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行之事,不外时与空二者交织也。行走于此极西之域,感受时间给予这片土地的磨砺与摩挲、奔波与流连、永存与消逝,对心灵之触动,实在是无穷无尽。而奇特的是,时间并不能主宰这片土地,相反地,时间在这里时凌乱的、碎片的,并几乎无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Max</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来自广东,往西去往一个中国境内最遥远的城市。即将登机之时,看到机票和显示屏上打出的目的地名字:喀什,旁边还有它的英文名“Kashigar”。那是它远至唐代、至少早于元便已存活的老名字,据说来自于突厥语“喀什”(玉石)“噶尔”(的城镇),即“玉石之城”,这座西域之心、中国最西之城,便有了时间的醇度。再看其机场的名字,名曰喀什徕宁机场,也是个来自三百年前的老地名,由平定南疆大小和卓之乱的清朝大将兆惠在喀什筑建的军政城池,乾隆老儿钦定城名“徕宁”——寓“招徕远方,边疆安宁”之意。此城离清廷的政治中心首都北京,不可谓不远矣。来喀什,图的就是个“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遥远,就连时间在此也和我们常识相左,太阳——这个宇宙间最守时的家伙,在喀什之地也总是胡搅蛮缠,该上班不起床,该下班不回家,令我们十分蒙圈。于是,旅程变得支离破碎,我们也破罐子破摔,走到哪算哪,走到几点算几点,幸好在这片大地上,那些高原、那些河流、那些绿洲、那些古道西风和琴弦音色,和张骞、班超、玄奘那时的情景大差不差。时间,就像那个和你玩捉迷藏的家伙,玩着玩着自己也藏不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把以喀什为起点直向西域边境的时间浓缩为十二个时辰,我愿将所有时光,留给一条公路。它便是喀喇昆仑公路,别名“中巴友谊公路”,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它全长1032公里,其中616公里在巴基斯坦境内,由中国援建。剩余416公里在中国境内,编号国道G314,起点在喀什,经疏附、布伦口、塔什库尔干、达布达,到达海拔5100米的红其拉甫山口,那里也是全路的最高点。我将在路上那些支离破碎的时间和地点收集和整理了一下,分成十二份,企图填满这道非凡之路的寻常一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午时。正午。从喀什出发,启程向西南方向赶路,当地的时间有些惫怠,一日之始,从中原地区的午饭时间开启,正是出发吉时。离开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喀什的车水马龙、人烟稠密,穿过公路两旁油光碧翠的白杨树群,路过克孜勒苏红谷冰川,跨过无数不知名泥汤小河——河水极少且浑浊,而河床却甚是宽大宏壮的样子,如同用一只大海碗,只盛了一筷子的汤面,河水虽涓细,其养分富足是毋庸置疑的。又偶然停下歇脚,在路旁杏子树下地摊吃一把甜美绵软的奶黄大杏。渐渐地,公路旁侧山坡光秃了,植被低矮了,村庄零落了,人烟稀少了,并且,随着国道蜿蜒,向着一座高原盘爬向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达布伦口乡的盖孜村,它因山脚的盖孜河而得名,中有一座边防站,所有去往塔什库尔干的人员,均凭边防证通过。它是帕米尔高原的入口。过了盖孜边检站,国道陡峭盘曲,在无数灰黑色如刀似刃的巨大山体中穿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时。帕米尔高原。作为一个沿海地区的广东人,来到这片号称“万山之祖”、“世界第三极”、汇集了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萨雷阔勒岭的高原,眼前景致见所未见,心中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昆仑是中国传说上古时代的神山,山上必然是有神明的;喀喇昆仑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分水岭,拥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611; 兴都库什山脉是阿富汗的昆仑山,它们的苍凉横亘造就了上古神话《山海经》中的不周山,玄奘法师翻越的古代葱岭,如今的帕米尔高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然,喀喇昆仑公路上出现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孤独的身影。那是一个外国人面孔的壮汉,风尘仆仆地骑着一辆载着他风餐露宿的家当的山地自行车。