切都已太迟,伯劳带着猎物迅速飞离,只留下雄鸟在原地扑腾着翅膀,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这场发生在芡实塘上的悲剧,让人深刻感受到自然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界中,生存是一场无情的竞争,每一个生命都在为延续而奋斗。但同时,我们也见证了雄水雉对孩子深深的守护与不屈的爱。它在面对危险时的勇敢与愤怒,正是生命坚韧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自然的生存法则,残酷!(高秀平摄影)</p> <p class="ql-block"> 这不仅是一段水雉的故事,更是大自然生命循环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珍惜大自然的每一份美好。因为在这个复杂而神奇的世界里,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学会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天上没有鸟,地球会变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地球。</span></p> <p class="ql-block"> 编辑:金圣也</p><p class="ql-block"> 摄影:金圣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808于襄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