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高加索(七)‍从黑海到里海漫游录

旅行者

<p class="ql-block">  六月十七日清晨,我们在戈里酒店的阳台上等候晨光,将远处的城堡与初露的晨曦一同收进镜头。</p> <p class="ql-block">  从酒店沿着戈里的街头随意漫步,清晨的市区静谧得不见人影,倒是有只偶遇的小狗,默默陪着我走了一路。</p> <p class="ql-block">  清晨来到美丽的库拉河畔,晨辉洒在水面,波光如细碎金片闪烁。山峦作衬,绿意漫染两岸,河水悠悠淌,似在轻吟岁月故事。对岸,火车驶过时铁轨发出的“哐当哐当”隐隐传来,和着流水,成了晨曲里独特的伴奏。</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第一站,是从哥里前往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姆茨赫塔古城。抵达后,先登上季瓦里修道院,俯瞰古城全景;随后步入城中,参观可追潮至公元 4世纪的生命之柱大教堂,欣赏殿内精美的壁画,沉浸式感受古老的宗教文化魅力一—相传耶稣受难时所穿的血衣便埋藏于此。</p> <p class="ql-block">  站在季瓦里修道院,便能俯瞰姆茨赫塔城与两河交汇的壮丽景观。这座建于6世纪的修道院,设计考究,采用“十字穹顶”风格,内部朴素,却满是神圣庄严,让人不禁感叹宗教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季瓦里修道院建于公元六世纪,是格鲁吉亚境内的第一座修道院,当站在这座古老的建筑面前,抚摸着那斑驳的墙面,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岁月的流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推开修道院厚重的木门,光线从穹顶的窄窗渗入,在斑驳的石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正中央的木制十字架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这里的每一块绿色砂岩都带着岁月的包浆:有的刻着深浅不一的凹槽,是信徒们经年累月抚摸的痕迹;有的留有火烧的焦痕,据说是 13世纪蒙古入侵时的创伤。</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能看到信徒们手持蜡烛,虔诚地祈祷,他们脸上洋溢着的信仰之光,让人感受到宗教的力量。教堂里偶尔还会传来母女三人唱圣歌的原生态天籁之音,仿佛能洗涤心灵。</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风依然在耳边低语。或许季瓦里最动人的,正是它从未试图“诉说”什么,只是静静矗立,让每一个走近的人,都能在砖石的温度里,触摸到一个民族对信仰最本真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  踏入姆茨赫塔古城,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街边的建筑古朴而典雅,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在古城的核心位置,生命之柱大教堂静静矗立,它宛如一部鲜活的史书,承载着格鲁吉亚千年的信仰与历史。</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的外观庄严肃穆,其建筑风格融合了。 拜占庭与格鲁吉亚本士特色,墙体由巨大的石块砌成,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然坚固如初。教堂的大门厚重而古朴,当缓缓推开它时,一股神秘而神圣的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步入教堂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穹顶,阳光透过穹顶的小窗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照亮了教堂内的每一处角落。</p> <p class="ql-block">  墙壁上绘满了精美的壁画,虽然部分画面己经斑驳褪色,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描绘的圣经故事和格鲁吉亚的历史场景。这些壁画笔触细腻,色彩鲜艳,它们是中世纪格鲁吉亚艺术的杰出代表,每一笔都蕴含着画师们对信仰的虔诚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正中央,七根巨大的石柱撑起了整个建筑的重量,它们便是传说中取自神奇雪松的生命之柱。据说,耶稣受难后,一位犹太裔格鲁吉亚人将他的长袍带回故乡,其姐姐触碰长袍后离世,与长袍一同下葬。后来,坟墓上长出参天雪松,教堂的七根支柱就取材于此。</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信徒们手持蜡烛,虔诚地祈祷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宁静与坚定,仿佛在与上帝进行着心灵的对话。蜡烛的微光在黑暗中闪烁,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祥和的氛国。偶尔,还会传来悠扬的圣歌,那纯净的歌声在教堂内回荡,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教堂的一角,是格鲁吉亚王室成员的墓地,其中包括格鲁吉亚未代国王的墓碑。这些墓碑整齐地排列着,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文字,记录着王室成员的生平事迹。