他几乎骑不动了,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几乎被这个陡坡击倒,而他明知前面还有成千上万的更陡的坡在等着恐吓他折磨他甚至弄死他,却依旧龟速前行,他是怎么做到不放弃的?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价值是?意义是?四野茫茫,群峰沉寂,在如此荒凉险恶的山原,我忽然明白了。人的生命状态是千差万别的,正如自然界的景观也是如此,世上有江南平原的一马平川、河网密布,也有帕米尔高原的壁立千仞、死亡凝视;世上有安于世道、平凡不逾矩的生活,也有无惧坎坷、孤独前行的姿态,所有这些的意义便是:存在于世上,来展示这个世界的法无定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申时,木吉乡。国道两旁,有绿洲。所谓的绿洲,就是从远山而来的一道涓细的雪山融水,再分成更细的许多道,将宽阔的河滩河岸染出毛茸茸的一片青绿,绿茵草甸中悠闲地站着各种颜色的忙于吃草的马,马鬃毛和马尾毛随风轻摆。还有成群呆头呆脑的或黑或白的牦牛,吃着吃着忽然愣住了,抬着头一声不吭发呆。最吵闹是羊,三只羊是一个圩,大着嗓门在空阔的河谷上咩咩乱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绿洲里,是木吉乡的七个泥红色的火山口,散落在寒风猎猎的荒原上,也不知是如何形成的。火山口里有什么?有的里面是一泓清水,倒影着天与残云,有的里面是一塘子青草,有的啥都没有,只有红土其中。木通道口站着许多塔吉克村民,都在问骑不骑马,他们大多不擅长讲价,讲两下就将最低价亮出来了。来都来了,本着小钱玩玩的心,骑上一匹慢悠悠的走,这时才发现,远处是十八罗汉雪峰一字排开,人和马在溪河、草甸、火山口、远峰之间行走,意境如诗。相映之下,在这片天地中,依旧执意步行溜达的人,是如此的笨拙和无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酉时。慕士塔格峰。在喀喇昆仑公路的远端,矗立着昆仑三剑客,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这是帕米尔最俊俏也最宏伟的山峰,它们无一例外拥有圣洁如玉的冰峰、屹立大地的宽厚基座,和山脚幽蓝圣湖相伴。它们是美的化身,同时光明磊落呈现与天地之间,让你与神圣仅咫尺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被誉为“冰川之父”,在山脚时凉风细碎,而愈靠近愈觉寒意侵人。许多柯尔克孜族村民在伺马迎客,和木吉乡相似,此情此景,不骑马反倒成了另类。骑了一匹,由马师牵着慢慢走上冰峰,随着马蹄嘚嘚,越登越高,乘客、马、马师一齐陷入高反,蹒跚乏力、气喘吁吁。回头一望,山裙如海,牛羊细小如星,不知不觉已高处不胜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冰川者,经年不化之冰、固步难移之川是也。冰川高悬于雪峰之上,冰川之下,有一泓深潭,盛接着融化的雪水,满满一潭呈浅冰蓝色。我掏出一块手帕,这是我多年来旅行的习惯,以采各地的好水洗个脸。将手帕浸入冰水,再捧起洗脸,瞬间寒彻肌肤,慕士塔格就在指间流淌,脸上摩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然下起了冰雨,赶紧下了山来。山下天气晴和,慕士塔格俊朗的山形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正坐着喘息,忽然来了一车北京游客,尖叫着奔忙着,在山脚疯狂造型拍照。我告诉他们,上山门票和入口在那头,他们说,照都拍好了,还上去作甚。就这么打个卡,任务达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辰时。清晨。塔什库尔干。我愿将最甜美、最清冽的早晨,献与帕米尔高原中心的这座石头城。塔什库尔干在塔吉克语中,就是“石头之城”之意。这里真的有一座石头城,曾是《汉书. 西域传》中的西域三十六国之蒲犁国和《大唐西域记》中的朅盘陀国的都城,当年玄奘东归时留驻之城,如今只剩了一堆石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什库尔干位置极佳,它是群山环抱中的一片翠绿、平坦、肥沃的盆地,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500以上,唯独这里只有3100,让疲惫的旅行者终于可以卧下疲惫不堪的身躯,美美入睡。晨光从高峻的峰间洒下,让残破不堪的石头城和城下水草丰美的金草滩沐浴在暖阳之下。在这里,你能看到原来中国的最西域也有各种繁茂的湿地植物如新疆忍冬、芦苇、酸模草,还有随风摇曳的白柳林——在塔莎古道上,还有一株一千五百年的东归柳,见证了玄奘一行由此路过。在这里,高原中稀薄却永恒的温柔,令这里万事万物,包括人,忘却了时间。