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鹤庆文庙,位于鹤庆县城西南隅鹤庆一中校园内,始建于元至正八年(1271),原址在玄化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崖,庙址移至今址。明正德二年(1507)、隆庆二年(1568)、万历年间(1572~1620)、天启年间(1621~1627)、崇祯五年(1632)多次维修扩建。淸康熙三年(1664)和二十五年(1686)、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光十一年(1813)又多次维修扩建,形成了庞大的文庙建筑群。明崇祯十二年(1639)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徐霞客旅行至鹤庆府城,看到了鹤庆文庙,称赞“文庙宏整,甲于滇中”。</p><p class="ql-block"> 1987年12月,鹤庆文庙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鹤庆文庙大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鹤庆文庙为南北向,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泮池、大成门、先师殿(大成殿)等建筑。以大成殿(先师殿)为中心,前有丹墀台、大成门、棂星门、泮池、礼门、义门、大照壁;后有启圣宫、明伦堂、尊经阁等。东西两侧有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兴贤坊、正谊斋、明道斋、教授室、训导室、讲堂、馔堂等,互相对称。庙内还有莲池、石山、采芹亭等,整个建筑群体布局严谨,雄伟庄严,是大理地区规模较大的文庙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先师殿),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建筑,体积巨大,飞檐舒展,气势恢宏。大成殿内空间高旷广阔,斗拱雕梁结构复杂,木柱粗壮高耸。尤其是殿内四棵主立柱,每棵三人合抱,高耸直达房顶,气势雄伟。大殿斗拱飞檐结构严谨,门窗瓦檐彩画精致,整座建筑显得气势磅礴、宏伟壮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及内部结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鹤庆一中的校园,在鹤庆文庙建筑群基础上扩建而成。大成殿(先师殿)就作为鹤庆一中的礼堂,大成殿四周的文庙建筑群,分别改造为教室、校舍、教学楼和图书馆。西边是体育场,有足球场、跑道、单双杆、跳高跳远等体育设施。校区西南角为“小西院”,是一座精致的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作为教师宿舍。小西院旁有篮球场、排球场、花园等活动场地,是一座广阔美丽的中学校园。</p><p class="ql-block"> 1972~1977年,笔者在鹤庆一中读初中和高中,我们的教室就在大成殿(先师殿)旁,与大成殿朝夕相伴。学校的开学、毕业典礼、报告会、文艺演出活动等都在大成殿举行。大成殿空闲时,我们同学相约,常常至殿内玩耍打闹,无不惊叹大成殿的雕梁画栋和恢宏气势。文革期间,鹤庆文物古迹大多惨遭破坏,大成殿因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作为鹤庆一中礼堂使用,故免遭破坏,幸运地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近年,鹤庆文庙又从鹤庆一中划出,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县园林局保护和管理,并逐步恢复了原有建筑群的格局和规模,文物古迹重放光彩、再度辉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鹤庆一中校园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鹤庆文庙</p><p class="ql-block">鹤庆文庙大成殿,气势恢弘翘飞檐。</p><p class="ql-block">中学五年日相伴,至今梦里常挂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鹤庆文庙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1、大理州文化体育局编:《大理州文物保护单位大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年。</p><p class="ql-block"> 2、梁波著:《鹤庆文庙建筑群简介》,鹤庆:广网视界,2019年。</p><p class="ql-block"> 3、百度搜索:有关鹤庆文庙的图片资料。</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