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通渭山楂小镇</p><p class="ql-block">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通渭山楂小镇位于通渭县常家河镇,于2024年11月8日正式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覆盖5个行政村,总面积3920亩,以"一带一环三园五区"为空间布局,整合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研学考察等七大产业板块。其核心特色包括万亩山楂种植园、萌宠乐园及智慧农业示范区,形成集生态观光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景区交通便捷,距通渭高铁站50公里,陇西火车站78公里,与榜罗红色小镇毗邻。</p><p class="ql-block">景区采用"一带一环三园五区"规划布局,包含常家河景观游览带、文化休闲体验环,德源祥产业园、万亩山楂园、萌宠乐园三大主题园区,以及传统文化体验区等五大功能区。其中万亩山楂园种植面积超千亩,形成春季观花、秋季采果的生态景观</p><p class="ql-block">景区地处通渭县南部,西接常榜公路直达榜罗红色小镇,北距通渭县城46公里,形成连接陇中与陇南的旅游廊道节点。从陇西火车站驱车至景区约需60分钟。</p><p class="ql-block">山楂小镇农旅融合体:提供果蔬采摘、传统农具操作等深度参与式活动,山楂罐头等农特产品获2024浙江农博会金奖</p><p class="ql-block">研学教育功能:作为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践基地,开展农业科技与生态保护课题研究</p><p class="ql-block">智慧农业示范: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山楂种植标准化管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p><p class="ql-block">定西陇中常河文旅有限公司实施全员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科技赋能升级山楂深加工工艺,开发山楂饮品、果脯等系列商品。景区被纳入通渭县"一城十一大景区"战略布局,与周边红色旅游资源形成联动效应。</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4日列入甘肃省拟评国家4A级景区公示名单,经省级综合评定后于同年11月8日正式获批,成为.定西市首个以山楂产业为核心获评的4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通渭山楂小镇旅游景区位于通渭县常家河镇,于2024年11月8日正式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通渭县常河镇 湛龙观</p><p class="ql-block">湛龙观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镇塔坭山(又称斩龙山),为道教寺观,主体建筑包括东岳泰山殿、三圣宫、三霄殿等,现存香炉、石柱及“泰山石敢当”石刻等历史遗存。观内匾额、楹联多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等名家题写,建筑群布局严谨,融合儒释道特色。</p><p class="ql-block">该观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方志记载唐贞观年间敕建塔坭寺,明清多次重修。清同治七年毁于兵火,光绪十三年重建部分殿宇,后历经民国战乱及“文革”损毁。2007年起陆续新建大势至菩萨殿、三清殿等,至2013年形成占地15亩的规模,现存建筑多为当代复建。</p><p class="ql-block">观内保留光绪六年香炉支柱及刻有“泰山撼挡”的镇山石,庙会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信众涵盖周边多县。寺院历史数见于明清《通渭县志》,现存碑记记载其兴毁更迭历程。</p><p class="ql-block">自常河镇西行,峰绕岭缠,曲径逶迤。