作为经越帕米尔高原的必由之路,这里的温柔抚慰了长途跋涉的中原人、西域人、古印度人(当然也包含了巴基斯坦犍陀罗)、安息人(波斯),吐火罗人(阿富汗)甚至来自大秦(古罗马)的人。公元643年(唐贞观十七年),玄奘法师一行,沿印度河河谷,至阿富汗北部的迦毕试国,而后穿过帕米尔高原的瓦罕走廊,到达朅盘陀国国都,也就是这座石头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非常好奇,玄奘他老人家是如何知道这条山路的,他又没有导航?他是如何晓得翻越帕米尔高原的?在古代,如果要从中国的长安,去到古印度、古波斯,应从何道?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回答:丝绸之路!但是,丝绸之路又从何而来?太复杂,不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帕米尔高原是南线丝绸之路(有分南北丝路两个方向)的必经之路,因为这座高原是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南北挤压,它的山谷们都是东西走向的,和丝路的方向高度一致!同时,帕米尔高原是三大河流阿姆河、印度河、叶尔羌河(也就是后来的塔里木河)源头,这些沟谷们大多有雪山河流奔腾流经,这样就有了水和绿洲!而雪峰上经年累月的冰川下推蚕食,使得尖V型河谷变成U型平坦的通道方便大队人马通行!然后,就如同鲁迅先生说的,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而玄奘当然不是第一个走过帕米尔的,公元前六世纪诞生的佛教,就是自印度河河谷,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古名称)的沟沟壑壑,传入西域,进而传入中原的。而玄奘的前辈,东晋高僧法显、北魏名僧宋云和惠生,无不取道葱岭西行求法、东归弘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塔什库尔干的街头,身旁会响起著名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旋律,而塔吉克族人民会在这首歌里翩翩起舞。这片土地,就是这首民歌的诞生之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大概是因为这里拥有着帕米尔亘古永存的温柔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巳时。红其拉甫(这甫不读pu,读fu。它得名于红其拉甫河)。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一道G314喀喇昆仑公路,已经走了300公里。还有120公里。这120公里,必须走完,终点就是公路的最高点、也是公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终点:红其拉甫。来得了这里的人,几乎没人不走完它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塔什库尔干城出来,一路向西,这条公路是完美的,看不尽的壁立千仞,四野苍茫,路上经过几个小土堆,乃是曾经的古驿站遗址,目力所及,人类千百年的活动,无法改变帕米尔高原分毫,人类曾经以为了不起的建构,只是高原里沧海之一粟,随时间流逝,最后变成一个个土堆石堆。在漫长的公路旅途中,我如饥似渴地盯着车窗外,看那人类无法改变、也无需改变的景观,对于一个广东人而言,这太精彩太震撼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度一直在爬升,车流越来越拥挤,大家都去往一个地方,说实在对旅游而言,红其拉甫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景点,太远、太累、高反太折磨人,同时又特别拥挤,但是,没人掉头,没人放弃。这就像一次朝圣,一定拥挤、一定疲累,但朝圣的意义就在于历经困难的到达和致敬。还有十公里。远处是雪峰的冰川冲袭下来的一片葱绿的高原台地,开阔而平缓,无数只黑不溜秋的牦牛星罗其中,就连牦牛这样的庞然动物,在这片台地都小成了黑芝麻。我要告诉我的故乡,这里很远。我也要告诉这里,你知道我的故乡有多远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台地的正上方,有一道正方形的大理石巨门。巨门上有一行金色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面五星红旗迎着高原的风猎猎飞扬。巨门之外,是巴基斯坦克什米尔。这里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国境口岸,红其拉甫国门。作为一个广东人,去到一个如此遥远的地方,如梦,见证祖国的辽远,自豪。国土从何而来?从古而来。