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八站:南越王博物院</p><p class="ql-block">踏入南越王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岭南历史之旅。这里,是南越国历史文化的宝藏之地,也是探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窗口 。</p> <p class="ql-block">🏺岁月失语,博物留声~岭南地区首座遗址类博物馆,透过在南越文王墓发掘出的精美文物,感受穿越千年的岭南遗韵。</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走进王墓展区,宛如走进了南越文王赵眜的地下宫殿。这里完整展示着中国汉代唯一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那精致的玉片、细密的丝线,无不展现出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文帝行玺”龙钮金印,金光闪耀,它是南越国独立政权地位的有力印证。还有那错金铭文铜虎节,蹲踞状的老虎姿态生动威猛,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威严与荣耀 。</p> <p class="ql-block">此外,众多的玉器、兵器、乐器等出土文物,如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玉角杯等,让人目不暇接,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多元文化融合与繁荣 。</p> <p class="ql-block">来到王宫展区,南越国宫署遗址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曲流石渠遗迹,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好的秦汉王家宫苑实例,潺潺流水仿佛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诉说着当年南越王御花园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基本陈列,通过南越宫苑馆、南汉宫殿馆、陈列楼以及古代水井馆四部分展陈内容,结合原址保护展示的考古遗迹,生动地展现了从南越国至民国时期广州作为岭南中心的城市变迁历史脉络 。</p> <p class="ql-block">南越王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展示场所,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它用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处处历史遗迹,向世人展示着岭南文化两千余年的深厚底蕴,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 。</p> <p class="ql-block">第九站:大佛寺</p><p class="ql-block">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中央,隐匿着一座千年古刹——大佛寺,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与文化的光芒 。</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历史底蕴深厚,见证了诸多重要事件 。清代五世班禅曾在此举办法会;雍正帝下旨整顿广东佛教;林则徐设禁烟总局于此;孙中山题写“阐扬三密”保护寺产;周恩来在此举办革命训练班。</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大佛寺,不仅是佛教胜地,也是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 。寺内设有禅堂、图书馆、素食馆等现代化设施,每日前来礼佛、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当夜幕降临,灯光亮起,大佛寺金碧辉煌,与周围的现代都市景观相互映衬,美轮美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成为广州独特的夜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陈家祠</p> <p class="ql-block">在广州的繁华闹市中,有一处宛如明珠般闪耀的历史文化瑰宝——陈家祠,它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是岭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筹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是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因供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 。</p> <p class="ql-block">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三雕、二塑、一铸、一画”为代表的“岭南七绝”工艺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木雕遍布屏门、斗拱等,数量多、规模大、雕工精细;砖雕层次分明,《梁山聚义》等作品人物神态各异;石雕多采用上等花岗岩,用于台基等部位;陶塑脊饰釉色明丽,多为历史故事;灰塑是珠三角特有的装饰艺术,具实用性与装饰性;铜铁柱体现中西合璧;彩绘门神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p> <p class="ql-block">作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万多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涵盖了石湾陶、广彩瓷、象牙雕刻等多种技艺载体,是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之一 。</p> <p class="ql-block">📍 邂逅陈家祠,等于遇见一场岭南建筑美学盛宴,木雕、砖雕、陶塑...