过三里许,山环如抱,山岚翠柏之中,有香烟缭绕,磬音阵阵,即至湛龙观。山门为一牌楼,四柱擎天,重檐飞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面红底镏金的巨幅牌匾“湛龙观”,此匾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任法融所题,流畅典雅。柱悬二联,外楷内隶,楷为陇上名耆何裕先生墨迹,曰:“庙院有尘清风扫,山门无锁白云封”,笔力遒劲,给人肃然超越之感;隶为已故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先生手书,联曰“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骨气洞达,发道家之幽思。与牌楼正对者城隍庙也,翠柏掩映,格外肃静。</p><p class="ql-block">进山门右行,为寺院整体建筑群,中有重檐门楼一座,柱明廊阔,前开三门,门楼左右,一对石狮雄踞,正前方,花岗岩旗台,五面黄红旗迎风飘扬。门楼左右为钟楼、鼓楼,精巧别致。进门楼,即见大殿,雄伟浑朴,架斗飞檐,气势逼人。廊檐及台阶皆用刨光花岗岩铺墁,美观大方。台阶栏柱左右两只狮子怒目而视,邪佞望而生畏。拾级而上,两面牌匾匾入目,正前方为“东岳泰山殿”,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所题,“天开化宇”,系甘肃省政协主席黄汉卿所题。柱刻对联“枢要专司握万化阴阳之纽,人威自在统群生封陟之权”。</p><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为东岳泰山金身,众侍者左右而立。殿墙上铺陈十殿阎君之事,旨在惩恶扬善。大殿东侧为书房,西侧为寝室。寺院东殿为三圣宫,内奉祖师、文昌、雷祖,寓儒、释、道和平共处之意;西殿为三霄殿,内奉三霄圣母,清眉秀目,下列诸女神,可谓立俗施事,无所不宜。院内蓬玄岛、太空宫,圣膳阁、土地祠等建筑,雕梁画栋,各有风姿。院中有香炉、金鼎各一,座上镌“普渡众生,岱宗在望”等语,紫烟萦绕,终年不绝。相传昔年寺院为二进,前道后佛。后经世变,寺观湮没,而今前院复其旧制。适此清平之世,寺中信众欲再造莲台,恢复后寺,二零零七年,信弟常海增与众社老及湛龙观管委会商议决定建造“大势至菩萨殿”,二零零八年元月动工,二零零九年五月工程告竣,迎神开光。</p><p class="ql-block">公元二零零九年五月十六日,庚辰吉日迎大势至菩萨,并八海龙王登殿,迎驾场景,华辉亿万,祥瑞融融,妙不尽云,道士十八人整装严谨,幢幡飘华彩,似乘仙凤,锣、、铃、鼓合奏仙乐律韵,唢呐四杆,云程八方吹通,喜神方上六只喜燕朝圣,枪炮鸣响,神箭顿穿入云,迎驾神文,跪宣焚送,圣驾来临,福庆普增,迎驾以毕,大功当竣。</p><p class="ql-block">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开菩萨殿、龙王殿殿门开始祭敬。并挂起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亲笔书写时的对联:“广撑慈筏度尽阎浮解八难,遍洒甘霖滋润荒芜育灵儿”。二零一一年,应众信士弟子夙愿,新建三清殿,玉皇殿,观音殿,财神殿,药王殿,土爷殿,藏金阁等建筑,现建筑主体全部完成,彩画和塑像正在陆续完成,定于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泰山圣诞吉日迎神开光。现庙院占地一十五亩,布局合理,架斗飞檐,殿貌壮观。</p><p class="ql-block">湛龙观为上社、中社、下社和南社信众共立,香火延及甘谷、陇西、静宁等陇中诸县。建寺之因,此间传为一女子结茅守土之地,伽蓝肇始不可确考,然其史迹数见于本邑方志。明万历四十一年《重修通渭志·建置·庙宇》载曰:“塔坭寺在县南七十里,有常住地”。清乾隆二十六年《通渭县志·沿革·山川》载曰“塔坭山,在县南七十里,上有塔坭寺,昔于土中得□碑,乃唐太宗敕建,今寺尚存”。该志另载:“塔坭寺在县南七十里,唐人重修。”光绪十九年《通渭县新志·山水》记载:“东亘十里为塔坭山,俗呼斩龙山,上有寺,掘获一甓,系唐太宗敕建”。于志而知,有明一代,寺已闻名本邑,其史可上溯至唐太宗,亦或更早。然阅志存疑,一代英主缘何在此僻壤敕建庙宇,其间必有动人凄怆之传说。</p><p class="ql-block">世事沧桑,通渭之地,兵灾频仍,塔坭寺亦命运多舛,已无当年之风貌。今寺内殿无存。或损于地震,或毁于兵燹,或亡于人事,无从详考。