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古城独特的商贾大宅、私家学堂之刘氏大夫第

三十三只蝉

<p class="ql-block">刘氏大夫第,位于江西抚州市南丰古城东门五帝巷,其建筑群包括学堂居易轩、以及刘氏大夫第。其建筑特点为内部装饰奢华;学堂格局独特,装饰考究。</p> 据清同治《南丰县志》载,“五帝庙,凡二,一在东隅五帝巷,一在北门外朝仙坊,清乾隆间邑人邓御史募修,祭祀五帝尊神。”就是说南丰有两个“五帝殿”,一在东门,一在北门;东门五帝巷得名就是出自这个“五帝殿”。 刘氏大夫第 建筑群 刘氏大夫第,坊间称刘家老屋。根据墙根基石题记,大约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大夫第,由三进二天井院及附属学堂建筑组成,学堂在坊间亦有人认为是小姐秀楼。 据刘家后人描述,他家祖上曾开过钱庄,做过绸缎生意;大门门楣悬挂题有“大夫第”石匾,诠释了刘氏先祖显赫的家世,非富即贵;在古代建房能够悬挂“大夫第”的匾额,要么祖上曾出仕为官,且官职不低于五品,要么是花了巨资捐官所得。 刘氏大夫第 门斗 刘氏大夫第,为典型的三进式传统建筑。建筑坐北朝南,五面阔;建筑进深30米,面宽18.6米,砖木结构,硬山顶。两侧三道山墙均为弓形墙,南丰坊间称元宝墙,四周外墙上设有二十余个宝瓶形漏窗。 大门为内退门斗式构筑,平面呈倒八字形。门斗高约6-7M,大门照壁两侧,以及基石均采用了大量的南丰本地产红砂岩、精磨砖砌筑。门楣上悬石匾,上书“大夫第”正楷三个字,笔墨苍劲有力,浑然一体。 大门两扇门板上墨写有“神荼郁垒”四个大字,神荼、郁垒是民间信奉的两位门神,传说善治恶鬼,是守护门户的神灵。《山海经》有云:“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可见“神荼郁垒”门神信仰可追溯到汉代或以前,这也是第一代的门神。 原石匾四周及照壁两侧石雕透图案,大多数在动乱年代被凿的面目全非;仅剩照壁两侧基石浮雕图案完整,当时浮雕用石灰覆盖才免于遭殃,如今房屋修缮时被清理出来。 夏荷、秋菊 春牡丹、冬梅 大门照壁左侧为图案鸳鸯戏荷、秋菊,右侧为喜鹊登梅、春牡丹;春牡丹、夏荷、秋菊,冬梅则代表着一年四季;鸳鸯戏荷,寓意夫妻和谐、家庭美满;喜鹊登梅,寓意喜上眉梢,好事将近。此类四季花卉浮雕题材常见于南丰清代建筑门斗两侧照壁石雕。 门斗檐下吊顶 大门两侧巨大的异弧形窗,构筑独特;两侧一米高的齐整密缝基石,凸显出建筑的奢华。门斗檐下卷棚、檐顶装饰精美,弧形吊顶造型柔和,木雕工艺精湛。 门梁 太极鱼 大门门梁石上及右侧学堂月亮门木门梁上面均雕刻有太极鱼图案;学堂的太极图案比较独特,太极鱼两侧各雕刻有一尾飞鱼;门梁石上雕刻太极八卦图,在南丰,甚至在抚州市均比较常见,这也属于南丰的一项地域特色。 大门门厅 梁架 轩廊弓棚顶 大门门厅、中堂、后寝等均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门厅及中堂梁架的插枋造型优美,童柱、雀替则雕刻有精致的鲜花。中堂轩廊弓棚顶造型优美,木雕工艺精湛,题材丰富;轩廊月梁表面雕刻有造型精美的蝙蝠、像首等浮雕图案,童柱则雕刻有精致的卷草纹。整个轩廊顶棚形态优美,装饰奢华。 天井 门厅与天井之间有四扇平开门,门楣之上有大型漏窗,漏窗中间有三组合体字,中间的似乎是个“喜”字,寓意抬头见喜。漏窗木雕纹样繁琐而精致。两天井处隔扇、棂窗木雕题材丰富,线条密集,雕刻精美。 室内墙体下部为木板拼装,上部为竹编夹泥墙,整体色调朱红与黑色、白色相间,大面积光滑凯亮的朱红色漆,彰显了建筑内部的富贵之气、奢华之韵。门厅、天井、明堂等地面均以块状平整的红砂岩石铺就,厢房以糯米桐油石灰等合成物夯实作为地面,有些厢房地面已被混凝土硬化地面所覆盖,已无法辨认原地面构造。 石柱础形状多为鼓形,表面雕刻有花草鸟兽等祥瑞图案。后寝梁架比较简洁,无任何雕刻装饰,仅雀替有细微的缠枝纹浮雕图案。 柱子墨写 楹联 最独特的是楹联刻墨写在门厅梁架中间柱子上,每年无需重新贴对联,将墨写楹联字体描黑即可。楹联墨写在木柱上为南丰独有,南丰仅见。 门厅、中堂、后寝两侧柱子上墨写有多幅楹联,其中门厅楹联为“守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遵司马公遗训积德当先”,此联被刘氏奉为“为善最乐,积德当先”之家风家训,可见南丰刘氏对德行极为重视。  