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小菜园

小秋姐姐

<p class="ql-block">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住在郊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菜园,应季的蔬菜都有。我记忆中最多的就是茄子、豆角、冬瓜之类的夏季蔬菜。因为小时候的夏天似乎特别漫长,没有培训班,也没有做不完的暑假作业,大人们似乎并不管孩子,任由他们在相对凉爽的早晨和傍晚和同伴在屋后的池塘里摘荷叶、吃莲蓬,而到了炎热的午后,则随便钻进了哪个小伙伴的家里,撬开橘子味或者香蕉味的汽水,边看电视边玩着孩子们喜欢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爷爷奶奶家的餐桌上似乎就只有这几种蔬菜:茄子、豆角、冬瓜…而我儿时最羡慕的就是隔壁吴奶奶家端出的饭碗里总有一两样跟我们不一样的菜。要说一直能让我记到现在的一样菜,就只有炸臭干子了。因为这个菜就也不可能来自自家菜园,于是我就更加羡慕了。从她家厨房飘出来的炸臭干子的香味也成了我童年最难忘的味道。如今无论在哪里品尝炸臭干子都不是那时的味道了。</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我也能理解爷爷奶奶那时候为啥很少去菜场买菜:他们唯一的儿子——我爸爸当时在外地,家里没有年轻的男劳力,条件自然差些。而吴奶奶家有两个儿子,都在厂里上班,条件要好很多。但是年幼的孩子哪管这些?虽然嘴上什么也没说过,心里的羡慕却与日俱增。同时,对家里那个小菜园的厌烦也在心里慢慢滋生。即使是同样的蔬菜,菜场里卖的永远是鲜嫩的、翠绿的、没有一个虫眼儿的,而且捆绑得整整齐齐,永远以最好的卖相吸引着它的买家。而我家菜园里摘回来的菜呢?总是又肥又大,还带着一个个虫眼儿,看着就令人生厌。因为爷爷奶奶节约,蔬菜嫩的时候总不舍得摘,总要等老了才舍得让它们走下藤架。</p> <p class="ql-block">转眼三十年过去了,我也步入了不惑之年,爷爷奶奶早已故去,郊区的老宅也不在了,小菜园更是永远留在了记忆中。谁能料想现在我现在竟每天刷着短视频羡慕着别人家的菜园。从播种到搭架,再到采摘、烹饪,看起来与小时候家里的菜园并无二致,如今却让我怀念不已。从田间到餐桌一步之遥的那份新鲜,博主躬身稼穑无案牍之劳形的那份自在,甚至是视频中肉眼可见的虫眼儿也成了环保和健康的标志,让包括我在内的都市人艳羡不已。</p> <p class="ql-block">多想再拥有一亩菜园!让我可以再次体会到摘下一个黄瓜塞到嘴里的快乐,体会到现摘菜苔的那份清甜,体会到不用担心农残的那份安心…我甚至想过抛下现下的生活,找一个院子隐居,自己种些瓜果蔬菜…想想都惬意!但是,如果真的过上了那种生活,我就真的会满足了吗?</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老爸说:真羡慕在老家的生活啊!无忧无虑的。我反问他:在老家的时候你真的觉得有那么满足吗?现在的生活就真的有那么不如意吗?或许人都是这样,总是在羡慕得不到的东西,真正得到了又不在乎了。</p> <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自己怀念的到底是那块小小的菜园,还是那个爷爷奶奶都还在、父母都还年轻的年代,又或是希望自己永远保持童真的那种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