据《塔坭寺庙记》载,清同治七年,塔坭寺毁于兵火,“庙内空荡”。及至光绪十三年才重立庙址,时有东岳正殿、三圣宫殿、三霄娘娘殿、城隍庙、戏楼各一座、大小僧房四座,门前砖塔一座,庙院占地一墒,有地产十九墒。民国年间“泰山金身被损”,至甲午年(一九五四年)才“塑化金身,翻修庙宇”。“文革”期间,塔坭寺渐被废弃,改作他用。寺前砖塔倾覆,下出木盒,中有骸骨,今均已荡然无迹。物换星移,去散天开,塔坭寺始得新建。</p><p class="ql-block">寺中现存一石一柱。石一尺见方,正面刻“泰山撼挡”,背刻“寿山福海”,皆拙朴苍劲。石乃“泰山石敢挡”。因上古有泰山“配天作镇”、泰山安则天下安”之说。“泰山石敢挡”以有形之器物阐释无形之观念,古代采泰山石以立街口门前,避邪祈福。斯此泰山灵石,福佑此地苍生和平安宁,富足繁荣。寺存香炉,柱为青石,方形,长尺余,宽约三寸,上镌“光绪六年三月廿八日四社仝□”字样,上下榫头皆在,是为香炉支柱。</p><p class="ql-block">湛龙观庙会为三月二十八日,时天朗气清,五谷催生。商贾云集,少长咸至。道旁蕊吐鸟鸣,路中肩摩毂击。台上锣鼓相发。丝竹互和;会场童稚追逐相嬉,耄耋闭目宁神。天地一派生机。</p> <p class="ql-block">从一株树到万亩园,山楂树在常家河这片苦瘠之地深深扎根并开花结果,而且产业链延伸到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研学考察、休闲采摘、美食体验等。山楂产品更是囊括果脯、饮料、罐头、曲奇饼以及山楂酒、山楂醋、山楂片、山楂糕、山楂养生茶等十几种。锦华董事长常海增,于2018年底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通渭县常家河镇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但种什么呢?一个偶然的机会,常海增了解到种植山楂树效益不错,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可带动乡村旅游。经过专家评估,常家河镇海拔较低、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各项条件都符合山楂树种植。专家的意见让常海增吃下了定心丸,2019年,他依托合作社流转南河村1000多亩山坡地,从山东引进5万株山楂树栽植到贫瘠的土地上。“为了山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山楂小镇按照“一带一环三园五区”的布局设计,对山楂小镇的未来进行了长远规划。先后打造了德源祥产业园、万亩山楂园、萌宠乐园,建成了木耳和山楂种植基地以及樱桃采摘、葡萄采摘、珍珠杏采摘、蔬菜采摘等多个创意农业体验研学基地,配套建设住宿、餐饮、游玩等多种经营项目,一个功能完善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已经形成。2024年11月,定西通渭山楂小镇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山楂小镇,除了绿染山坡的山楂林,还可以品尝特色美食柴火山楂鸡、全家福山楂暖锅、铁锅炖鱼、木炭涮羊肉、地窝烧羊肉。在萌宠乐园,小朋友流连于儿童游乐园和珍禽动物园,玩累了可以在山楂小镇自助涮烤公社享受极具舌尖诱惑的川味火锅,当然不能少了火锅伴侣山楂养生罐罐茶和红颜山楂饮料。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最好的切入点,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靠基础硬件吸引人,更要靠文化软实力留住人。漫步山楂小镇传统文化区,楼阁巍峨的湛龙观在云卷云舒中尽显道家仙风;毛诗石林公园里巨大石碑与气势磅礴的毛泽东诗词相映生辉;孝悌公园里二十四孝浮雕闪耀着崇德尚礼的微光;书画展厅中名人字画翰墨飘香;诗词长廊中吟咏山楂的佳作韵味绵长。目前,山楂小镇还在筹建陇中文化馆、四库全书馆、千人杂文馆,让游客在泛黄典籍里触摸陇中风骨,让文化的余韵在脚步徘徊间酿成绵长的眷恋。</p><p class="ql-block">山楂小镇的墙体彩绘同样值得慢慢品味,多彩的颜料在灰白墙面上铺陈开来,描摹出一幅幅民族团结、乡村振兴、陇中民俗的绚丽画卷。一幅长卷中,山楂小镇迎着朝阳,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万亩山楂林宛如一片翻涌的绿浪。</p><p class="ql-block">“山楂小镇的景象,印证了我曾经做过的一个梦。”