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巍峨的贺兰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昵称:顾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1614472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自拍十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部队后,没有给我们发领章、帽徽,也没有让我们近距离接触那翱翔天际的飞机。而是把我们这批新兵编成五个连,对我们进行一个月的集中训练。训练内容聚焦于两大方面:一是军人姿态的养成教育,二是国防意识的政治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养成教育,涵盖了一系列基础而严格的训练科目:从立正、稍息、齐步走的规范动作,到礼节礼貌的细致要求;从站岗放哨的职责担当,到紧急集合的迅速反应(要求在黑暗中,三分钟内穿好衣物、打好背包、整齐列队);从体能训练的强化提升,到个人物品的携带管理;更有急行军5-10公里的耐力考验。每一步训练,都在为我们铸就坚实的军人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政治教育则侧重于思想引领,内容涵盖路线教育、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等多个维度。每周,我们都会聆听1-2次政治课,深刻领悟雷锋精神,坚定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信念,培养无私奉献、诚实正直的思想品质和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个连的连长,是来自唐山的刘凤和。他性格和蔼,笑容可掬,行事严谨,训练中一丝不苟。当时,他担任140团司令部作训参谋,79年调141团司令部任参谋长,我也成了司令部的参谋,这段缘分仿佛是命运特别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个连的新兵,主要来自江苏省与河南省的四个地区——江苏的苏州、淮安,河南的新郑、兰考。而我们的班长,则是从老连队中精心挑选出的军体素质过硬、政治觉悟高的老兵。在日常训练与生活中,他们既是严格的管理者,又是训练中的教练,用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引领我们一步步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训练初期,大家热情高涨,斗志昂扬。队列训练中,“一、二、三、四,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口号声,如洪钟般响彻云霄。然而,几天下来,挑战接踵而至。一是气候的不适应。银川的气候干燥异常,晚上洗好的衣物,晾在家中第二天便能干透。夜里常需起身饮水,否则便口干舌燥,早晨起床后还时常流鼻血,让人苦不堪言。来自淮安县盐河乡的黄皓军,几乎天天流鼻血,每天洗脸时,脸盆里的水都被染得通红,那刺眼的红色,仿佛是他对这片陌生土地最初的不适印记。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饮食的不习惯。银川地区以面食、谷子、玉米为主食,一星期才能吃上一顿米饭。我们实行分餐制,每人一只碗、一个盘子、一双筷子。主食自己打,吃饭时新兵们常争抢食物,吃米饭时江苏人抢米饭,吃面条时河南人抢面条。这略显混乱的场景,成了训练之余的一道独特风景。菜肴则由炊事班长分配,蔬菜种类单调,天天都是土豆、包菜、大萝卜,猪肉、鸡蛋更是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是体力不支。尤其是跑步或急行军时,背着被包、皮大衣,穿着大头鞋,几公里跑下来,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只想躺在地上休息。但带队的连长刘凤和却不允许,他会威严地喊道:“瞧你这个熊样,起来!同志们,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为了战时少流血,你们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那坚定而又充满力量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不得不咬紧牙关,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是训练的厌倦感。每天都是相同的科目,重复的动作,做不好还要被班长训斥,有时甚至会受到一点体罚。尽管刘连长三令五申,要求对新战士带教要细心、耐心,要讲阶级兄弟感情,不准体罚新战士。但有些老班长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忍不住违纪了。五班的一个新战士,立正时两个脚后跟总是对不齐,被老班长踢了一脚,脚骨拐都踢肿了。我们班的陈班长有时也会对我们搞点小“惩罚”。新战士柳根须,在队列训练单兵动作时,班长喊齐步走,他总是左脚左手一起出,那笨拙而又滑稽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陈班长严肃地说:“笑什么,有什么可笑的,再笑你就出列与他一起做。”他再做错,我们也不敢笑了。上午他有所进步,但到了下午,轮到他做单兵动作时,他又做错了。我忍不住笑了出来,陈班长大声喊道:“顾峰!”我回答:“到!”陈班长说:“出列!从现在开始你陪柳根须一起练,什么时候练对了、练好了,什么时候下操。”其他人练两个小时就能休息、自由活动了,而我们俩还得继续操练。在那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磨砺着自己的意志。想知道我们的小操何时结束?且待后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作品来自《我的军旅生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