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美篇J1GUO</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74763997</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永定河最古老的桥梁,始建于金代的1189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七.七”事变在这里发生,全民族的抗战从这里开始!它见证了历史的苍桑,经受了战火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来卢沟桥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来这里传承红色基因,以史为鉴,不忘国耻,深切缅怀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我再次来这里参观,传承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在缓缓飘动,炽热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永定河面;卢沟桥两边无数的石狮,神态各异、威风凛凛,炯炯有神的大眼,日夜凝视着卢沟桥,是名副其实的大桥守护神;宽阔而又悠长的桥面,是用一块块巨石铺设,略显高低不平!在桥头路面中间,一本巨大的翻开的石书安置在这里,我走过去仔细观看:原来这本翻开的石书,是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而特意设立的。主要与1937年的“七七”事变相关。那场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石书刻有“七七”事变简介,提醒人们勿忘国耻,铭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忘在抗战中牺牲的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育后代珍爱和平!</p> <p class="ql-block"> 这尊石碑上“卢沟晓月”四字,是清朝乾隆皇帝亲笔题写,是燕京八景之一。I75I年夏天,乾隆皇帝来卢沟桥巡视,看到景色如此美丽,随提御笔,题写“卢沟晓月”,至今已有274年 。这 尊石碑,它就象一位时光老人,静静地立于桥东头北侧,见证了“七七事变”全过程!看到了日本人的狰狞面目,看到了中国军队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与日寇作殊死战斗的场景! </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历经八百年风雨,任凭漫长岁月的流逝,经受了战火硝烟的摧残,就如同中华民族经受了一次次战争的洗礼,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那样,给人以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卢沟桥所折射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绝唱,成为中国人民的脊梁!是一座永不坍塌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中国在卢沟桥事变后,坚持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的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卢沟桥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主要标志,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 宛平城是华北重要军事要地,日寇早就垂涎三尺,想夺取宛平城!I937年7月7日夜,故意制造事端,7月8日凌晨5点,日寇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图为日寇攻城部队炮击宛平城)</p> <p class="ql-block"> 驻守在卢沟桥附近的日军,以一名日军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我守城部队29军的严词拒绝,悍然炮轰宛平城。我守城军民奋力反击!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大幕就此拉开!鲜血染红了宛平城! </p><p class="ql-block"> 日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密集的炮弹落入城中,我军民同仇敌忾,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死守宛平城。守城部队二十九军将士呐喊着“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军长宋哲元下令:固守宛平,与城共存亡!师长冯治安亲临前线指挥!他们用最简陋的武器,对抗装备精良的日军。</p> <p class="ql-block"> 在古老的宛平城墙上,日寇攻城遗留下的枪眼仍清晣可见!这一个个弹孔,是侵略者铁蹄践踏的直接印记,仿佛能看到当年前辈们用血肉之躯守城的身影,这些枪眼是抵御外侮的见证!枪眼周围的每一块砖石,都是民族记忆的刻度,提醒我们:和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也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才能让这样的屈辱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 最后苑平城失守,中国军队杀出城门,冲向卢沟桥。面对日军的坦克、机枪和大炮,中国军队毫不愄惧,发出了“誓与卢沟桥共存亡”的警言,用大刀、步枪与敌人血战!</p> <p class="ql-block"> 二十九军将土在卢沟桥上与日军血战!一名连长身先士卒,腿部被子弹击中,鲜血直流,顾不得包扎,仍坚持指挥,直至牺牲,用生命践行了“守土有责”的誓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的石板,也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怒火!宛平城的市民为中国军队送饭送水,运送弹药,许多大学生拿起武器直接参战!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竖起了与敌人血战到底心决心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 八十八年过去,卢沟桥还是那么壮观,桥上的石狮如数存在,它们依然凝视着日夜奔流的永定河水。每当游人来到这里,这些历史的亲历者仿佛要诉说那一幕幕悲壮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它们见过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也见过欢呼胜利时的红旗招展;它们见过市民为军队送饭送水的身影,也见过爱国学生弃笔从戎的感人一幕。它们还看到了海外侨胞为抗战捐款捐物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全民族的觉醒,才使得卢沟桥燃起的烽火越烧越旺,焠炼出中华民族坚韧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光阴荏苒,卢沟桥已成为铭记历史不忘耻辱的纪念碑,教育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加强国防建设,确保红色江山传万代!</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卢沟桥永定河畔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孙纪国</p><p class="ql-block">图片、资料:自拍、网络</p><p class="ql-block">完稿时间:2025年8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