步步皆景,惊叹连连。</p> <p class="ql-block">📍从来没见过这么让人震撼的屋顶[鼓掌]抬头一看,全是神仙——真的被陈家祠屋脊上精美的建筑装饰惊到了[哇],这些脊饰俗称“石海瓦脊”。</p> <p class="ql-block">雕梁画栋,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中堂的脊饰,构图宏伟,色彩明朗,既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也有吉祥图案、山水楼阁等。远观时立体感强烈、近观时细节纤毫毕现,让人完全挪不开步、移不开眼🤩</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虽已失去祭祀功能,但仍是陈氏族人溯本寻根的落脚点,蕴含着深厚的祠堂文化,体现了宗族联系与文化传承,其建筑艺术与保护模式对其他祠堂有重要借鉴意义 。</p> <p class="ql-block">📍岭南建筑的璀璨明珠~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探寻每一寸砖石故事,于超美精致屋檐下触摸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沙面岛</p><p class="ql-block">在广州珠江白鹅潭畔,藏着一座时光雕琢的“露天建筑博物馆”——沙面岛。</p> <p class="ql-block">这片仅0.3平方公里的沙洲,曾是清末民初的通商要地,如今仍静静躺着数十栋欧陆风情建筑,一砖一瓦都浸透着中西交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在沙面的石板路上,仿佛踏入一场跨越世纪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哥特式的尖顶、巴洛克的浮雕、券廊式的拱窗在阳光下发着温润的光,曾是领事馆、洋行、教堂的楼宇,如今化作咖啡馆、艺术馆、纪念馆,玻璃橱窗里的文创与墙面上的斑驳砖缝相映,老时光与新生活在此温柔相拥。</p> <p class="ql-block">沿江的榕树垂着长须,遮出一片浓荫,坐在这里看珠江潮起潮落,听粤剧私语混着西式乐曲的片段,恍惚间能看见百年前商贾往来的喧嚣,也能触到当下旅人驻足拍照的闲逸。</p> <p class="ql-block">沙面的美,从不是冰冷的建筑陈列,而是烟火气里的历史回响——红砖墙爬满三角梅,老水塔守着新故事,每一块石板都记得:</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渡口,如今成了广州人偷闲的角落,更是时光馈赠给城市的一首慢诗。</p> <p class="ql-block">来沙面吧,不必追赶行程,只需慢慢走。看晨光漫过露德圣母堂的尖顶,看夕阳为汇丰银行旧址的廊柱镀上金边,</p> <p class="ql-block">让脚步与百年前的屐声重叠,在一杯咖啡的香气里,读懂这座岛藏了百年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永庆坊</p><p class="ql-block">在广州老城西关的褶皱里,永庆坊藏着一座“活着的岭南记忆馆”。青石板路牵着镬耳山墙,趟栊门后飘出粤剧的水袖,转角却撞进玻璃幕墙的咖啡馆——这里,是老广州的肌理与新世代的心跳,撞出了最鲜活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我知我喜乐,纵情跋涉。俩人逛地球👭,脚已废掉过无数次👻据说每个热爱city walk的人,都是65岁遛弯的主力军。🤓</p> <p class="ql-block">走在恩宁路上,骑楼的廊柱还留着百年前的磨痕,满洲窗的琉璃把阳光筛成七彩的碎金。李小龙祖居的青砖墙上,功夫剪影与骑楼的女儿墙相映;銮舆堂的粤剧戏服在灯光下流转,咿呀唱腔从雕花窗棂漫出来,混着隔壁冰室的红豆沙甜香。</p> <p class="ql-block">那些被时光磨旧的老房子,没被“推倒重来”的粗暴惊扰,反而在修旧如旧的巧思里醒了过来:灰塑师傅在屋脊补全一朵残荷,木工匠人将断了的趟栊门轴换得严丝合缝,而后,新锐设计师搬进来,在青砖墙上开一扇落地窗,让老瓦当与新绿植共居一室。</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热闹从不刻意。白发阿婆搬个小马扎坐在巷口,看年轻人举着相机拍老墙;穿汉服的姑娘倚着骑楼柱拍照,身后是“网红”面包店飘出的黄油香;</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永庆码头,珠江风拂过,能听见粤剧私伙局的弦索,也能听见街头歌手唱着粤语新歌。</p> <p class="ql-block">它不像别处的“复古街区”那样刻意摆拍,而是真的有人生活:老字号的竹升面店还在凌晨揉面,老药铺的铜捣药罐仍在午后发出闷响,只是隔壁多了家手作皮具店,用老广州的慢,做着年轻人喜欢的巧。</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的妙,在于它没把历史做成标本。当你抚摸着斑驳的砖缝,能摸到西关大屋的体温;当你捧着一杯特调“荔枝冰美式”,又能尝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清爽。这里不是“过去的复制品”,而是老广州生长出的新模样——就像那棵在骑楼间扎根的老榕树,气根垂落扎进新土,枝叶却仍向着天空舒展。</p> <p class="ql-block">来永庆坊吧,不必赶时间。在老巷子里找块石阶坐下,看阳光从骑楼的拱券漏下来,听街坊用粤语打招呼,你会明白:所谓乡愁,从不是封存的旧时光,而是像这里一样,让过去与现在,温柔共生。</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站:广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八桂大地的首府南宁,有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殿堂——广西博物馆,它犹如一部立体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品味 。</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现有藏品近10万件(套),其中不乏一级文物148件(套)等珍贵文物 。从旧石器时代的手斧,到先秦时期的大石铲、人面纹羊角钮铜钟,再到汉代的翔鹭纹铜鼓、羽纹铜凤灯等,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见证了广西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