为善最乐,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东平王刘苍,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也是位贤王;汉明帝问他处家何等最乐,刘苍以“为善最乐”四字回奏。 司马公,即北宋名相司马光,曾有遗训留世,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 司马光巧妙的归纳为“凡事以积德当先”。 居易轩正门 居易轩位于刘氏大夫第的东侧,为刘家的家塾学堂,专门供家族子弟读书。建筑座东朝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有天井,后有狭长的露天庭院,北侧有条狭长的巷道与大夫第东厢房、大门连通。 居易轩,高二层,硬山顶。为中轴对称式布局,两侧山墙为弓形造型;大门样式为门罩式,大门形状呈满月形,是为月门;月门在古代被赋予了圆满的祥和之意。大门两侧窗户为陶制六钱纹漏窗,左侧为巷道梯形拱门,两处门石匾均被白石灰所掩盖,辨认不出所题字样。外墙基础高约1.2米,石材硕大规整,表面打磨光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刘氏的财力雄厚。 月门门梁石梁脐处雕刻有一朵凸起的牡丹花,梁面亦有扇形浮雕;门罩屋面为三山式造型,与徽派建筑常见的马头墙类似。 轩廊顶 轩廊顶 月门后面是狭长的天井,有轩廊环绕,其顶棚造型优美,装饰奢华。轩廊垂花柱雕刻有牡丹、菊花、梅花、荷花等四季花卉图案,以及各式花篮圆雕。轩廊插枋表面雕刻有巨幅鸳鸯戏荷、喜鹊眉梢、松鹿等浮雕图案。 二次构筑 一层中间是明堂,两侧是厢房。天井右侧有一L型木制步梯上二楼,一楼天井处厢房漏窗装饰精美。二层布局与一层相同,不同的是明堂西侧为敞开的空间,明堂及两侧厢房有连廊联通,连廊临空处有高约一米高的木制廊。 东侧明堂临庭院,设置有宽约500mm、高约600mm的通长木窗台,东向两侧厢房设有阳台贯通明堂。二楼明堂梁架为穿斗式,插枋、童柱造型优美,雕刻精致;梁脐安装有铁制花卉饰品,上刻有“百世其昌”四字。 后院、巷道 二层临东侧设有悬挑木制窗台,窗花及垂花柱雕刻精美,东外立面棂窗装饰讲究。巷道狭长,设置有多道梯形拱门,门楣上悬挂有石匾。 临东侧五帝巷设有一拱形石门,拱门门楣上悬挂有石匾,上书“居易轩”三字,这三个字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居易”这两个字为草书,大多数人认不出来;门楣上面的门罩雨棚已毁,仅剩两个石制对槔含口。 东侧小门 居易轩 石匾 居大不易,最早出自唐·张固的《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当大诗人顾况读到《赋得原上草送友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句,就立马笑容满面、和容悦色笑呵呵的说到“有如此好的诗句,在天下任何地方居住都是非常容易的,老夫刚才是和你开开玩笑而已。” 宋·尤哀《全唐诗话》卷二:“况睹姓名, 熟视曰: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唐代以后有多位文人都用“居大不易”之词自嘲,南丰及黎川古城均有“居易”门匾的发现。刘氏先祖,必定满腹经纶,才取了如此文雅、寓意深远的学堂名。 东侧 梯形山墙 外墙石刻 东侧临五帝巷山墙为梯形造型,呈U字形,山墙造型起伏叠嶂,形态优美。东侧外墙石刻有“刘东记墙于五帝巷自除滴水计,照墙至此计长丈三尺”、“光绪二十一年,刘东记造。。。”、“冬照墙自除滴水八寸计。。。”等字样;记有年代的题记在南丰古城存量比较少。 总体来说,学堂布局独特,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刘氏大夫第建筑群,有多个构筑元素为南丰所独有,学堂的建筑样式亦属于南丰少见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值得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