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河南,中》 图、文:王悦跃(呼尔嗨哟)

呼尔嗨哟

<p class="ql-block">  乙巳荷月,阳光炙热,万物繁茂,绿意盎然间藏着生命的热力与欢歌——成都市郫都区老年大学国画一班22名同学,在国画导师田晓克的率领下,走进河南浓墨重彩的画卷,开启了河南新乡辉县——山西陵川县南太行山区的采风、创作活动。这是郫都区老年大学倡导开展的游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此期间田老师的同学和挚友河南省书画院著名书画家吴刚先生、著名职业画家王坤先生亦专程入住我们下塌的写生基地探营和站台,与田老师一起对同学们进行写生辅导和讲评。三位年轻有为的大师深入浅出的示范讲解,使同学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南太行写生教学创作任务完成后,同学们分成两队,分别赴平顶山及开封、洛阳继续采风观光。饶有兴致地游览了开封及洛阳两座古城的众多景点。大家感受到河南就像一部厚重精彩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传说和悠久的历史沧桑,每一页都写满写恢宏的变革图强。中原大地,河南之美,亦如浓墨重彩的画卷让人深深陶醉。</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西华大学钟哥,孙哥,李哥三位教授,牛弘老师和我一起陪田老师小酌了几杯,酒酣耳热之际,我竟斗胆向田老师“坦白”……小时候对河南的印象。小时候感觉河南经常遭水灾,乡亲们便扶老携幼南下四川。他们围着白头巾穿黑棉袄棉裤,腰是白色的似乎还特别大可以折过去折过来再扎绳,小朋友们就戏称这种棉裤为“反扫荡”……记得六七十年代街上耍猴戏、玩杂耍讨生活的基本都是河南人……斯文的田老师笑着问我对现在亲眼看到的河南如何?我回答:真是沧海桑田,今天的河南可真是祛除了一切陈旧的印象和偏见,千言万语一句话:俺全新河南,中!</p> <p class="ql-block">  ( 2-17)从河南省辉县进入山西省陵川县南太行昆山景区,写生创作基地——侯老板家是许多院校,社团的写生创作基地。三楼有较大型的绘画创作室,提供笔墨纸张。虽说是北方厨师,但是看得出老板很用心,菜品尽量丰盛并照顾四川游客的刁钻口味……好在这帮学生也并未将吃看得太重。</p> <p class="ql-block">田老师的大学同学河南省著名专职书法家、画家吴刚(左二)与河南省著名职业画家王坤(左三)二人专程驱车到达写生基地“探营”,受到田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在田老师、吴老师和王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又一次外出写生。</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上难得有这么一块小的平台,恰恰是很好的写生点位。</p> <p class="ql-block">大家观摩王老师的写生创作。</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互帮互学,学习氛围十分浓厚。</p> <p class="ql-block">田、吴、王三位导师,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继续对同学们进行悉心辅导。</p> <p class="ql-block">喜欢打麻将的人有点多,但是要约一场麻将也比较难,因为大家的主要兴趣还是在绘画上。</p> <p class="ql-block">写生总结点评会。</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天黑尽了。大家仍在绘画室听三位老师授课。</p> <p class="ql-block">  书法家画家吴刚先生为每位同学的写生集题写了封面,这是一份珍贵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刚要外出写生却下起了大雨,田老师就在室外给大家示范作画。</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也算做过美术梦……但终因自己的无能和社会的选择急流勇退。如今天天与可敬田大师相处,还有画的得很好的班长和同学们,受环境的影响,手心发痒……我想,如不利用这次机会,用勺子舀几瓢艺术细胞留存,回家后也是会感到遗憾。于是在班长的指导下学画了一幅“国画”,但却忘了收藏,幸在老师的指导下假吧意思画了两幅速写供人嗤笑。</p> <p class="ql-block">(19-40)南太行昆山景区,包含河南辉县与山西省陵川县,这里山水沟壑相连,参差错落,一般人傻傻地分不清……</p> <p class="ql-block">建筑右侧是河南新乡市辉县,左侧为山西陵川县南太行昆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据说有的画家、摄影师反反复复进入太行山区采风创作已经10次……</p> <p class="ql-block">兜兜转转,一步一景,目不暇接的太行山。</p> <p class="ql-block">(41-46)龙潭沟景区。北方的山水雄奇壮观,但水确稀缺,因而少了一些灵气……</p> <p class="ql-block">(47-64)红旗渠,时代的不灭记忆,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写照。</p> <p class="ql-block">林州人民真棒,河南人民真棒!</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我们那个时代耳熟能详的最为鼓舞人心的口号。而我们的H大姐开玩笑读的是:敢教日月换新夫,以此鼓励大家拍照时“随心所欲,男女自由组合”……这是此次出行大家公认的“名人名言”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前方是山西,左边是河南省,小河的右侧为河北省。</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旗渠纪念馆内馆藏油画。</p> <p class="ql-block">是红旗渠最著名的打卡点——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65-71)山西省陵川县万仙山王莽岭昆山挂壁公路,其实比闻名遐迩的河南辉县市郭亮挂壁公路险峻艰难,不能会车,只能4.8米以下的车单向驶入驶出,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和岩石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绝壁上建公路真是奇迹。</p> <p class="ql-block">(72-85)峡谷里的郭亮村。说起郭亮村,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郭亮挂壁公路,郭亮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全靠这条挂壁公路。这里的挂壁公路闻名遐迩,成为许多影视作品的选址地,这里还有影视基地……其实王莽岭昆山挂壁公路还是要比郭亮挂壁公路艰险得多……</p> <p class="ql-block">(86--92)游览宋朝时期的开封府。</p> <p class="ql-block">(93-128)开封清明上河园。</p> <p class="ql-block">(125-136)参观开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学习体验宋绣。</p> <p class="ql-block">(134-149)万岁山武侠城——年轻人的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150-162)中国翰园。</p> <p class="ql-block">河南的人文气息很浓。</p> <p class="ql-block">少年们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p> <p class="ql-block">(163-167)开封铁塔寺。</p> <p class="ql-block">(168-171)洛阳洛邑古城。</p> <p class="ql-block">天女散花表演。</p> <p class="ql-block">(172-186)闻名中外的洛阳白马寺。</p> <p class="ql-block">(187-190)参观洛阳画院,是习字作画者的好选择。由于美篇对图片的限制是250张封顶,所以这里拍摄的字画全部作为资料留存。</p> <p class="ql-block">(191-197)入住老君山三脚下农家乐……初步感受老君山。</p> <p class="ql-block">(198-231)正式游览老君山,说实话老君山的美,超乎想象。</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十里画廊。</p> <p class="ql-block">仙气飘飘的老君山金顶。</p> <p class="ql-block">(232-238)洛阳应天门——这是武则天办公的地方,这里真的是展示了盛唐时期的万千气象……说起来好像应当检讨,因为当天晚饭几兄弟确实贪杯了,到应天门时天已经黑了,又没有带三脚架,更没有带无人机,所以留下了许多遗憾,同时也留下了再去的理由。应天门一带,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本来该拍很多片子……</p> <p class="ql-block">(239-248)蜚声中外的世界历史文化双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在这里由于太阳曝晒,热浪滚滚……我们团队不止一人身体出现不良状况,至游兴大减……当然也许我们也缺乏有关摩崖造像文化历史的积淀,及相关专业知识,一时半会儿也难涌出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北方省份的河南,7月上旬竟这么热。回到成都一下就舒服多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