它们不仅是王室的安息之所,更是格鲁吉亚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这个国家曾经的辉煌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 走出教堂,回头望去,生命之柱大教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神圣而庄严。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格鲁吉亚文化的瑰宝,是这个国家历史与信仰的象征。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也领略到了历史的厚重。生命之柱大教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来到此次行程的第二站——位于格鲁吉亚中部地区北部的纳费里酒庄(Napherii Winery)。这是一家家族经营的酒庄,我们在这里愜意地品鉴着醇香红酒,也尝到了地道的格鲁吉亚美食。</p> <p class="ql-block">  酒庄的酿酒师 Levan Kbitlsetsklashvili受格鲁吉亚纳扎维村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但在苏联时期被废弃的酒窖启发,决定复兴格鲁吉亚传统酿酒工艺。因为他的家族就有着数十年的酿酒历史,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对传统酿酒文化的热爱,促使他在2018年建造了自己的陶罐 (qvevri) 酒窖,将失落的传统带回村庄。</p> <p class="ql-block">  酒庄产出的酒品种类丰富,包括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橙葡萄酒、琥珀葡萄酒以及烈酒等。</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庄里,我们品尝到了地道的格鲁吉,传统美食——这些佳肴全都源自酒庄自家种植的天然食材,从新鲜的蔬果到香草香料,皆是田间直采、现摘现做。</p> <p class="ql-block">&lt;img src="//:0"&gt;&lt;img src="//:0"&gt; 今天的第三站,是曾被 《孤独星球》收录的安南努利城堡。一踏入其中,厚重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能听见岁月在石缝间低语。</p> <p class="ql-block">  沿着陡峭的石阶爬上古堡高处时,呼吸都带着些微的急促,却在抬眼的瞬间忘了所有。脚下是阿拉格维湖的碧绿绸缎,被风拂出细碎的光,远处的山峦层叠着黛青与苍黄,云影在山峦问缓缓游移,整个世界安静得只剩下风声与自己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  原来《孤独星球》 镜头里的震撼,远不及此刻身临其境的万分之一,那种美是会让人失语的,所有形容词在眼前的壮阔与灵秀面前都显得苍白。</p> <p class="ql-block">  这座矗立在山水之间的城堡,早已不是冰冷的石头堆砌。它更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看过湖水流转,看过山风四季,也看过无数像我们这样的旅人,在它的注视下被自然与历史的交织所击中。</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频频回望,总觉得那片湖光山色里,藏着城堡没说出口的故事,而我们,不过是故事里偶然驻足的过客。</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我们将前往格鲁吉亚的名片之地一斯提潘茨明达小镇。之后换乘四驱越野车,沿着公路盘旋而上,抵达被誉为“离上帝最近的教堂”——圣三一教堂 (GergetiTrinity)。</p> <p class="ql-block">  圣三一教堂坐落的位置,正是俯瞰卡兹别克全景的绝佳之处,整个村庄尽收眼底,对面则是著名的卡兹别克峰。这里风光如诗如画,被誉为“上帝的后花园”,而卡兹别克峰也是格鲁吉亚境内大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站在教堂前的平台上,才懂什么叫“俯瞰众生”。斯提潘茨明达小镇缩成了一片彩色的积木,河流像银线缠绕在草坡间,远处的森林晕染成一片黛青。而正对面,卡兹别克峰终于拨开云层,雪峰如一顶巨大的白冠,冰棱在阳光下折射出碎钻般的光,山体的褶皱里还藏着未化的积雪,像巨人祖露的筋骨。</p> <p class="ql-block">  当地人说,卡兹别克是普罗米修斯被囚禁的地方。神话里,这位盜火者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雄鹰每日啄食他的肝脏,而卡兹别克的雪峰,正是那永不消融的枷锁。站在这里望着雪峰,倒真觉得有某种永恒的力量在流动:教堂的石墙会风化,小镇的木屋会翻新,唯有山与雪,在时光里站成了不变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山风卷着松涛追来,仿佛还带着雪峰的清冽。我知道,有些风景见过一次,便会在记忆里站成永恒。就像卡兹别克的云与雪,就像圣三一教堂的石墙与十字架,它们在高加索的群峰间,等着每一个向山而行的人,去读懂那关于信仰与永恒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傍晚,踏入 Hotel Gold Kazbegi民宿,刚在餐厅落座,不经意抬眼,窗外竟横着一道彩虹!七色光带从山巅垂落,像是山与天悄悄说尽千万年私语,把旅途积攒的疲惫,全染成了温柔的糖,化在这卡兹别克的晚风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