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博物馆建于北宋,距今900年了,是中国创建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博物馆。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有四骏藏于碑林。只是2024.10.我们去的时候碑林博物馆正在修整中,绝大多数的名碑都没有展出,有遗憾也有好处,给我们再去留下了借口。</p><p class="ql-block">碑林博物馆2025.5.已经重新全面开放展出了。</p> <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的前身是孔庙,现在孔庙是碑林博物馆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碑林“泮池”最早建于元代,后几经修葺。在古代礼制中,天子之学叫辟雍,诸侯之学叫泮宫,泮宫东南和西南方向有水池,形如半壁,故称泮池。泮池上有桥,叫泮水桥,为古时学宫之桥。</p> <p class="ql-block">华表和碑亭</p><p class="ql-block">棂星门内道路的两旁各立有两个八棱形的“华表”,明清所建。</p><p class="ql-block">甬道两侧建有六座碑亭,东西各三座,碑亭建于清朝各代,因康熙、乾隆等朝都曾出动大军,与西北地区的分裂割据势力作战,每平定一处,皇帝就御笔亲书庆功碑一座,竖立在这里。</p><p class="ql-block">由于是皇帝的御碑,所以按等级规定,每个碑都加盖碑亭。这些亭子在两侧是对称的,惟前院有一单例,原因是建到这里时,清王朝衰败了,再也没有竖碑和建亭的机会了。</p> <p class="ql-block">景云钟,存世最大的唐代6吨青铜钟。钟身为各类走兽纹饰,如飞天、走狮、祥鹤、腾龙、朱雀等。钟的顶端蹲着一只蜷缩着身子的神兽--蒲牢。在民间传说中,蒲牢为龙生九子之一,喜欢音律,善长嘶鸣且声音洪亮,但他有个弱点,非常害怕鲸鱼,一见鲸鱼就会大叫不停。所以人们把敲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这样每次敲钟,钟声就格外嘹亮。据说我们现在每年春晚辞旧迎新的钟声便来自景云钟。</p> <p class="ql-block">唐中宗李旦为景云钟亲自撰写了铭文,共292字,刻于钟的正面。铭文宣扬了道教教义,阐述了景云钟的来历、景云钟的铸造经过及对景云钟的赞扬。这是中宗皇帝李旦存世极少的珍贵书迹,是罕见的帝王真手迹,凸显了景云钟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大夏石马,国家级文物。为公元424年赫连氏大夏国的遗物 。它继承了中国汉代石刻艺术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的特点,代表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晋十六国时期</span>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相传该石马是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占领长安时所雕刻。</p> <p class="ql-block">石台孝经碑,国宝级文物,碑林博物馆最古老的石碑,碑林博物馆建馆时,它就在这里了。该碑由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书,太子李亨(唐肃宗)隶书题额 ,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 年)。碑身下的石兽是赑屃,传说中它喜好负重,常作为碑座装饰。石台孝经碑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兰亭序碑》为后世摹刻或集字碑,非王羲之真迹,但保留了原作的书法风格与文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平安富贵图》碑刻为慈禧太后御笔作品,碑上有其“御笔之宝”印鉴。她所绘“平安富贵”中的图像都是寓意吉庆的象征符号。</p> <p class="ql-block">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世界考古发现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p><p class="ql-block">中国古称东罗马帝国为“大秦”,称最初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为“景教”。碑文记述了当时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见证物,且具有唯一性,是研究中国古代基督教早期传播必不可少的考据文献,被誉为“中国基督教之昆仑”,也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文化艺术交流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这个碑实物我们没有看见,看见的是图片介绍。</p> <p class="ql-block">西安不只有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还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西安城墙。</p> <p class="ql-block">建于明代的城墙,是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现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与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敌台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俗称南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称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永宁门箭楼在西安保卫战中被毁,于2013年在原址上重建。</p> <p class="ql-block">城墙在内侧是雨墙,比较矮,防止士兵坠落的;外侧是垛墙,比较高,有2米左右,垛墙上开有垛口,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设施。可以瞭望以观察敌情;还能用于弓箭或器械攻击城下敌人。 西安城墙共有约5858个垛口。</p><p class="ql-block">此图是外侧的垛墙</p> <p class="ql-block">此图是内侧的雨墙</p> <p class="ql-block">位于城墙外侧的敌台和建在敌台上的敌楼</p> <p class="ql-block">城内的商店林立,国泰民安,一片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城墙已没有了军事防御的作用,俨然是老百姓休闲的地方,是了解历史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2024.10.23~24.</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于2025.8.7.</p><p class="ql-block">感谢到访</p><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清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