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喇亚村头观云海

雨巷红尘

<h1> 云海这种自然现象,它所特有的那壮丽磅礴的景观,如诗如画的意境,似梦似幻的光影效果,瞬息万变的气氛,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是摄影创作的最佳题材。我曾经在黄山、泰山等名山大川感叹过云海的雄壮辽阔,亦在皖南山野里领略过云海覆盖下的田园风光,也在南海之滨拍摄到水天一色的茫茫风光......然而,这一切需要建立在“运气”的基础之上,完美的云海景观需要特定的气象条件(雨后放晴、湿度、温度、风力等)和地形条件(海拔、山地、水边等),更需要摄影人付出或长途跋涉,或凌晨早起,或苦苦等待的诸多辛劳。所谓“守得云开见云海”,能够成功拍摄一幅满意的云海照片过程充满挑战,真是可遇不可求啊。<br>  然而,当我今年夏天来到贵州贵定县的喇亚村时,不禁为这里的美景惊呆了:在这里的每天清晨,云海毫不吝啬地铺天盖地,蔓延在我的眼前、身边、脚下,让我每天都如至仙境,沉浸在拍摄云海的乐趣和兴奋之中。原来,喇亚村地处黔南的绵绵群山之中,伫立于海拔1200多米山崖之上,隐伏于群山褶皱间。一条巨大峡谷从村前穿过,谷壑中深达200多米的独木河曲折蛇行,削成落差达近二百米的陡直断崖。放眼环顾,周边是大片大片的梯田。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较大的昼夜温差,充足的水汽,稳定的风流、高落差的地形,成为孕育云海的极好温床。我们住在这里的度假中心,每天天未及明,山中草木清露浸凉了石阶,我与朋友们即来到六楼大平台,天光尚暗,鱼肚白的天色铺张如盖,岩壑深谷中,暗沉沉正涌动着一场无声的胎动。只见崖底升起一缕白气,轻柔若烟,继而两缕、三缕……竟成无数股柔细的白烟,迤逦而行,从渊底悄然向上爬升,烟缕继而汇聚纠缠,如素绢重叠,又似白云初绽,绵绵地向上攀缘。不多时,云气蓄积渐厚,愈显丰腴。白而微泛青色的云液将绝壁环抱的谷口覆盖得严严实实。云雾继续升腾、漫溢,须臾山风袭来,那云海忽然律动起来,如万匹骏马奔踊于平川,万顷波涛撞碎于礁岸,裂出万千沟壑,涌出无数烟尘,时而如浪潮汹涌,时而如猛兽腾跃,顷刻间,淹没了高粱、淹没了山峰,淹没了村庄,变幻出无数奇妙而灵动的浑沌之象,成为一片汪洋,让我不禁想起清代诗人吴应莲的诗句“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h1> <h1>蓄势待发</h1> <h1>  果然!惊喜不断涌来,当初升的太阳陡然从东方山峦背后射出第一缕金光时,云海刹那间被点燃了!方才青白沉郁的云浪,蓦地由灰转黄,由黄变金,最终幻作明艳耀目的桔红。这光焰的洗礼顷刻覆盖了整个峡谷——云雾如熔金流动,又似巨幅彩绸在空中招展,云涛被映得通体透明,映出微红彩晕,那些高粱、山峰、村庄纷纷从云海中半隐半现露出了本来面目,远处的阳宝山大桥也显现出巨大的身影,如长虹般横跨在独木河上空。此时的宇宙霞光万道,天空渐渐清澈,大地一片澄明,山峦间金光闪闪,树林里鸟鸣啾啾,这时候的我们全部忙开了,照相机咔咔作响,手机开启了延时摄影,无人机早早升上天空,大家都想把这壮丽的瞬间凝固下来,留作永久的记忆。</h1> <h1>  稍后,天光大亮,谷中风起,云海悄然褪去了彩妆,显出白绸般的本相,大潮即将褪去,巨大的云团又被撕扯成了无数纤细的云絮,在石壁的罅隙间游走聚散。独木河波光粼粼,在阳光下莹然一闪,又复隐于再度聚拢的薄云里。云阵被山风推着向峡谷的出口流泻而去,如瀑奔流,如乳倾泻。</h1> <h1>在云海中半隐半显的阳宝山大桥</h1> <h1>  此刻,随着鸡鸣此起彼伏,村中升起的炊烟袅袅如线,竟也加入这流云的行列,就这样,人间烟火被云气温柔地裹住、吸纳、托举,然后恍惚化入了云海流向天际的余韵里。转眼间,云海遁去无形,天地归显本影,经历了这几十分钟惊心动魄的天地大变幻,我们在平台上久久不愿离去:云海的浩瀚与变幻莫测,让人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神奇,激发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站在浩瀚无垠的云海之上俯瞰凡尘,一种超脱、自由、心旷神怡甚至神圣的感觉油然而生。</h1> <h1>高空360度全景拍摄</h1> <h1>幽静的独木河谷</h1> <h1>  当然,这里不仅仅有云海,优质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远离城市的喧嚣,也使这里成了能够真正仰望星空的绝佳场所。每天黄昏,凉风微拂,我们目送夕阳伴着晚霞渐渐隐去,直到漫天布满星斗,于是又忙着找银河,数星星,辨星座,仿佛又回到儿时......</h1> 巨灵神 <h1>暮色归去</h1> <h1>沐浴着夕阳余晖的新月</h1> <h1>夏夜银河一段</h1> <h1>星轨。有若干空间飞行器横贯其中</h1> <h1>  其实,我完全可以不用每天去平台观看云海,就在我住的房间里,透过窗户,就可以目睹每天的云蒸霞蔚,日升星落,相比于以往为拍摄云海所付出的奔波之苦,等待之累,这是何等的便利与快乐!所以,我要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感谢朋友们的热情安排,感谢提供这一平台的有心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