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义龙老师

黄先标

<p class="ql-block">【编者按】:这是2025年6月23日《桃渚文学》公众号刊发的《项义龙老师》文章,引发读者热烈反响,收获众多真挚留言。为了展现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风采,特将此文转发至美篇平台,以期让更多读者了解项老师的高大形象。本文发表美篇平台时,部分内容稍微作修改,致谢!</p> <p class="ql-block">【项老师在高二(2)班40周年同学会上讲话2015年正月】</p> <p class="ql-block">  1973年秋至1975年夏,我就读于桃渚中学。同届两个班级,项义龙老师教我们高中(2)班的语文兼班主任。 </p><p class="ql-block"> 那时,项老师约三十六、七岁,瘦长的身材,眉清目秀,略有谢顶。冬天,他常穿中山装,干净整洁,颈围长围巾,头戴鸭嘴帽,一副典型的知识分子打扮。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说话幽默风趣。 </p><p class="ql-block"> 他的教学风格是轻松自如,不拘一格。如教鲁迅先生《资本家的乏走狗》时,他在黑板中间写上一个大大的“乏”字,然后围绕“乏”字层层展开。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讲到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讲得有声有色,以姿势助说话,讲到激动处,猛然站起身。平时,他讲话慢条丝理,非常简洁,坐着上课,一般都用方言讲解课文,像跟同学们拉家常似的。他常说的一句话:“恰,我讲给你听!”同学们立即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听课。 </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老师讲完课,我们做作业了,他会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香烟靠近窗口吸起来,静静地观察同学们的动静,随时给予解答疑难问题。 </p><p class="ql-block"> 又如教鲁迅《阿Q正传》时,项老师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绘声绘色。他口讲手画,声情并茂,条理严密,抑扬顿挫,引人入胜。我们听项老师讲课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过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这种“精神胜利法”,我至今难忘。 </p><p class="ql-block"> 项老师上课板书的字数简之又简,都是行草体,手上粉笔一挥,书法味特别浓。同学们很敬佩项老师,都在学着写。早读课时,项老师有时不在教室,同学们自觉性很强,仍然读得很起劲,书声朗朗传遍校园。后来,我才知道项老师常常替桃渚区委领导和东洋公社领导写讲话稿或各种文章,故有时没有出现在早读课堂。 </p><p class="ql-block"> 我毕业时,项老师用毛笔草体书写毛主席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词送给我。这幅草书展现了深厚的书法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线条流畅自然,弯曲有致,营造出一种行云流水的视觉效果,令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 </p> <p class="ql-block">【桃渚中学75届高二(1)班毕业合影1975.6】</p> <p class="ql-block">【桃渚中学75届高二(2)毕业合影1975.6】</p> <p class="ql-block">【桃渚中学75届高二(2)班女同学合影1975.6】</p> <p class="ql-block">【桃渚中学75届高二(1)班第一次同学会2008年正月初三】</p> <p class="ql-block">【桃渚中学75届高二(2)班第一次同学会2008年正月初三】</p> <p class="ql-block">【桃渚中学75届高二(2)班第二次同学会2015年正月初六】</p> <p class="ql-block">【桃渚中学75届高二(2)班第二次同学会女同学合影2015年正月初六】</p> <p class="ql-block">  项老师具备深远的政治洞察力,拥有非常明确的历史视角,在那个年代,就展现出卓越的前瞻性,立场坚定。</p><p class="ql-block"> 1973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出来工作,高中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统一考试入学。转年,就变啦!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学校里掀起“批林批孔”运动高潮,在一次全校师生动员大会上,项老师发言:“同学们好!我是尊孔的。我可以把古代孔子的生平讲一讲,使同学有所了解。孔子,名丘,字仲尼,在家排行第二,故称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二……” </p><p class="ql-block"> 项老师讲了孔子生平、如何治学、历史影响等,就结束了他的发言。其它的终未提及。 </p> <p class="ql-block">【万世师表(公元前551——公元前479)】</p> <p class="ql-block">  项老师处事干脆利落,富有领导能力;自身素质好,懂得人们心理,人缘也很好。他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担任过桃渚中学校长,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984年秋,李伯田老师接任桃渚中学校长,项老师调入回浦中学任副校长。他说:“学校应该以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项老师的远见卓识得到广大教师拥护,为桃渚中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时,项老师参加了《浙江省高考语文复习用书》的编写工作。这本复习用书中,编者有项义龙老师的大名。 </p> <p class="ql-block">【黄先标和项老师合影2015年正月初六】</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很快。我高中毕业已半个世纪,还和项老师保持着联系。项老师和师母退休后,在杭州和临海两地轮着居住,大部分时间住杭州。想不到有这么巧合,我和爱人退休后随儿子居住杭州,我家在亚运公园的东北角,项老师和师母居住在亚运公园西南角,一个公园之隔。我俩都是项老师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2022年秋天,我和妻子到项老师家拜访。师母亲自出来迎接,到老师家楼层,就看见老师早已站在门口等候。久别重逢的喜悦让我们激动不已,老师紧紧握住我的双手,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落座后,师母端出丰盛的水果和茶点。我和老师并肩而坐,在温馨的氛围中畅叙家常,老师问:“你们儿子与儿媳在哪里工作?”我妻子回答后,老师与师母连声说:“好,好,你们培养得好!”。师母边催我们吃水果,边为我和老师拍下珍贵的合影。分别时,老师与我握手道别,一股暖流进入我心窝。 </p> <p class="ql-block">  项老师1938年出生,桃渚镇老厂基村人,是杭州大学中文系1963届12个毕业生中的其中1人。毕业后分配在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工作,几年后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回到家乡桃渚中学任教,后来任桃渚中学校长。1984年秋调入临海回浦中学任副校长,直至光荣退休。</p><p class="ql-block"> 项老师家风很好,他的几个孩子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在政府任职、有任大学教授。这样的大家庭中,女儿加上女婿及孙辈们,人才济济,令人羡慕。 </p><p class="ql-block"> 目前,项老师和师母都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师母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我们常常会忆起像你这样认真努力有情义的学生们,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你们有出息,听到学生们的好消息。我们已是四世同堂了,外孙外孙女中有在上大学的,有工作了的。”师母打开手机让我看过他们的“全家福”。这真是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生活美好,其乐融融。 </p> <p class="ql-block">【黄先标和项老师合影2022年10月18日】</p> <p class="ql-block">【桃渚中学75届高二(1)(2)班50周年同学会照片和视频】</p> <p class="ql-block">说明:2025年7月16日,我们桃渚中学75届高中毕业生在母校桃渚中学隆重召开毕业50周年同学会,邀请项义龙老师参加。因为项老师住在杭州、天气炎热、年纪大等因索,没有现场参加这次50周年同学会。项义龙老师非常在心,惦念着我们,通过我的手机视频连线与蒋通淼、陈希卓老师以及全体参会同学一一见面互相问好祝福。</p> <p class="ql-block">临海市桃渚镇中心校退休教师黄先标</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8日于杭州拱墅祥符街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