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市级专家培训心得体会

蓝月亮红太阳☀

<p class="ql-block">  为期五天的市级“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已落下帷幕,作为一名市级学科专家,能有机会沉浸式参与这场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学习盛宴,聆听多位业内顶尖专家的深度分享,我深感荣幸,更觉收获满满、触动至深。这场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与视野的拓展,更是一次对自身专业成长路径的重新审视与对未来教育形态的深刻思考。 </p><p class="ql-block"> 培训中,各位专家从不同维度解读了数字化浪潮下教育变革的必然性与紧迫性。有的专家以宏观视角剖析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核心要义,让我清晰认识到数字化不是教育的“附加项”,而是重构教育生态、提升育人质量的“必选项”;有的专家结合一线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智慧教学平台、数字资源库优化教学设计、实现精准教学,让我看到了技术赋能课堂的无限可能;还有的专家聚焦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强调从“会用技术”到“善用技术”再到“创用技术”的进阶,为我们指明了专业发展的具体方向。</p><p class="ql-block">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多位专家都提到“技术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这让我警醒:在拥抱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而是要始终牢记教育的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最终应服务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握学情,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我们能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这些理念与实践案例,打破了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认知,也让我对数字化赋能教学有了更鲜活、更立体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作为市级学科专家,这次培训更让我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不仅要自身紧跟数字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更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培训中习得的新理念、新方法传递给更多一线教师,帮助他们克服对技术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数字化应用的有效路径。这要求我们既要做数字化教学的实践者,更要做数字化理念的传播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者。</p><p class="ql-block"> 五天的培训虽短,但引发的思考绵长深远。未来,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所思、所悟融入日常的教学与教研工作中,一方面持续学习数字化技术与教育理论的融合应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区域性的数字化教学研讨活动,与同行们共同探索、携手进步,努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感谢组织方的精心安排,也感谢各位专家的倾囊相授。这次培训,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