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蓝天幸福心理儿童心灵成长训练营第12期第八课以“强化专注、自控、沟通三力齐进”为核心目标,通过“专注吃水果”“投入看卡牌”“合作制作沙盘”三项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能力、收获成长,活动成效显著,细节处尽显心灵培育的温度与深度。</p><p class="ql-block"> 一、专注吃水果:以正念锚定当下,在感知中涵养自控与感恩</p><p class="ql-block"> “专注吃水果”环节通过调动多感官体验,将正念理念自然融入日常行为。活动中,孩子们依次完成触摸果皮纹理、观察色泽变化、嗅闻自然清香、细品果肉滋味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单纯的“吃”延伸至对事物本源的感恩:感恩栽培者的辛勤劳作、卖水果者的奔波传递,更感恩大地滋养、阳光照耀、宇宙馈赠的自然力量。</p><p class="ql-block"> 面对“边吃边说”的本能冲动,老师运用阳性强化法,以鼓励性指导语引导孩子们专注当下。令人欣慰的是,所有孩子均成功克服干扰,全程保持安静专注。分享环节中,孩子们的表达丰富而细腻:“果肉先软后硬,像在嘴里变魔术”“酸酸甜甜的味道,藏着夏天的感觉”“咬出的形状像月牙,真有趣”。这些精准的感受描述,正是深度专注与充分体验的直接体现,既强化了专注力,也让自控力在实践中得到巩固。</p><p class="ql-block"> 二、投入看卡牌:以敬畏连接想象,在观察中深化专注与表达</p><p class="ql-block"> “投入看卡牌”环节延续了训练营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孩子们自觉践行“洗手后取牌”的规则,这份无需提醒的敬畏心,恰是长期心灵培育的珍贵成果。拿到卡牌后,孩子们专注审视,对卡牌的颜色、形状、图形及符号描述精准流畅,展现出极强的观察力与专注力。</p><p class="ql-block"> 其中,恒恒与迪迪的分享尤为亮眼。恒恒由卡牌联想到暑假与家人同游山东的欢乐场景,迪迪则回忆起校园里与同学相处的趣味故事。孩子们将卡牌元素与生活经验自然联结,不仅深化了对事物的理解,更在表达中锻炼了逻辑与沟通能力,让专注的价值从“看见”延伸至“联结”。</p><p class="ql-block"> 三、合作制作沙盘:以协作凝聚力量,在互动中强化沟通与包容</p><p class="ql-block"> “合作制作沙盘”环节聚焦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培养。活动伊始,孩子们通过公平竞争选出组长航航,航航既积极承担组织职责,又能坦然接受组员监督与老师的严格指导,展现出良好的责任意识与适应能力。在组长的协调下,每位“沙友”都充分发挥创意,完成了各自负责的沙盘一角,最终共同呈现出作品——《美丽与战争并存的世界》,名字由迪迪提议并获全员赞同,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凝聚。</p><p class="ql-block"> 此环节中,孩子们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浩浩突破以往“独自玩卡牌”的状态,主动加入沙盘制作团队,迈出了融入集体的关键一步;诺诺最初因“担心他人占用自己地盘”而心生抵触,在老师引导下逐渐放下戒备,展现出包容心,允许沙友在自己负责区域摆放沙具;迪迪则延续了一贯的安静特质,主动承担清理沙子的任务,用行动践行责任。这些细节既彰显了个体的进步,更凸显了团队沟通中的理解与协作。</p><p class="ql-block"> 四、成长亮点:在互动中突破自我,于细节中见证心灵力量</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成长亮点远不止于活动环节本身。麒麒在吃水果环节全程保持专注与自律,为同伴树立了良好榜样;恒恒与航航就此前的小冲突进行了正面沟通,成功化解矛盾;航航与浩浩也主动厘清了看似复杂的误会,展现出解决问题的担当。</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专业引导。从包容接纳孩子的情绪波动,到允许试错空间,再到适时干预引导,老师的系列操作形成了温暖而有力的支持系统,这正是心灵成长训练营的核心力量——以尊重为前提,以引导为方法,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然成长。</p><p class="ql-block"> 综上,第八课通过精准设计的活动与细致入微的引导,使孩子们的专注力、自控力、沟通力得到全面强化。从个体的自我突破到团队的协作共赢,从行为习惯的固化到心灵力量的生长,孩子们在每一个环节都收获满满,为后续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