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今现代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断放大,满足着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但也难免受刺激、放任个体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不断洗刷甚至消解追求幸福的底线。于是许多人就得了“信用缺失症”。</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信用缺失症”呢? 就是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已、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甚至“要钱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现象。也正是古人讲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这种症状反而在促进生活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沉渣泛起。</p> <p class="ql-block">“信用缺失症”有以下四种特征:</p><p class="ql-block"> 其一,一切向钱看——在细胞滋生 </p><p class="ql-block">其二,有钱啥都干——向机体蔓延 </p><p class="ql-block">其三,权钱作交易——使器官腐败 </p><p class="ql-block">其四,为钱可逆天——让大家疯狂。</p> <p class="ql-block">如今有些人缺乏诚信,人人防备、事事猜忌,个个怀疑、处处小心,失去了基本的信用。比如中国古玩收藏界更是如此,谁都不相信谁,既使你的是真品,也没人敢相信或者不愿相信。宁可相信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仿的,什么都是赝品,也不相信专家,也不相信卖家,更不相信商家,如果你说是自己家里祖传的古董,那就更没有人相信。</p> <p class="ql-block">而今经济下行压力不见缓,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这种环境下人与人的信用更是“贬值”。为了自己利益想方设法去“整钱”,而不是用正当手段去“挣钱”。</p> 心净则佛土净
心安则世界安
心平则天下平 大公无私是圣人 公而忘私是贤人 先公后私是善人 公私兼顾是常人 私字当头是小人 假公济私是痞人 以公肥私是坏人 徇私枉私是罪人 诚则多友
希望我们的社会能重塑中华民族之美德,传承千年礼仪之邦的文化精髓,从尚“真善美”。
让失信之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寸步难行” 《礼记.乐记》里说: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