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的灰烬中重生” 🇮🇹 西西里卡塔尼亚

🌺🌷🍁我是一个兵

马耳他✈西西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卡塔尼亚是意大利西西里大区卡塔尼亚省首府,位于西西里岛东岸,背靠埃特纳火山,东临爱奥尼亚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城市以独特的火山岩建筑、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闻名,被誉为“凤凰之城”——因火山喷发多次毁灭又重生,其钟楼铭文“我从自己的灰烬中重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该城始建于公元前729年古希腊时期,历经罗马、拜占庭、阿拉伯等文明统治,现存巴洛克建筑群于2002年被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span></p> “凤凰”之城卡塔尼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卡他尼亚城因埃特纳火山活动曾9次被毁又重建,1669年喷发导致2万人遇难,1693年地震后以巴洛克风格复兴。火山灰滋养柑橘种植业,火山岩成为当地主要建材,形成黑、白、土红三色建筑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卡塔尼亚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巴洛克风格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圣阿加塔大教堂和大象喷泉。后者以黑色火山岩雕刻的象驮方尖碑为标志,象征城市坚韧‌14。诺曼教堂保存着守护神圣阿加塔的遗物,乌尔西诺城堡则展示着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文物‌2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阿加塔大教堂是意大利西西里大区卡塔尼亚的主教座堂,供奉城市守护神圣阿加塔。该教堂始建于公元11世纪,主体结构为18世纪巴洛克风格重建,融合了诺曼式建筑风格,使用埃特纳火山黑色火山岩与锡拉库萨白色石灰岩建造。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正立面雕刻有圣阿加塔半身像,。作为卡塔尼亚总教区总主教座堂,1859年随教区升格为总教区后,其地位进一步提升。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阿加塔大教堂:始建于11世纪,融合诺曼 式结构与巴洛克风格,1693年地震后重建,内部装饰华丽,穹顶壁画尤为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内部装饰融合了宗教艺术与巴洛克风格,保留部分诺曼式塔楼遗迹。</span></p> 大象喷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象喷泉:18世纪巴洛克风格喷泉,以咧嘴傻笑的黑色火山岩大象雕塑闻名,底座雕刻繁 复,是卡塔尼亚的地标性景观。</span></p> <h1><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喷泉主体为黑色玄武岩雕刻的大象雕塑,顶部竖立埃及方尖石塔,其材质取自埃特纳火山玄武岩,与周围黑白红三色火山岩建筑群共同构成巴洛克艺术露天博物馆。</span></h1><h1><br></h1> ·<br><br>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象喷泉(Fontana dell'Elefante)是意大利西西里卡塔尼亚主教座堂广场的标志性建筑,由建筑师乔瓦尼·巴蒂斯塔·瓦卡里尼于1735-1737年设计建造。</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象喷泉作为卡塔尼亚城市重建后的核心景观,民间传说认为其具有控制火山的神秘象征意义。</span><u style="font-size:22px;">​</u></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象由黑色火山岩雕刻而成,鼻子上扬,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大象背上圧着一个埃及的方尖石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据传大象公元8世纪的巫师,Eli Odorus的宠物,方尖石塔拥有控制爱特纳火山🌋爆发的魔力,大象是他们的吉祥物。</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埃特纳大道(Via Etnea)是意大利西西里大区卡塔尼亚老城区的主要街道,全长约3公里,北起主教座堂广场,南至Tondo Gioieni,贯穿市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爱特纳大道开辟于17世纪末,源于1693年西西里大地震后的重建工程。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地震导致卡塔尼亚市严重损毁,现存建筑与街道布局均为灾后重建的成果。当时街道为“乌泽达公爵街”,后逐渐演变为埃特纳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连接老城区与新区的主干道,埃特纳街周边保留着17世纪重建后的城市格局,街道两旁的建筑融合了巴洛克艺术与火山地貌特色(如黑色火山岩基座搭配白色石灰岩装饰),展现了当地历史与自然的融合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埃特纳大道的名字来源于埃特纳火山,大道正前方云遮雾绕处就是埃特纳火山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条路是卡塔尼亚的主干道,连接着各大景点,同时也是一条购物街,沿街一字排开商店、酒巴和各色咖啡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街道两侧密集分布着西西里巴洛克风格建筑,使用火山岩等天然材料建造,具有独特灰色基调。这些建筑群包含7座教堂及卡塔尼亚大学等历史遗迹,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span></p> 地下古罗马竞技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卡塔尼亚的Stesicoro广场,有一处隐藏在地下的古罗马竞技场,尽管今天我们只能看到被开发出来的一小部分,但那零星露出的柱子,依然让人感受到古罗马的雄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剧院大约建于公元1世纪中叶,是一个使用黑色熔岩建造的椭圆形剧院,可容纳超过15000名观众。在当时,它被认为是古罗马最大的斗兽场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落,这座建筑在公元4世纪后被遗弃,后来被商人和工匠用作作坊,甚至在1693年的西西里东南部大地震中被其他建筑所掩盖。直到20世纪初,这座剧院才被重新发掘出来,但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小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累了,领队小周给大家讲西西里的历史,大家都很专注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土作曲家贝里尼的故乡,歌剧文化浓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卡塔尼亚籍音乐家是‌文森佐·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他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出生于西西里岛卡塔尼亚,代表作包括《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等歌剧,其作品以旋律优美、情感丰富著称,被誉为“意大利的夜莺”。该雕像位于贝利尼广场,是卡塔尼亚为纪念著名作曲家温琴佐·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而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教堂婚礼现场</i></b></p> 本笃会修道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笃会修道院位于意大利卡塔尼亚老城区但丁广场,始建于1500年,是欧洲面积最大的修道院建筑群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正立面镶嵌卡塔尼亚守护神圣阿加塔雕像,基座刻有拉丁文铭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主体建筑圣尼各老堂建于十八世纪,融合巴洛克风格与古典元素,其立面装饰及拼花壁画具有显著艺术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修道院历经多次地震损毁与重建,现存建筑群于18世纪修复完成,现部分区域作为卡塔尼亚大学文哲系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西西里巴洛克艺术典范,该建筑群在2002年以“瓦拉迪那托晚期巴洛克城镇”组成部分入选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穹顶壁画描绘《最后的审判》场景,人物动态夸张体现巴洛克戏剧性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建筑细节体现天主教反宗教改革时期艺术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130级台阶到达最高层就能看到穹顶,沿围廊一圈整个卡塔尼亚城一览无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该建筑群于200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西西里巴洛克艺术之城的核心组成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前方就是埃特拉火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修道院最初由本笃会修士于1500年创建,作为天主教隐修制度的实践场所。1693年西西里大地震导致原建筑严重损毁,现存主体建筑群为18世纪重建成果,采用当时盛行的巴洛克风格。20世纪后期,修道院部分区域被划归卡塔尼亚大学,改造为文哲系教学场所,实现历史建筑与现代教育功能的融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尼各老堂穹顶高度达62米,内部保存完整的十八世纪拼花壁画与大理石祭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修道院回廊长达120米,双层拱廊结构以黑白相间的火山岩砌筑,形成独特视觉韵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这里下台阶,由于登顶台阶狭窄只能一人通行设置了红绿灯🚥,上下的游客遵循规则可避免拥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本笃会修道院的周边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西里的许多咖啡馆目前仍然用古老的咖啡机通过蒸汽压力萃取咖啡。</span></p>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