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编《平民千字课》

李保田 老教材库

《平民千字课》由青年会全国协会于1922年2月初版,文明书局印刷所承印、青年协会书局发行,一套四册全,作者为<font color="#ed2308">晏阳初、傅若愚。</font> 其<font color="#ed2308">《编辑大意》</font>概述了编辑要旨,摘录如下:<br> 我国的平民,大多数都是贫苦的,朝夕为衣食忙碌,没有工夫求学,所以要谋他们教育普及,必须制造一个特别工具,使他们能于最短时间,用最省经济、识最多和最有用的字。<br><font color="#167efb">本书是为一般失学少年预备的,凡年在十五岁与二十五岁之间者,用之最为适宜。</font><br> 本书祗含一千生字,这一千字是语体文中比较最通用的。<br>本书以千字为基础,重在认字,所以每课以字定题,不以题选字。<br> 本书认字之外,又注重常识,大概一二册专重认字,三四册兼重常识。<br> 本书共九十六课,分四册,每册二十四课,每课有十或十一个生字不等,约可供平民学校四月学期之用。<br> 本书每课于生字旁,又附书注音字母,备学生读音之用。<br>是书还另附<font color="#ed2308">《教授大意》</font>,摘录如下:<br> 本书每课的材料,是图画在首,课文在中,生字在后,所以教授的时候,也当顺着这个次序。<br> 上课时,先叫学生看课中的图画,次由教员将图中的大意,用问句提出来,叫学生回答。以便介绍新课的意义,并引起学生的兴趣。<br> 学生明白图义之后,教员可教授课文。教授的时候,先由教员按句朗诵,并详解意义,后叫学生跟随他读,这样一一诵读,直至课文完结为止。<br> 课文教毕,教员应指定学生中数人,逐一囘读并囘讲一遍,这样囘读囘讲,一面可以养成学生自动的精神,一面可以指正他们错误的地方。<br> 课文与单字读好之后,教员可随意叫学生自习,或读课,或认字,或释义,或写字。 是书<font color="#167efb">有课次、有课名、有目录、有标点、有插图,无单元、无设问。</font>其课文结构为“图画在首,课文在中,生字在后”,即图画+课文+生字结构,如第二册第一课<font color="#ed2308">《树下温课》</font>,即先列一图,图中有一女学生在大树下看书,课文为:<br> <font color="#167efb">三月时候,日暖风和。树上的叶子,和地上的花草,红红绿绿,异常可爱。有个小学生,坐在树下温课,口中念书的声音,和树上的鸟声相应。</font><br>以下大字表注生字:<font color="#ff8a00">候、叶、绿、异、爱、温、口、音、鸟、应</font> 第三课<font color="#ed2308">《食物店》</font>,亦先列一图,图中有多人在食物店购物。课文为:<br> <font color="#167efb">食物店中,有油有盐有酒,有各样的食物。从早到晚,去买东西的人,不知有多少。店友们,往往连吃饭,都没有工夫。</font> 第三册第二十三课<font color="#ed2308">《理发》</font>,亦先列一图,图中为理发师为一人理发。课文为:<br> <font color="#167efb">我国古时,男子满头留发,结在头上。自从满清入关,被迫剃去一半,打辫拖在脑后,好像猪尾一样。到了民国,改用西洋式理发,又简易,又卫生,总算比从前拖辫的时候好多了。但是现在乡间的男子,还有许多留辫的,这是因为他们缺少知识的缘故。</font> 其他课文与以上课文相若,故不再类举。<br> <font color="#167efb">作者</font><font color="#ed2308">晏阳初</font><font color="#167efb">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自1923~1949年长期担任</font><font color="#ed2308">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font><font color="#167efb">。主张通过对民众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著述。他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期间所领导的平民教育活动,影响了一大批社会精英,他的教育活动还延伸到国外,是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font><font color="#ed2308">“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font><font color="#167efb">,与陶行知先生并称</font><font color="#ed2308">“南陶北晏”</font><font color="#167efb">。是书为作者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期间与傅若愚合作编纂,不但是晏阳初本人的早期著作,也是我国平民教育的早期著作,</font><font color="#ed2308">是书是将传统的识字教育改造为平民教育的开山之作,</font><font color="#167efb">在教材发展史乃至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对后期的平民教育及平民教育教材的编纂,都产生了重要影响。</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