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期推荐读《瓦尔登湖》,作者美国人,梭罗,是著名的作家、哲学家、思想家。我最初通过樊登读书听到这本,其中有个场景印象深刻,他拖着个棍子沿着湖边走,我就想这个人好奇怪。干嘛呢?圈地呀?还是太闲了?在2023年9月,当我在地坛书市看到它时,就出手拿下背回来了。然后,一直没看,最近才发现,译者竟然是李继宏,上次小王子的译者,真的是各种缘分。</p><p class="ql-block">我们来谈谈梭罗,为什么要自己去去尔登湖远离人烟的地方居住?一是从家庭情感方面,他和哥哥约翰两人感情极好,哥哥资助梭罗上哈佛学院,两人一起办学,后来哥哥因肺结核去世,他一直很伤心,想写点什么纪念。二是当时的大环境,正值美国不断扩张,工业革命发展迅速,他家距火车站很近,镇子很喧闹,他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于是在1845年,他花28元1毛钱建了个小木屋,7月4号,美国独立日,就去独自生活了。两年两个月,他过着朴素、自然、极简的生活,有了大块的时间探索自然,思考及写作,这期间他完成了两部手稿。当然,和很多大作家一样,第一本书《康科德与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是他自费出版1000册,无人问津。第二本书,《瓦尔登湖》1854年出版,过去将近40年后,才被人们慢慢接受。这本书,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特别高的地位,是美国文学独立于英国文学的象征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本书读起来有点难,原因有三个,一是大量引用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典故或名言,对读者文学水平要求有一点高。二是出现大量动物和植物,不大好想象。他对自然的描写可以说是鼻祖,之前的描写都是走过树林、鸟儿飞过,比较笼统,他的描写具体又生动。三是理念比较先进,以超验主义为基础,重精神轻物质。书已出版到现在约170年,有一些思想仍然很超前。我在鼓励自己慢慢读,希望大家有机会也来慢读感受,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