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以弗所古城遗址

孙建平游记

<p class="ql-block">  旅行,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一种生命的体验,当我们身处异国他乡,用摄影记录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独特的文化、热情的人们,让这次旅行印象深刻……快乐迷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作者</p> 以弗所位于地中海东部,是当时仅次于罗马的城市。作为当年罗马帝国在亚洲地区(亚细亚省)首府,享有“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大都会”之称,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几经沉浮,于15世纪衰落,再不复昔日辉煌。面积广阔的古城遗迹,保存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得以让我们一瞥旧日荣光。 在希腊语中,以弗所的意思是“英雄的妇女”:公元前900年左右,阿卡岛和阿梅斯岛爆发了战争,阿梅斯岛的男人们都被打死了,女人们在预言家指点下去了小亚细亚,在那里建成了一个小小的城市——以弗所,以后成为小亚细亚最辉煌最繁华的大都市,帝国的首都。公元前600年在以弗所建成了世界七大奇迹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公元前300年左右却被一个疯子一把大火烧毁了。一百年后以弗所又成为了最大的商业城,公元前100年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亚洲区首都,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大都会”。公元4年时,圣母玛利亚和施洗约翰来到以弗所,并在此度过了她最后的日子,以弗所从此成为基督教的重要中心。公元1000年左右,一场强烈的大地震毁掉了曾经辉煌的以弗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哈德良神庙。尽管岁月侵蚀,但那些巨大的柱子依然屹立不倒,仿佛是古代文明的守护者,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沿着大理石板铺成的道路缓缓前行,每一步都踏着千年历史。路旁,半埋在土中的大理石雕像,虽然残缺不全,却依然展现着细腻的美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目前的以弗所古城遗址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长约两公里,主要残留建筑有:石柱甬道、阿耳忒弥斯雕像、罗马皇帝多米申(Domitian)祭坛、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壁画、基督一性论学派领袖狄奥多西浮雕、哈德良皇帝庙、圣约翰教堂、塞尔丘克图书馆(图书馆墙上的壁龛曾藏有1.2万卷图书,正面的壁龛里从左到右排列着四个代表美德的雕像,分别是仁慈、思想、学识和智慧)、剧场、浴室等。 这座古城遗迹至今完好地保存着两条主要的街道,一条是当年通往港口的大道,一条是与它相连接的完全用大理石铺成的街道。道路两边和现代城市一样,建有市政厅、法院、哲学学府等机构,有图书馆、大剧场、神殿、教堂等公共建筑,有名人住宅和商贸市场、浴室甚至公共厕所等民众生活设施。 <p class="ql-block">  在主道一侧一个宽大房间里,大理石条板上刻出一个个规则的圆洞,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冲水厕所。石板下面是石头砌成的沟渠,2-3米深,有流动的水经常冲刷。据传说,当年的权贵们为避免接触冰凉的石板,在入厕之前,先让奴隶把石板坐热了以后,自己再去"享用"。这个排排座式的厕所共有几十个"座位",但是没有独立的隔间,互相可以聊天,看样子这也是一处不错的社交场所。</p> 残缺不全的大理石雕像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城市中心位置,是一座两层的大理石建筑,那就是能容纳12000卷典籍的塞尔苏斯图书馆,当时世界上第三大图书馆。为114年执政官提比略为了纪念父亲塞尔苏斯而建,塞尔苏斯的陵墓被埋在图书馆下面的地下室。图书馆的门面像一幢宫殿,门前共有16根大石柱,每根都有二个人合抱那么粗,石柱的上下有精美的雕刻。一层正面有四尊女性雕塑,据说是象征博学、智慧、美德、仁慈四位女神。它的宏伟和壮丽使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建筑本身就是充满古典气息的艺术杰作。巨大的石柱如同知识的守护者屹立不倒,精美的雕刻留着时光的痕迹。曾经支撑屋顶的柱子,依然显得庄严肃穆。长长的阅读廊和拱形的门廊在岁月的侵蚀下仍展现出对称之美,而那些空空如也的书架,像是在诉说着千年前的学术繁荣。墙壁上残存的壁画和浮雕,虽然色彩已经褪去,但细腻的线条依旧让人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图书馆建筑群落的宏伟与精致,让人不禁对那个知识盛明的时代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如今,这些曾经见证人类文明发展,记录人类智慧结晶的卷轴早已化为尘土,只留下这些石制的书架,静静地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p> 站在这片废墟上,心中充满感慨。这座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繁荣城市,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垣,但它的历史光辉与文化影响穿越了时间的长河,闪耀着令人敬畏的光芒。它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给我们以启迪和缅怀。穿行于以弗所遗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人类创造力和文明成就的深刻领悟。 图书馆有一条地道,地上刻着一个古老的路标:一个方块代表图书馆,一只脚朝向图书馆对面的妓院,那里雕刻着女人头像、一枚硬币和一颗心。方便一些男人去图书馆看书的时候,从地道迂回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在通道处,安放象征生殖与丰饶意象的多乳房希腊女神阿尔特弥斯神像。不过妓院是成年男子才能进的,标准就是妓院门口的脚印,想进去的人把脚伸出来比照一下,比脚印长的请入内,比脚印短的拒之门外。 走过一排排曾经的商业店铺,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人声鼎沸,商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穿梭其间的哲学家和诗人的低吟浅唱。现在,只有风吹过的声音,还有偶尔从远处传来的鸟鸣。孤独的野猫横卧在石柱上。石柱之间,仿佛还萦绕着古时市民的欢声笑语,哲学家的辩论声,还有诗人们的唱和。 沿着斜坡而上,穿过被岁月侵蚀的古老廊道,便来到了大剧院所在地。这座能容纳数万人的圆形剧场,曾是以弗所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无数戏剧的上演,承载了以弗所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站在剧场的中央,闭上眼睛,耳边似乎响起了当年舞台上戏剧的对白,看台上观众的掌声和欢笑。那些声音仿佛穿越时空,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于那个辉煌的时代。当然,这一切声音都已远去,只有风吹过空旷剧场的呼啸,让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已然失去往日热闹和喧嚣的这里,静静地矗立,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和文明的更迭。<br><br> <p class="ql-block">  遗址不远处是著名的阿尔特弥斯神庙,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以其非凡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意义而驰名。神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为了祭祀古希腊神话中的狩猎与野兽女神阿尔特弥斯而建造的。阿尔特弥斯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戴安娜,是宙斯和勒托的女儿,也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神庙的建筑风格壮丽辉煌,规模巨大,曾经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p> 如今,尽管神庙只剩下断壁残垣,但那些依然耸立的石柱和复原的神庙模型仍向世人展示着古代建筑师的天才与远见,让人不禁对这座失落的圣地肃然起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神秘。 穿行在这片古城遗址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这里,曾经是商业繁荣的港口,地中海地区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城市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旅行者。根据史料记载,以弗所鼎盛时,曾经生活着近30万人。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弗所逐渐走向没落,直至仅余这堆废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来自江西萍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