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散翁/文  <b>【按语】1996年——2006年,作者的人生扁舟又从商业大潮驶入文化瀚海。直接与马家窑文化结缘,探寻中华文明源头,并以世界视野洞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以中华民族情怀关注社会发展与文明变迁。我沿着马家窑彩陶的神秘纹饰,慢慢走进远古天地,走向世界彩陶文化髙地。这时候五湖散翁才发现马家窑文化原来也是形成中华文明最原始的重要根系</b>。         甘肃、青海、宁夏这一带是马家窑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区,地下彩陶的存量非常巨大。这一地区的马家窑先民们在距今五千八百年到四千年的一千八百多年漫长的岁月中,通过六十多代以古羌人为主体的马家窑先民的繁衍生息,他们在墓葬活动中以极其虔诚和敬畏的情感把无数彩陶埋到了地下,其<br>数量之巨大,造型之精美,纹饰内涵之丰富,是其他任何地区的任何一种彩陶文化都不可比拟的。正是这种墓葬风俗就形成了马家窑文化无比辉煌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色,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间。<br><br>       由于地下彩陶藏量非常巨大,在这广阔的马家窑文化分布区内,在农业学大寨,大搞平田整地过程中,农民时不时就会发现彩陶;有时在自家院落或住室地下挖掘存放马铃薯的地窖时发现彩陶;有时在建造房屋中发现彩陶。这种无意间偶然挖到的彩陶,有时是一两个,有时是十多个,有时甚至多达几十个。可惜在那时候,人们根本不懂它的价值,更谈不上什么有没有保护意识。对突然从地下出现的彩陶,在一段时间中,无论有多精美,往往一律当做地下的鬼罐,当做不祥之物,全部<br>被砸碎。据有些年纪大的农民说,他们就干过砸碎彩陶的事情。<br><br>     当然也有挖出彩陶不砸毁的,比如文革后期,上世纪八十年代,青海相关单位接到回家探亲军人的报告信息,在平田整地中,军人发现很多彩陶遭到损坏,这个报告引起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于是一场抢救性的彩陶文物的大规模挖掘工作在相关区域展开。1974年的7月中旬,柳湾墓地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考古队在这里共发掘墓葬1730多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文物就有17000多件。这1730座墓葬包容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种文化类型,属于新石器时代,这4种文化类型延续时间长达1500年之久。这次大规模抢救性挖掘工作中得到的17000多件彩陶完美无缺的保存在后来建成的柳湾博物馆中。<br><br>      农民个人在自家地里发现的彩陶,也有完好保存下来的。我的一个表弟,家在临洮县潘家集公社,从小我们之间关系就很好。有一年的中秋节,我和表弟一起去他家探望我的姑母(他的母亲),他顺路带我到他的姑夫家去看彩陶。那时我已经大学毕业,分配到定西地区电影院做美工了。一进门我就看到他姑夫家装粮食的柜上放着一个满身花纹的大彩陶,一看见就打心眼里喜欢。那是他姑夫从自家自留地里挖出来的,既弄不清楚是什么东西,又舍不得打碎,就拿回家清洗干净装清油。他姑夫知道我是搞美术工作的,又看我很爱这个彩陶,就答应把彩陶送给我。这使我非常高兴,便立即答应給他买几个装清油的大瓷缸。但是他有肝病,需要注射B12,当时他们干脆买不上,请我帮他买一下。我就立即答应了他,高高兴兴的把彩陶抱回家中来。说也神奇,正是这个彩陶,却把我引进了收藏和研究彩陶的文化之路上。<br><br>       我把彩陶抱回家不久,就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叶浅予先生平反出狱,恢复工作。那是1979年的事,这个消息使我非常激动,因为叶浅予先生是我的忘年交,是我走上绘画艺术人生事业的贵人和导师。我在十三岁时(57年)得了《中国少年报》组织的全国少年儿童绘画竞赛一等奖,叶浅予先生就是评委会主任。他既是大画家又是教育家,从爱护和培养青年的角度出发,亲自给我来信指导鼓励我如何作画做人。从那时候起我们之间的书信一直没有断过,我请教什么问题,他都会给予亲切教导,他成了我人生中最有影响的导师和忘年交。<br><br>       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的那场文化大革命,让叶老成为反动学术权威,揪出来挨批斗,之后入狱。那时候,我和叶老联系密切,于是我也受到牵连,当地红卫兵来抄家,把叶老写给我的所有书信都拿走了,这使我非常的痛心和难受。<br><br>     看到叶老出狱平反的消息,我非常高兴,立即写信向他祝贺,并简单谈了他的书信全被红卫兵抄家拿走的事情,希望能收藏一张叶老的画作为纪念。没有想到,叶老非常在意,不久就收到了他从北京寄来的信,信封中同时寄来了一张甘南藏女舞蹈图,画的十分简洁生动,我非常喜爱。无以报答他的赠画之情,便写信问叶老:“我有个大彩陶,你喜欢吗?”叶老说他很喜欢。于是我高高兴兴地准备把彩陶邮寄到北京去。但万万没想到,我从大立柜上抱下彩陶时,竟因为凳子不稳,将我摔下来,彩陶也被摔碎了。为了实现向叶老赠送彩陶的愿望和承诺,我就开始到处找彩陶。但是那时侯没有市场,连普通的农贸集市有时也被取消,更何谈古玩市场,哪里能找到彩陶呢?正是苦苦寻找彩陶之旅,却把我引导到高度关注彩陶并孜孜不倦寻找彩陶的这种追求之路上来了,无意中却为我以后研究彩陶打开了心灵之路。这使我感到,世上的很多事情都在默默中有一种定数在引导。<br><br>       给叶老送彩陶的心愿还没有完成,我却因单位解散而下海经商,被当作投机倒把分子关进了监狱。到四年监狱坐过之后出来再创业,我却担任了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成为专门研究彩陶并积极收藏彩陶的人。有了彩陶我就可以送給叶老了,但这时候叶老却逝世了。这样的阴差阳错,竟成为我一个天大的遗憾。为了完成赠陶这项心愿,以解除心头的遗憾,我于2017年专门把两个马家窑彩陶送到江苏桐庐,由他侄子接收,放到为他建立的纪念馆中。我希望叶老在天之灵能看到它,能抚摸到它,感受到我的一片诚挚的心意。<br><br>      我庆幸为完成给叶老的赠陶心意,竟然把我引导上了彩陶收藏之路,有了大量彩陶,我便建立起了自己的彩陶收藏室。有了彩陶实物,自然就开始研究神秘彩陶承载着的马家窑文化。<br><br>      当我对着彩陶正式开始研究时,却发现彩陶上面的纹饰竟然像走进了十里云雾之中,那些纹饰究竟表达着什么,一点也看不懂,无论我怎么动脑筋思考,还是想不清楚彩陶纹饰的秘密藏在哪里!这让我进入一筹莫展的境地。<br><br>       虽然彩陶研究一时间无法进展,但是也有幸慰的事情,研究会得到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支持。