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8日</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双林寺天色还不晚,北方的夏天天黑的晚,我们驱车一小时于傍晚5点半到达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停好车,指示标志不明显,我们问了路边歇憩的当地人,找到了去往大院的方向,沿着小坡道一路上行,在绿树掩映中,矗立着好大一块照壁。精美的砖雕,高高的灰色瓦檐,当我们最后出来时,夕阳正映射在照壁上,给这座上百年的建筑增添了暖暖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来之前我一直在想,北方豪宅大院,无外乎占地面积大一点,一马平川的一进进院落。但当我真正走进这方世界,还真的被震撼到了,这里院落大门虽然都很高大,但是从门楼的高低位置以及大门面阔上都可以看出其中的讲究。</p><p class="ql-block"> 精致的砖雕多为花鸟人物组成,营造出了飞黄腾达,福寿延年的氛围。在门楣、花窗、檐口梁柱头和斗拱之处多是木雕,用的是浮雕、镂雕、透雕、彩绘等手法,一般都是花卉人物、鸟兽仙果、祥云等等,工艺精湛,层次分明,线条明快流畅,既烘托了建筑的精美,又体现了祈求福寿吉祥。而在大门两侧都有成对的石狮、麒麟以及其他吉祥之兽。也有各式的石雕门柱,雕有石狮、蟠桃、柿子,南瓜等蕴含着不同的涵义。</p><p class="ql-block"> 这些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蕴含了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儒家训诫、吉祥图案,多样的题材丰富的内容,合理的布局了整个建筑结构又装饰了建筑的各个方位,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杰出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我们穿梭在一个个院落之间,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华王氏博物馆,没有商业气息,少了人来熙往,房子都空着,我在想这样更好,可以更好的保护它。在院落环抱之中还有南方式的园林,整体建筑依傍着山势自然展开,四沟六堡五巷都建筑在黄土沟中,庭院内的窑洞与瓦房相得益彰,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我们顺着山坡往高处走,蓝天白云下,亭台楼阁纵横交错,大气与精致、古朴与细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世事变迁,昔日的繁华不再,但留给世人一个雄浑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正是:</p><p class="ql-block"> 王家归来不看院。</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金城”。</p><p class="ql-block"> 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包含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孝义祠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余平米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静升王氏始祖王实于元朝迁居灵石,明代以农耕起家。</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至嘉庆年间,王氏通过盐运、漕运积累财富,陆续修建五堡六巷,家族官商结合,代表人物如王汝聪(盐运司运同)、王汝成(刑部郎中)。</p><p class="ql-block"> 咸丰年后家道中落,光绪年间变卖宅院,新中国成立后分予村民居住,1995年起修复开放。</p> <p class="ql-block"> 高家崖(视履堡):形似凤凰,含35个院落,以敦厚宅、凝瑞居为代表,体现封建等级制度,院内有65道互通的门,布局如迷宫。</p><p class="ql-block"> 红门堡(恒贞堡):呈“王”字型,依山而建,88个院落对称分布,传说隐有一条“石龙”,以绿门院的“满床笏”木雕和“四爱图”石雕著称。</p><p class="ql-block"> 其他堡院:拱极堡(麒麟)、和义堡(灵龟)、崇宁堡(虎卧西岗)等,各具瑞兽意象。</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