常海增回忆,他曾经梦见到家乡的土地漫山遍野都种下了山楂树,山楂红了的时候他带着乡亲们提着篮子去摘山楂,然后卖成钱装进口袋。</p><p class="ql-block">如今,这个梦已经变成了现实,短短六年时间,山楂树不断在常家河镇的山川蔓延,成了千家万户致富的希望。</p><p class="ql-block">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和山楂树不断长大,山楂果产量急剧增加,每年超过80万斤。</p><p class="ql-block">“山楂产量增加了,市场价格又上不去。看着气调库中堆积如山的山楂果,大家都愁坏了。我们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刚开始加工一些山楂片,后来又尝试加工一些果脯、罐头、冻干山楂、山楂糖雪球,还熬制过饮料,虽然这些产品都比较受游客欢迎,但销量有限。”很快,销路不畅造成的后果愈发严重。山楂鲜果存放到第二年品质开始下降甚至出现腐烂,又要给当年采摘的山楂腾库容,最后不得不清库倒掉。“这些山楂树都是我看着一棵一棵栽到地里,也是我看着一点一点长大,感情上就跟我的孩子一样,实在不忍心看着果子烂在地里,我是花钱请人采摘,最后又花钱请人倒掉。身后站着和他一样充满“山楂致富梦”的父老乡亲,既然大家信任他,愿意跟着他干,给山楂寻找出路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常海增在成都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时,发现展览区有很多用水果酿造的酒,他好奇地问柜台前的老板:“山楂能不能酿酒?”“山楂酿酒很好,许多地方原料不足,所以市场上山楂酒比较少。”老板肯定地答复。“我当时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我们那么多山楂有出路了!”常海增立马到四川省眉山市考察,详细了解果酒的发酵工艺和生产过程。当年9月,山楂进入采收期,常海增将13吨新鲜山楂运往四川,并和生产厂家商定“失败了损失算山楂小镇的”,让厂家大胆去研发。</p><p class="ql-block">2025年春节期间,山楂小镇正在举办空前热闹的“村BA”篮球邀请赛,整个小镇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正在这时,常海增煎熬地等待了三个多月的好消息终于传来,“常总,你的山楂酒发酵成功了,地窖中酒味已经很浓郁了。”眉山市生产厂家的老板在电话中也难掩喜悦。“我当时非常激动,恨不得立马飞过去尝一下山楂酒。”常海增说,春节过后他又到四川考察果酒市场,并专程去眉山市品尝山楂酒。</p><p class="ql-block">“当尝下第一杯山楂酒时,我兴奋极了。”常海增回味初酿成的山楂酒,浓郁的果酸与糯米发酵的醇香充分融合,微酸中带着焦糖的淡淡甜味,尾韵里还藏着一缕清香。</p><p class="ql-block">山楂酿成的酒颜色非常好看,温润透亮的红色透着光泽,宛如琥珀。“这款产品,酒精度很低,口感富有层次,非常适合中老年人保健、年轻人聚会。”常海增对山楂酒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p><p class="ql-block">同时,他还对一款山楂果饮情有独钟。常家河山楂小镇举办“村BA”期间,常海增委托山西吕梁的一家食品厂商推出一款“红颜山楂”的塑料瓶装山楂果饮,短短几天时间,20万瓶饮料一抢而空。虽然很受大家欢迎,但也收到一些改良建议。“做食品要讲良心,不能只考虑低成本而损害消费者健康。”常海增坦言,尽管塑料瓶装“红颜山楂”果饮各项指标出厂检测都是合格的,但他不想在山楂食品加工环节因添加剂等问题而让消费者诟病。</p><p class="ql-block">通过和生产厂家反复研究产品改良方案,一款玻璃瓶装的零添加纯山楂NFC(非浓缩还原汁)果汁饮品应运而生。“这款果汁饮品成本比原来增加了两倍,而且采用蜂蜜调配,既可口又健康,我相信消费者会更认可。”</p> <p class="ql-block">山楂及农付土特产产品展示大厅</p><p class="ql-block">定西通渭山楂小镇的山楂系列产品,涵盖山楂罐头、山楂果脯、山楂饮品、冻干山楂、山楂片以及山楂酒、山楂嘉醋、山楂原浆、山楂雪糕、山楂养生茶等十几种。