有一个退休的老干部,从甘肃省公安厅退下来,当时城市没有商品房,他就回到临洮新添铺东面山上老家中居家养老。他在自己家自留地翻地时,偶然挖出来一窝子彩陶,七件都是完整的,图案新颖,色彩鲜明。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有好几个贩卖彩陶的邻县回族农民找到他家,想出高价买走。老干部他可懂得法律,知道如果卖给回民,他们进行走私贩卖活动就是违法的,就坚决加以拒绝。直接把彩陶拿到县博物馆,但县博物馆当时没有办公地点,把牌子还挂在一个庙院中,既没有收藏条件,也没有收藏经费。于是他就把彩陶送到我们研究会来了,他认为交给研究会进行文化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这使我很感动,也很感激他。对他送来的七个彩陶,我给了他一笔辛苦费,作为补贴资金,他也很高兴。之后还把自己中学毕业安排不了工作的儿子,送到我创办的临宝斋商社来上班,更加强了我们之间的情感和文化联系,这体现了了社会对我们研究会的信任和支持,使我受到鼓舞,于是我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马家窑文化的研究和收藏中来了。家窑文化的研究和收藏中来了。  青海柳灣博物馆  叶浅予美术馆  叶浅予先生正在聚精会神地画速写。  叶老藏女舞蹈图  叶老写给我的书信之一  在叶老的故乡江苏桐庐,我向他的侄子转赠彩陶,以了未尽之情。  荟德蕴福  破茧成蝶  心中融灿烂世界;笔下有闲云野鹤。  心乐无地不仙境;情怡是处皆桃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评论和留言</b><br><br>      高人洞观,悉见人生,精辟且富有哲理!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高人,才有这样的见地,佩服王老!       ——凤九评见字歌留言。<br><br>    《见字歌》以直白通俗的语言,涵盖处世,善恶,国家等诸多方面,句句皆为生活感悟与人生准则。是会长人生阅历与品格的生动写照。                     ——王馨平见字歌留言。<br><br>       养成心内一片天,澄明为根,刚柔并济为法,诗化人生为镜,终成王老师俯仰天地的通透。  ——雁林评见字歌留言。<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会展人生历练,饱经风霜,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藉以智慧和大度罗列与陛下,想先辈点赞! </span></div></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平一评记住你字歌留言。<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养成心内一片天,澄明为根,刚柔并济为法,诗化人生为境,终成王老师俯仰天地的通透。     </span></div></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西雁林评见字歌留言。<br><br>见了富人不借钱,知道人家有困难,这是我最懂得的一句话        <br>             —— 山西未来美好生活评见字歌留言<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王老可谓是文化巨匠!在文学  历史   考古   哲学  人文  地理均有很深造诣!让我们敬佩!      ——</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知岐评见字歌留言</span></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由衷敬佩,佩服王老的博大情怀!</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由衷惊叹,惊叹王老的盖世才华!</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由衷佩服,佩服王老的思想见地!</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由衷赞叹,赞叹王老的高超素养!</span></div>三生有幸,幸会王老!祝王老吉祥如意,万福金安!   <br><br>                    ——凤九评见字个留言。<br><br>       见字歌非常精辟,大赞!由于天下,见多识广,记忆犹新,真乃奇人奇才,为临洮,为马家窑添彩!                     ——梦石评见字歌留言<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这一生活的精彩,活得通透,活得潇洒有价值!玩北京配置,学习之!       </span></div>——香雪海评见字歌留言。<br><br>        王老可谓是文化巨匠,在文学,历史,考古,着呢学,人文,地理,均有很深造诣让我们敬佩!——郑歧教授评见字歌留言。<br><br>        散翁的《见字歌》让晚辈肃然起敬,五体投地,这世界你曾来过,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和足迹,这世界我曾来过,有缘遇见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给我留下了一生铭刻在心的印记,诚祝我爱的人健康长寿!一一渔夫评见字歌留言。<br><br>       王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中华文化精髓深刻理解,敏锐的发现丑书等文化垃圾在中国风行的根源及其危害!一一评见字体留言<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散翁的《见字歌》令晚辈肃然起敬,五体投地,这世界你曾来过,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和足</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迹</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这世界我曾来过,有缘遇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给我留下了医生铭刻在心的印记,城主我爱的人健康长寿!   ——渔夫评见字歌留言。</span></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王老不愧是马家窑文化研究专家,书法家,旅行家,德艺双馨!值得敬畏!         一一刘志坚教授评见字歌留言。</span></div></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