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南疆行 ‍(九)‍解锁喀什风情之二

天真

<p class="ql-block">图 文:天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5660387</p> <p class="ql-block">喀什西城区是喀什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浓郁的文艺氛围和生活气息。相比于东城区,少了些喧嚣,多了些宁静与艺术气息。2024年7月23日,我和小伙伴早早出发,沿东门城墙,一路向北,沿途打卡网红景点。</p> <p class="ql-block">清晨,阳光像轻柔的金纱,慢悠悠地披在东城门上。老城门的砖石还沾着夜的潮气,暖黄光线斜斜一照,纹理里的岁月故事都活了。城门下,早起的行人脚步轻轻,像是怕吵醒这古旧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走进城门信步向城墙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把造型独特的铜壶, 它静静地伫立在街边,散发着古朴而又神秘的气息。铜壶那流畅的线条、精美的纹路,也成为了这条街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往来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紧靠城墙而立的标语,用醒目的大字传递着这座城市的热情与好客。简短而有力的文字,像是一把打开城市文化大门的钥匙,让人在看到的瞬间,就对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也为即将开始的城内之旅增添了一份期待与憧憬 。</p> <p class="ql-block">时间尚早,城墙边上的店铺基本都未开门。紧闭的店门背后,似乎藏着无数的惊喜与期待。透过玻璃橱窗,能隐约瞥见店内的陈列,有的是琳琅满目的特色手工艺品, 有的是充满民族风情的服饰,还有的是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当地美食和酒吧,让人不禁对它们开门营业后的模样充满遐想。</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摩天轮和昆仑塔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和东城门遥遥对望,把喀什老城的早,酿得又静又暖,似乎连风里都飘着历史与生活交融的甜 味儿。</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2024年春晚新疆喀什分会场,主舞台依城而建,周边建筑极具民族特色,这些建筑与主舞台相互映衬,在春晚的舞美设计下,绚丽主舞台与喀什古城民居炫出七彩光影,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展现了喀什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城墙继续往西北方向前行,一幢红色的汉式建筑出现在我面前。这是为纪念东汉名将耿恭而建的祠堂——耿恭祠。</p><p class="ql-block">‍耿恭祠建于新疆喀什古城东北角的城墙之上,1880年,左宗棠手下大将刘锦棠坐镇喀什噶尔,出于对耿恭的崇拜敬仰,下令在九龙泉边兴建耿恭祠,当时借耿恭之名,将西汉以来对统一西域建立功勋的耿恭、班超等人同祠祭祀。</p> <p class="ql-block">1956年,喀什发生大地震,耿恭祠被震毁。‍2009年在原址重建。从这个门楼进去,就进了耿恭祠院子,院内一排长廊,墙上有为了纪念东汉时坚守“疏勒城”的戊巳校尉耿恭故事的雕刻,还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耿恭祠为典型的红色木构建筑,与周围夯土结构的古城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主殿为重檐三开间,重檐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稳定性,三开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中轴对称和均衡美。殿后还有一座五层方阁,名为定远楼,是为了纪念定远侯班超而建。</p> <p class="ql-block">班超在东汉时期经营西域长达30多年,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 ,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等做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定远楼与耿恭祠一同,成为喀什古城中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建筑,展现着古代英雄人物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立下的不朽功勋,也激励着后人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城墙继续往西北方向前行,一路网红打卡机位无数。