</p> <p class="ql-block"> 从一株树到万亩园,山楂树在常家河这片苦瘠之地深深扎根并开花结果,而且产业链延伸到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研学考察、休闲采摘、美食体验等。山楂产品更是囊括果脯、饮料、罐头、曲奇饼以及山楂酒、山楂醋、山楂片、山楂糕、山楂养生茶等十几种。</p><p class="ql-block">锦华董事长 常海增,于2018年底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通渭县常家河镇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但种什么呢?一个偶然的机会,常海增了解到种植山楂树效益不错,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可带动乡村旅游。经过专家评估,常家河镇海拔较低、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各项条件都符合山楂树种植。专家的意见让常海增吃下了定心丸,2019年,他依托合作社流转南河村1000多亩山坡地,从山东引进5万株山楂树栽植到贫瘠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说实话,当时搞山楂产业,我心里面还是没底,万一失败了咋向老百姓交待呢?”常海增回忆往事,历历在目。为了山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常海增按照“一带一环三园五区”的布局设计,对山楂小镇的未来进行了长远规划。先后打造了德源祥产业园、万亩山楂园、萌宠乐园,建成了木耳和山楂种植基地以及樱桃采摘、葡萄采摘、珍珠杏采摘、蔬菜采摘等多个创意农业体验研学基地,配套建设住宿、餐饮、游玩等多种经营项目,一个功能完善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已经形成。2024年11月,定西通渭山楂小镇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走进山楂小镇,除了绿染山坡的山楂林,还可以品尝特色美食柴火山楂鸡、全家福山楂暖锅、铁锅炖鱼、木炭涮羊肉、地窝烧羊肉。在萌宠乐园,小朋友流连于儿童游乐园和珍禽动物园,玩累了可以在山楂小镇自助涮烤公社享受极具舌尖诱惑的川味火锅,当然不能少了火锅伴侣山楂养生罐罐茶和红颜山楂饮料。</p><p class="ql-block">“不仅要留住游客的胃,更要留住游客的魂。”常海增认为,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最好的切入点,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靠基础硬件吸引人,更要靠文化软实力留住人。漫步山楂小镇传统文化区,楼阁巍峨的湛龙观在云卷云舒中尽显道家仙风;毛诗石林公园里巨大石碑与气势磅礴的毛泽东诗词相映生辉;孝悌公园里二十四孝浮雕闪耀着崇德尚礼的微光;书画展厅中名人字画翰墨飘香;诗词长廊中吟咏山楂的佳作韵味绵长。目前,山楂小镇还在筹建陇中文化馆、四库全书馆、千人杂文馆,让游客在泛黄典籍里触摸陇中风骨,让文化的余韵在脚步徘徊间酿成绵长的眷恋。</p><p class="ql-block">山楂小镇的墙体彩绘同样值得慢慢品味,多彩的颜料在灰白墙面上铺陈开来,描摹出一幅幅民族团结、乡村振兴、陇中民俗的绚丽画卷。一幅长卷中,山楂小镇迎着朝阳,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万亩山楂林宛如一片翻涌的绿浪。“山楂小镇的景象,印证了我曾经做过的一个梦。”常海增回忆,他曾经梦见到家乡的土地漫山遍野都种下了山楂树,山楂红了的时候他带着乡亲们提着篮子去摘山楂,然后卖成钱装进口袋。</p><p class="ql-block">如今,这个梦已经变成了现实,短短六年时间,山楂树不断在常家河镇的山川蔓延,成了千家万户致富的希望。</p><p class="ql-block">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和山楂树不断长大,山楂果产量急剧增加,每年超过80万斤。</p><p class="ql-block">“山楂产量增加了,市场价格又上不去。看着气调库中堆积如山的山楂果,大家都愁坏了。我们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刚开始加工一些山楂片,后来又尝试加工一些果脯、罐头、冻干山楂、山楂糖雪球,还熬制过饮料,虽然这些产品都比较受游客欢迎,但销量有限。”