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籍对越作战九位烈士专辑

扬中博物馆文史研究室陆尊

<p class="ql-block">九位烈士名单</p> <p class="ql-block">①戴良富,男,1955年8月生于镇江市扬中县新坝公社治安大队二十二圩,1976年3月参加革命,1978年5月入党,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任职三五一一○部队一连火箭筒班班长。</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云南省“河口水头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戴良富烈士遗照</p> <p class="ql-block">戴良富烈士证</p> <p class="ql-block">②胡三宝烈士</p><p class="ql-block">江苏省扬中县人,1975年1月入伍,54208部队副班长。1979年3月牺牲。终年23岁。中共党员。纪念碑位于广西防城县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在江苏省扬中市三茅街道同兴社区,一位烈士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他叫胡三宝,用短暂而璀璨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保家卫国的壮丽赞歌。</p><p class="ql-block"> 胡三宝生于1956年7月,初中毕业后,于1974年12月毅然投身军营,服役于南京军区浙江省军区独立1师1团。入伍后的他,始终秉持军人本色,严格服从命令,刻苦学习军事文化知识。训练场上,他挥洒汗水,苦练杀敌本领;日常工作中,他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凭借出色表现获评优秀士兵,多次荣获连队嘉奖,并逐步从战士成长为副班长、班长。</p><p class="ql-block"> 1979年初,为支援广西、云南边疆建设,南京军区需抽调战斗骨干。胡三宝听闻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战:“部队就是要打仗的,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为保卫好祖国南大门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他的感召下,连队40多名战友纷纷写下血书,表达参战决心。尽管首批参战名额仅有10人,胡三宝初次申请未被批准,但他毫不气馁,再次向连长递交血书,言辞恳切:“我是军人,是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我的生命里,能够参加打仗是很光荣的事情,我坚决要求到火热的战场上去锻炼自己”。最终,他的赤诚与坚定打动了连队党支部,获得参战机会。连队欢送会上,连长和指导员紧握他的手,满怀期待:“多和连队保持联系,多杀几个敌人,我们等待着你立功受奖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1979年1月17日,胡三宝与9名战友从浙江诸暨启程,4天后抵达广西防城县马路公社严丰大队边境,被分配至广西独立师3团2营6连任班长。到岗后,他迅速投入工作,带领全班开展临战训练。与他同连队、同家乡的战友王龙宝,也和他分在一个班,二人在训练中相互鼓励、彼此照应。经过20多天高强度训练,全班军事素养显著提升。战斗前夕,胡三宝给家中寄去最后一封信:“爸爸妈妈:您们好!我们到前线23天了。全体战友都很齐心,一心要严惩越南小霸,为边疆人民报仇。如果我牺牲了,不要为我悲伤,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请哥哥嫂子和妹妹要照顾好爸妈。”彼时,他或许已做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准备,却未曾想这封信竟成了与亲人的诀别。</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清晨,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6点40分,我军炮火轰鸣,7时整,胡三宝所在6连从广西防城滩散公社边境跨越界河,向敌人发起冲锋。经过激烈战斗,上午10时,连队成功占领越南保肯无名高地,首战告捷且无一人伤亡。然而,战斗仍在继续。3月1日6点50分,6连奉命攻打越南横模地区之敌,配合8连实施佯攻。上午10时左右,部队穿越一片开阔地时,突遭敌人猛烈炮火拦截。危急时刻,胡三宝毫不退缩,带头冲锋,不幸被一枚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p><p class="ql-block"> 战后,部队党委被胡三宝的英勇无畏所感动,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追记三等功。噩耗传回故乡,胡三宝的父母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当地政府、民政及武装部门迅速开展慰问工作,为烈士举行追悼会,缅怀他的英雄事迹。受哥哥精神感召,小妹胡兰珍于1979年10月毅然参军,服役于广西防城边一师师医院,后调至广西军区机关担任打字员,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0月,胡兰珍退伍返乡,投身卫生计生委工作直至退休。如今,胡三宝烈士的母亲张兰英已89岁高龄,虽因早年摔伤长期卧床,但在子女的悉心照料与政府关怀下,每月能按时领取抚恤金,安享晚年。 </p><p class="ql-block"> 胡三宝烈士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捍卫国家尊严、守护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③兰小才烈士</p> <p class="ql-block">1985年9月21日《解放军报》:扬中三烈士(唐友龙、兰小才、印宏伟)家长送子参军。</p> <p class="ql-block">兰小才牺牲后,烈士的父亲兰志祥继续送子兰华参军,有人提醒他现在大家都不愿当兵,应留唯一的儿子进厂学技术攒家底,他说:人人都想着在家赚钱,国家谁保卫?</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扬中市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④陶小龙烈士</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扬中市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⑤印宏伟烈士</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宏伟烈士:江苏省扬中县西来桥北胜村人,一军一师一团一营机枪连战士,1965年12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3年8月入团。1984年12月10日在116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终年19岁。</p> <p class="ql-block">1985年9月21日《解放军报》:扬中三烈士(唐友龙、兰小才、印宏伟)家长送子参军。</p><p class="ql-block">印宏伟烈士有两个妹妹,他父亲印世根本来准备继续送小妹参军,可大妹怎么也不同意,烈士两个妹妹都要继承哥哥遗志,报效祖国,最后印世根把两个女儿都送给祖国挑选。</p> <p class="ql-block">⑥吴昌庆烈士</p> <p class="ql-block">吴昌庆烈士与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吴昌庆烈士牺牲过程</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扬中市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⑦张振国烈士</p><p class="ql-block">(兴隆恒平人)</p> <p class="ql-block">⑧孟纪龙烈士(扬中油坊二墩子人1985年1月牺牲)1983年6月入伍,随后参加保卫云南边疆的战斗。曾受到营连三次嘉奖。1985年1月5日为掩护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现了他生前的誓言:"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孟继龙牺牲后,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二等功,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p> <p class="ql-block">孟继龙烈士纪念碑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⑨唐友龙烈士(扬中西来南阳人,1985年1月牺牲)1984年1月入伍。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旋即参加保卫云南边疆的战斗。1985年1月15日在战场为抢救战友英勇献身。牺牲后,排长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一份鲜血染红的入党申请书。部队党委根据他的事迹为他追记二等功,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p> <p class="ql-block">唐友龙烈士纪念碑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死难烈士永垂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