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 宋</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67563674</p><p class="ql-block">图片 师园主持人心境的颜色的美篇和管理员善德制作</p><p class="ql-block">歌曲 爱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位退休的语文老师,平时喜欢读书写字。 三十七年教学生涯,霜雪悄然染鬓,而书页间浸润的墨香,却愈陈愈浓。退休后时光如静水深流,心却从未离开那片书声琅琅的园地。我仍如初登讲台般,执拗地守护着那点烛火——它微弱,却固执地亮在灵魂深处,照亮我无言的守望。今天,重温教师交流园地主持人心境的颜色老师的佳作《从个体出发——践行有高度、有宽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教育,在路上》时,一句箴言如星火坠入心湖,瞬间点亮了记忆深处一幅褪色的画。</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教六年级,班里有个叫小华的学生,沉默得像一枚投进深潭的石子,课堂提问时,他总把自己蜷缩成一道小小的阴影。那段时间他更是心事重重,课间也独自坐在角落,目光失神地垂向地面。我几次轻声询问,他只是摇头,嘴唇紧闭成一道倔强的缝。我心头那盏关切的烛火,在无言的沉默里微微摇曳。</p><p class="ql-block"> 直到那个周五的绘画课,我布置了“心情的色彩”主题作业。小华的纸上没有绚烂,只有一片阴沉沉的灰,浓重得化不开。画面中央,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着,头顶是沉沉乌云,连飞鸟都垂着翅膀。我的心被那灰色猛地一揪——这画分明是无声的呐喊。放学后,我将他留下,轻轻推开那扇寂静的门扉,将一杯温水放在他面前。</p><p class="ql-block"> “小华?”我的声音放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他世界里脆弱的平衡,我说:“老师看见你的画了,那片灰色……沉甸甸的。你愿意告诉我,是什么让天空失去颜色了吗?”他肩头一震,头埋得更深了。我耐心地等着,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动,终于,他喉咙里滚动着哽咽:“爸爸妈妈……要离婚……”话未说完,一连串泪珠重重砸在画纸上。</p><p class="ql-block"> 我轻轻抚着他颤抖的肩,递过纸巾说:“难过的时候,灰色是诚实的。小华你看?——”我抽出鲜亮的暖黄与浅蓝蜡笔,“试试给那个小小的自己,画上一把能撑开乌云的伞。”他迟疑着接过笔,在灰暗背景中添了一抹倔强的暖黄。接着,我又引导他:“你再想想,天空晴朗时,万里无云,是什么颜色呢?不妨添上几缕阳光?”他犹豫着,笨拙地画下几道歪斜却明亮的金色光线,最后竟悄悄在云层裂开的缝隙里,点了一小片怯生生的湛蓝。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声响,仿佛是他心门悄然松动的低语。</p><p class="ql-block"> 那幅画后来被我们悄悄贴在教室后墙不起眼的角落。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华的作业本上开始出现工整的字迹。课间,偶尔也能看见他和其他孩子一起跳皮筋的身影,虽然是微笑,却如同初春湖面解冻时细微的裂痕。那抹被他亲手画下的湛蓝,仿佛真的挣脱了灰暗的云层,渐渐渗透进他真实生活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回忆起小华笔下那片由灰暗挣扎而出的蓝色,便恍然大悟:所谓教育之“温度”,不正是以心为烛,俯身去照亮每一处被生活暂时遮蔽的角落?它并非空洞的灼热,而是以最柔韧的微光,熨帖着具体生命皱褶里那些难以言说的寒凉与战栗。当灰暗的心境被看见、被理解、被允许表达,当稚嫩的手被引导着去触碰并描绘一丝可能的亮色——那方寸之间的光热,便足以点燃心灵深处自救的火种。</p><p class="ql-block"> 原来那烛火从不曾熄灭,亦非我一人独擎。它早已化作无数心灵深处倔强的微光,在岁月长河中,此起彼伏地薪火相传。教育之真义,或许就在于我们俯身那一刻的温热——以心为灯,以情为焰,在每一个看似黯淡的个体面前,以理解铺路,以信任为桥,轻轻叩响紧闭的心扉,让微光得以悄然透入。所谓坚守,并非高举火炬照亮远方,而是俯身以烛火回应另一颗心的幽暗;那点暖意,正是教育永恒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课间时,小华默默走来,悄悄递给我一张折叠的信纸。我展开之后,字迹如涓涓细流映入眼帘:“尊敬的宋老师您好!您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怎样做人!教我们的心胸像蓝天一样宽阔……” 读到“父母离婚的事,我管不了,我只能做好自己”时,我的心蓦然一颤,仿佛被一只稚嫩却有力的手轻轻握住了,那小小手掌却握住了超出年龄的沉静与坚韧。</p><p class="ql-block"> 这薄薄一页纸,于此刻竟重逾千斤。它托起了一个孩子面对家庭骤雨时,那自勉自强的身影:“我一定听您的话,认真学习,争取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字字句句,非关宏愿口号,而是一颗被阴云所困扰却仍向着阳光生长的幼苗,在努力汲取雨露,倔强吐露新绿。</p><p class="ql-block"> 我拿着那封信,信纸宛如一面纯净的镜子,镜子上字字句句映照出孩子的心声,也映照出我们肩上的使命——岂止是传授知识?更是守护稚嫩心灵在风雨里生长的力量。小华的信中的蓝天,正是师者能赠予的胸怀与境界:当家庭港湾暂时被云雾笼罩,校园便应该是另一片晴朗的晴空,让孩子的翅膀得以舒展、羽翼得以丰满。我们所耕耘的,何尝不是一颗颗虽在命运逆流中挣扎,却始终朝向光明的心灵呢?</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深深懂得:育人路上,我们种下的每一粒种子,无论土壤丰瘠,都蕴藏着长成大树的力量。小华在信中那朴素的宏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是他自己的理想,更是无数教育者日复一日默默耕耘的无声目标。我们孜孜以求的,不正是让所有少年在时代大潮中,在生活的波折里,都成长为能担当、有力量、诚实守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吗?</p><p class="ql-block"> 课间,阳光正照耀着整个校园。阳光下,信纸上的字迹仿佛也闪烁着光芒。我抬头望去,天空湛蓝如洗,万里无云——那正是小华信中描述的辽阔天空。眼前这片晴空,无言见证着:我们守护的岂止是知识的薪火相传?更是在为那些初经风雨的小树苗,撑起一片精神的辽阔蓝天。</p><p class="ql-block"> 是啊,这蓝天之下,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如此守望,直至他们稚嫩的双翼,终能无畏地划破一切阴霾,稳稳地翱翔在属于自己未来的天空。</p> 衷心感谢老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