藏在巷弄里的彩虹惊喜!错落有致的彩色台阶搭配土黄色的建筑,撞色超吸睛。无论是坐着放空、或是跑跳抓拍,都能get活泼又复古的“异域童话感”。</p><p class="ql-block">斑驳土墙、错落窗棂,是喀什古城最原汁原味的“时光切片”。穿一袭白裙漫步,随手一拍都是“西域电影感”,仿佛穿越千年前的丝路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城标志性“浪漫背景板”!雕刻复杂的砖雕拱门自带历史厚重感,阳光斜照时,连影子都藏着喀什的温柔故事,妥妥的“旅拍封神机位”。</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的小巷,是流动的西域诗篇,是藏在岁月里的诗。小巷两边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宿和商店,斑驳的土墙与五彩的装饰交织,三角梅从墙头倾泻,为沧桑添一抹明艳。</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个小巷的台阶走到小巷的尽头,就到了网友们评出的昆仑塔最佳打卡机位。</p> <p class="ql-block">窄窄的小巷一直向前延伸,远处高高的昆仑塔始终是“地标灯塔”。高塔与古巷同框,好像一幅充满古韵的油画,漫步其间,刻有古朴花纹的台阶串联起古朴的院落,红灯笼摇曳着烟火日常,那种感觉,简直不要太好!</p> <p class="ql-block">走在青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踩着历史的余温,转角遇见的标语,道尽对这座古城的钟情——“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这是丝路遗韵与生活本真的交融,是一眼难忘的西域浪漫 。</p> <p class="ql-block">这个陶瓷小巷也很有特色,彩色的陶瓷装点着墙面,如打翻的颜料盘。陶罐、瓷片拼贴出极强的艺术感,每走一步都像在逛“流动的陶艺展”,随手一拍都是ins风大片,文艺青年狂喜!</p> <p class="ql-block">兜兜转转很快就到了油画一条街,这里藏着喀什的“艺术灵魂”,墙面爬满绿色的藤蔓,画廊与文创小店排列街道两旁,偶尔还能遇到画师现场创作,颜料的香气混着艺术的氛围,逛着逛着,就把自己活成了画里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逛着逛着,时常会撞见满墙的油画风景——蓝天下的高台民居、巴扎里的烟火百态,连街角卖囊的老店,都成了画里的故事。偶尔钻进文创小店,手绘的喀什古城冰箱贴、印着西域纹样的帆布包,把艺术揣进兜里带走,连脚步都沾了几分文艺气息。</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喀什的油画一条街,像误闯入流动的艺术梦境!斑驳的墙面上,绿植藤蔓肆意攀爬,把画廊与小店温柔缠绕。画师们支起画架,笔触在画布上流淌,有人捕捉古城光影,有人勾勒维吾尔族姑娘的裙摆,颜料香混着阳光,成了最特别的“空气滤镜”。</p> <p class="ql-block">油画街街头,一辆复古火车车厢旁,一幅巨型油画格外醒目。画面里,老者们的面容与古城建筑相融,沧桑又温暖。阳光洒落,绿植点缀,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在这里,触摸到艺术与生活的奇妙联结,每一笔色彩,都藏着喀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条神秘又迷人的柱子巷里,仿佛踏入了一个色彩与艺术交织的异度空间。</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房屋外墙,被涂抹上了绚丽又大胆的色彩,明橙、靛蓝、鲜绿 ,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每一种色彩都跳跃着生命的活力。有的墙面保留着岁月侵蚀的斑驳痕迹,与鲜艳色彩碰撞出独特的复古韵味;有的则光滑如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街边摆放着造型各异的手工艺品,绚丽多彩的盘子层层叠叠,上面绘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花纹与图案,每一笔都诉说着喀什的故事;形态各异的铜像静静伫立,仿佛在向来往行人讲述着古城的往昔。</p> <p class="ql-block">家艾力艾拜杜拉铜匠铺静静伫立在街边,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店铺外,一座造型硕大的铜制壶形雕塑十分吸睛,精湛的工艺彰显着铜匠铺的深厚底蕴。这里承载着喀什传统的锻铜技艺,作为喀什锻铜第六代铜匠传承人经营的铺子,不仅是售卖铜器的地方,更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手工艺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上午在西城区半天闲逛打卡,收获太多太多。眼睛装满风景,心里盛着美好,期待下午继续解锁更多奇妙,让这趟旅程的惊喜持续蔓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