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595535</p> <p class="ql-block">7月9日下午,我们从日内瓦出发,乘坐大巴抵达法国霞慕尼。这座小镇坐落于欧洲最高峰勃朗峰的脚下,不仅是国际知名的滑雪、登山与户外运动的胜地,更是1924年首届冬奥会的举办地。我们入住的EDEN乡村酒店,背靠巍峨的阿尔卑斯雪山,周边鲜花盛开,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的阳台上,便能将阿尔卑斯山著名的南针峰的雄姿尽收眼底,其峰顶白雪皑皑,山脚下却青翠连绵,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小桥流水,花团锦簇,映衬着巍峨的勃朗雪峰,构成了霞慕尼最经典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小镇中心矗立着一座纪念雕像,是为纪念1786年人类首次成功登顶勃朗峰的两位先驱者—当地的向导雅克·巴尔玛与医生兼植物学家米歇尔·加布里埃尔·帕卡德。雕像中,巴尔玛头戴帽子,身披登山绳索,手指勃朗峰方向;帕卡德则身着登山装备,目光坚毅,注视着勃朗峰。正是他们的勇敢与坚持,开启了现代登山运动的新纪元,霞慕尼也因此成为世界登山运动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镇上另一座雕像则是纪念瑞士科学家索修尔,这位地质学家、物理学家与植物学家曾悬赏鼓励人们挑战勃朗峰,最终促成了1786年那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登顶壮举,为现代登山运动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镇上唯一的天主教堂背靠巍峨雪山,高高的尖顶直指蓝天,孤独静谧却充满宗教神圣。</p> <p class="ql-block">10日上午,我们从霞慕尼出发,搭乘8:30最早一班厢式缆车前往海拔1894米的弗莱热尔站。从缆车窗俯瞰,霞慕尼小镇尽收眼底,远处南针峰与勃朗峰巍然矗立,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在弗莱热尔站稍作停留后,我们换乘开放式座椅缆车继续上行,抵达海拔2396米的索道站。</p> <p class="ql-block">站在索道站的高处,极目远眺,四周雪山环绕,连绵不绝,仿佛置身于云端仙境。</p> <p class="ql-block">坐在悬崖边上,脚下的霞慕尼小镇清晰可见,背后的勃朗峰巍峨耸立,留下了这张精美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从索道站徒步到白湖(海拔2352米),是霞慕尼最经典的徒步路线,虽然海拔高度起伏不大,但道路崎岖,需小心前行。</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们遇见两位景区工作人员,他们负责维护登山道的安全。得知我们来自中国,热情地与我们交谈,并欣然合影留念,言语间流露出对霞慕尼的热爱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朝着白湖方向坚定前行,每一步都带来挑战,但也充满了期待与憧憬。</p> <p class="ql-block">途中不时有背着背包、手持登山杖的外国登山者从我们身边超过,他们步履稳健,神情专注,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尽管有些路段比较险峻,需小心翼翼地攀爬,但沿途风景绝美,令人心旷神怡,也忘却了登山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身材健硕、古铜肤色的外国姑娘,她们步履轻盈,充满活力,展现出阿尔卑斯山孕育出的坚韧与豪放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抵达了位于阿尔卑斯山上的白湖。白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抱,宛如一颗镶嵌在雪山之间的蓝宝石。</p> <p class="ql-block">白湖的湖水呈现出迷人的绿松石色,倒映着四周的雪峰,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在白湖短暂休息、野餐过后,我们将沿着山路下行至弗莱热尔索道站,全程约需两小时。常言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途中多为碎石路面,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滑倒。尽管如此,这段下山之路沿线的壮丽景色却令人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远处,欧洲最高峰勃朗峰巍然矗立,气势磅礴,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靠在悬崖边上,留下了这幅终身难忘的照片。从照片上看,勃朗峰雄奇伟岸,气壮山河,仿佛就在我们身后,实则与之隔着宽阔的深谷,遥遥相望。</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们还经过了著名的切舍里湖。湖面如镜,清晰倒映着四周的雪峰,形成“山湖镜像”的奇观,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湖水的颜色随光线变幻,从浅绿渐变为深碧,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美得令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我们还看到有的外国夫妻带着年幼的孩子一同登山。照片右侧的这对夫妇,带着两个约六七岁的孩子,一路上孩子都坚持自己行走,展现出惊人的毅力与独立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还有父母牵着更年幼的孩子在碎石路上走,实在走不动了才背在背上。这种从小就培养孩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教育理念,令人深思,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p> <p class="ql-block">下午回到镇上,傍晚时分,站在酒店院内遥望夕阳下的雪山美景。</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夕阳洒在雪山上,形成“日照金山”的壮丽景象,仿佛大自然献上的最绚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远方,海拔3842米的南针峰巍然屹立,轮廓分明,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海拔4805米的勃朗峰,在夕阳映照下显得巍峨壮观,神圣又庄严,仿佛在向我们告别,似乎又在邀请我们再次相聚。</p> <p class="ql-block">7月11日下午,我们乘大巴前往意大利的库马约尔,继续我们的环阿尔卑斯之旅。望着渐渐远去的勃朗雪峰,回想昨天的登山过程,不禁感概:我俩都已年近古稀,还能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徒步攀爬四个多小时,说明体力精气尚可,甚感欣慰;其实人生就如登山,年轻时努力工作、奋勇攀登,但还要安全下山,才是善始善终、圆满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