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医大一院离退内科第一、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党日活动。参观农业博物馆,游玩秀湖国家湿地。

吕艳丽

<p class="ql-block">途中:召开党员大会,</p><p class="ql-block"> 由支部书记主持</p><p class="ql-block"> 内容:</p><p class="ql-block"> 1.党日活动的日程及要求</p><p class="ql-block"> 2.布置8、9月份支部的学习及工作</p><p class="ql-block"> 3.组织学习。学习内容:《八项规定改变中国①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原文播放(时间:6分17秒)</p> <p class="ql-block">支部书记讲话,对党日活动的具体要求及安排。强调两点:①保障安全,听指挥。②活动期间,要做到集体行动。</p> <p class="ql-block">组织党员学习,收听原文播放</p> <p class="ql-block">学习中</p> <p class="ql-block">途中剩余的时间,支部党员谷建梅,组织大家唱歌</p> <p class="ql-block">辽宁农业博物馆,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辽宁农业展览馆,2008年改建为辽宁农业博物馆。馆内现有辽宁古代农业陈列馆、动物资源馆、农具与民俗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辽宁)陈列馆,四个展馆。</p> <p class="ql-block">动物资源馆是该博物馆的展馆之一,主要展示辽宁及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动物资源。 ‌通过动物标本、图片及化石等展品,呈现北方地区的动物多样性,涵盖常见野生动物、家畜品种等。例如,展出内容可能包含动物世界、动物资源及畜禽品种资源等分类。 ‌</p><p class="ql-block">通过标本展示和实物陈列,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开展科普教育。 ‌</p> <p class="ql-block">动物资源展览馆,第一党支部党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第二党支部党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全体党员与三名小讲解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全体党员与四名小讲解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辽宁农业博物馆有一镇馆之宝,是一头重达1800斤的巨猪标本。这头猪不是什么特殊品种,不过是一头普通的家猪。它是辽宁大连瓦房店一位五保户老人饲养的,一直养了5年多,直到2004年2月5日,大猪自然死亡。这时候,猪的体长2.5米,腰围2.23米,体重已经达到了1800斤,嘴上长出了14.4厘米的獠牙,它的四肢已经支撑不动硕大的身体,所以已不能正常站立、走动。巨猪死后,老人非常伤心,在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大猪已死,谢绝参观”。后来,老人辗转找到辽宁农业博物馆,巨猪被做成了标本,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耙、镐、钗、钩等各类农具,反映辽宁地区传统农业工具的发展脉络;陈列农村民俗用品,如生活用具、服饰,展示了东北农村的民俗文化;‌通过还原的农家院场景,直观感受传统东北农民的生活环境。 ‌农具与民俗用品的结合,既保留了农业器具的实用功能展示,又延伸至生活方式的文化解读,形成"工具-生活-文化"的立体呈现模式。</p> <p class="ql-block">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辽宁陈列馆:是展示辽宁省丰富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旨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农业智慧,农耕文化及生态技术。</p> <p class="ql-block">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辽宁陈列馆: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农业的重要区域,拥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陈列馆通过系统整理和展示这些遗产,增强公众对传统农业价值的认识。农业文化遗产项目:</p><p class="ql-block"> 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展示南果梨的百年栽培历史及独特的山地种植技术。</p><p class="ql-block"> 宽甸石柱人参种植系统:体现林下参种植的生态智慧。</p><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展示农谚、节庆(如丰收祭)、饮食文化(如满族酸汤子、粘豆包)等非物质遗产。</p> <p class="ql-block">“古代农业陈列馆”通常以辽宁地区古代农业发展史为主题,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和场景复原等形式,展现从史前到明清时期的农耕文明,包含的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史前农业起源</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农耕:展示辽宁地区早期农业遗迹(如红山文化、新乐遗址出土的石器、碳化谷物等),反映原始刀耕火种技术。</p><p class="ql-block"> 主要作物:黍(黄米)、粟(小米)等辽宁早期旱作农业作物标本。</p><p class="ql-block"> 夏商周至秦汉时期:青铜农具:青铜锸、锄、镰等工具,体现农业技术进步。</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至辽金元时期</p><p class="ql-block"> 铁器普及:铁犁、铁铧等工具,展示“铁犁牛耕”对辽宁农业的推动。</p> <p class="ql-block">参观农业博物馆,是一次了解农耕文明和农业文化的体验。通过参观,了解农业的历史演变,从原始社会的刀耕到现代机械化农业,展示农业技术的发展。了解古代农具如犁、耧车、水车,感受先民的智慧。</p><p class="ql-block">特色的农业作物和传统饮食文化,如茶、丝、绸、五谷背后的农业渊源。</p><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对农业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农业不仅是生产食物的方式,更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千年智慧结晶。更让我们重新审视餐桌的每一粒粮食背后文化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棋盘山秀湖(又称棋盘山水库)是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北部的人工湖,因湖形似草书“秀”字而得名,水域面积5.04平方公里,是棋盘山风景区“三山一水”生态格局的核心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命名由来</p><p class="ql-block">秀湖位于沈阳市中心东偏北20公里处,被辉山、棋盘山和大洋山环抱,1974年拦截蒲河水建成,1977年竣工。其名称源于从空中俯瞰时湖体形似草书“秀”字,兼具自然与人文意蕴。‌‌</p> <p class="ql-block">秀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秀湖亭,全体党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国医科大学21期,54年的同学相聚,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