张骞凿空西域,班超经营西域,玄奘跋涉西域,唐代联欢西域,清代捍卫西域,没有一寸国土是无缘无故,没有一里山河不苦心孤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戌时。归途。延喀喇昆仑公路G314返回喀什。时近傍晚,艳阳高照。归途中惊闻,白沙湖边布伦口乡发生连续泥石流和塌方,道路中断。一路上看到整装代发的挖掘机、吊机、泥土重载车严阵以待,前路未卜,内心恐慌。途中路过喀喇库勒湖,与喀喇昆仑山一样,“喀喇”来自突厥语,黑色的意思。湖水深蓝,在三大雪峰的映衬之下,呈深邃浩瀚之美,但归途紧切,无心欣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亥时。白沙湖。前方二十公里就是塌方之处,车流在这里完全停下,无法前行,四野一片寂静。白沙湖如同一面浅蓝色的镜子,与天接边,因湖边的山坡被高原的烈风所切割、磨碎,形成一面面白色沙山,白沙与蓝湖共舞,让冷峻的高原拥有了柔曼的姿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近晚上十点,天色依旧倔强地明亮着。白沙湖边有处小观景台,同时也是公路的服务区,堵车的人扶老携幼地上了观景台,望着浩渺的白沙湖,赞叹着,沉醉着,泡上了桶面。这大概是他们吃过的坐拥最豪华景观的一桶泡面了。忽然,车流开始移动,乘客们便仓皇地捧起泡面、挥舞着手里的馕,追赶着自家的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时。夜半三更。车流的尾灯延绵数十公里在山间盘旋,形成夜色中的一道红色长龙。终于到达了泥石流塌方的地方。不是一处,是很多处,现场一片狼藉,山上的泥石如浪涛一样奔涌下来,将路面淹没,不能幸免的还有几台大型拖挂货车,被淹了一半车身,动弹不得。幸好是大货车,倘若是小汽车,没顶之灾,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丑时。缓慢通行,时断时续。高原的凌晨,气温骤降,寒风如刀。这道喀喇昆仑公路,是世界公路史上的悲歌和奇迹,它穿越了四道世界级山脉,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自然灾害如地震、雪崩、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极为频繁,数百位中国公路人长眠于此,在喀什拥有一座喀喇昆仑烈士陵园,就是纪念这些献身高原的公路英雄。不亲身行走此路,是很难有所体会的。夜里所经过的塌方路段,被誉为“饼干山”,山体几乎60度紧靠公路,地质结构肉眼所见的极其不稳定,要我看,简直就是“麦片山”。一到夏季有突发性降雨、高温冰川融雪卷带等因素作用,泥石流便应声而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寅时。终于通过塌方路段,到达盖孜边检站。旅客们都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车上下来,在路边吃口热乎的,惊魂甫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卯时。在凌晨时间,到达喀什。曾经,玄奘法师始于长安,终于长安,如今我们是始于喀什,而终于喀什。短短一段四百公里的公路,阅尽漫长时光和浩瀚风景。在这片西域土地上,不仅有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的人民,还有河南人、陕西人、四川人、湖北人、广东人......在喀什古城对面的摩天轮(外号“帕米尔之眼”)下,推着婴儿车散步的妈咪和外婆,就是四川人。在塔什库尔干,我还遇到了我的粤西大区老乡,来自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县的搞餐厅的女老板,她用粤语告诉我,这里人很好。喀什市中心,矗立着广东援建的医院和学校,在伽师县街头,竖着“感谢佛山对口帮扶”的标牌,这一切,令曾经无比遥远的西域,变得亲近无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西域都护府首任都护大将郑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汉书》),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西汉大将陈汤,到“国弱无外交,使弱交不成”的东汉班超,直到近代下放新疆的林则徐林公,平乱克敌的左宗棠左公,无数人杰为民族大业,国土长治尽心竭虑,如此,才有了今日之帕米尔一路坦途,喀什往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黎明抵达,时间正好,再过一会,早上新打的馕就该出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8.07</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