很快,销路不畅造成的后果愈发严重。山楂鲜果存放到第二年品质开始下降甚至出现腐烂,又要给当年采摘的山楂腾库容,最后不得不清库倒掉。“这些山楂树都是我看着一棵一棵栽到地里,也是我看着一点一点长大,感情上就跟我的孩子一样,实在不忍心看着果子烂在地里,我是花钱请人采摘,最后又花钱请人倒掉。身后站着和他一样充满“山楂致富梦”的父老乡亲,既然大家信任他,愿意跟着他干,给山楂寻找出路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常海增在成都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时,发现展览区有很多用水果酿造的酒,他好奇地问柜台前的老板:“山楂能不能酿酒?”“山楂酿酒很好,许多地方原料不足,所以市场上山楂酒比较少。”老板肯定地答复。“我当时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我们那么多山楂有出路了!”常海增立马到四川省眉山市考察,详细了解果酒的发酵工艺和生产过程。当年9月,山楂进入采收期,常海增将13吨新鲜山楂运往四川,并和生产厂家商定“失败了损失算山楂小镇的”,让厂家大胆去研发。</p><p class="ql-block">2025年春节期间,山楂小镇正在举办空前热闹的“村BA”篮球邀请赛,整个小镇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正在这时,常海增煎熬地等待了三个多月的好消息终于传来,“常总,你的山楂酒发酵成功了,地窖中酒味已经很浓郁了。”眉山市生产厂家的老板在电话中也难掩喜悦。“我当时非常激动,恨不得立马飞过去尝一下山楂酒。”常海增说,春节过后他又到四川考察果酒市场,并专程去眉山市品尝山楂酒。</p><p class="ql-block">“当尝下第一杯山楂酒时,我兴奋极了。”常海增回味初酿成的山楂酒,浓郁的果酸与糯米发酵的醇香充分融合,微酸中带着焦糖的淡淡甜味,尾韵里还藏着一缕清香。</p><p class="ql-block">山楂酿成的酒颜色非常好看,温润透亮的红色透着光泽,宛如琥珀。“这款产品,酒精度很低,口感富有层次,非常适合中老年人保健、年轻人聚会。”常海增对山楂酒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p><p class="ql-block">同时,他还对一款山楂果饮情有独钟。常家河山楂小镇举办“村BA”期间,常海增委托山西吕梁的一家食品厂商推出一款“红颜山楂”的塑料瓶装山楂果饮,短短几天时间,20万瓶饮料一抢而空。虽然很受大家欢迎,但也收到一些改良建议。“做食品要讲良心,不能只考虑低成本而损害消费者健康。”常海增坦言,尽管塑料瓶装“红颜山楂”果饮各项指标出厂检测都是合格的,但他不想在山楂食品加工环节因添加剂等问题而让消费者诟病。</p><p class="ql-block">通过和生产厂家反复研究产品改良方案,一款玻璃瓶装的零添加纯山楂NFC(非浓缩还原汁)果汁饮品应运而生。“这款果汁饮品成本比原来增加了两倍,而且采用蜂蜜调配,既可口又健康,我相信消费者会更认可。”</p> <p class="ql-block">葡萄园</p> <p class="ql-block">古堡子文化展示厅</p> <p class="ql-block">山楂小镇湖</p> <p class="ql-block">中国姓氏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中国姓氏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山楂园</p> <p class="ql-block">湛龙观</p> <p class="ql-block">龙珠台</p> <p class="ql-block">萌宠乐园</p> <p class="ql-block">萌宠乐园</p> <p class="ql-block">樱桃采摘园</p> <p class="ql-block">樱桃园</p> <p class="ql-block">玉木耳园</p> <p class="ql-block">2025.08.07</p><p class="ql-block">2024.05.04,</p><p class="ql-block">2021.09.28~29,</p><p class="ql-block">2020.10.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