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35】🇨🇳靖边·延安·洛川·西安·鄂尔多斯🇲🇳乌兰巴托·哈拉和林

逍遙子Kin

<p class="ql-block">2025/07/23~感觉定边比较“落魄”,于是早餐后又驾车100多公里往靖边。由于陕北数十年的沙漠治理,成效卓著,基本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p> <p class="ql-block">2025/07/24~从靖边到延安的高速也是100多公里,我们选择走县道,先往子长市附近的钟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钟山石窟(又名万佛岩)位于安定镇城东钟山南麓。始建于西晋太和年间(366-370年),主窟开凿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p> <p class="ql-block">原规划共18窟,现仅发掘5窟,以第三窟保存最完整,窟内雕刻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p> <p class="ql-block">石窟内以佛教造像为主坛,基供奉释迦牟尼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世),辅以文殊、普贤菩萨及弟子迦叶、阿难众多菩萨…</p> <p class="ql-block">在225平方米的面积内,平顶八卦莲花藻井,中央设11米长石坛基,环绕8根通天石柱(高5米),柱身与四壁密刻万尊浮雕佛像,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所有雕像均施泥金彩绘,历经千年依然色泽鲜艳,金碧辉煌,其颜料耐久性为科学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这里被学者誉为“第二个敦煌”,艺术价值与云冈、龙门石窟比肩,有“陕北第一石窟”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由于交通不是非常便利,来此游览的游客不算很多。在石窟里溜达,明显感觉到对石窟的保护还是非常“原始”,</p> <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非常妥善的保护,恐怕这座千年瑰宝也难抵岁月的“洗礼”,我们大概逗留不到1小时便离开。</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窟还是非常适合老人游览的。从景区大门验票到石窟大约也就不到300米,台阶也不算多,感觉老爹观赏的还挺仔细…</p> <p class="ql-block">老娘还是和以往一样在景区大门的入口附近找一处阴凉的地方闲坐,她对这些景点不感兴趣,也走不动😄</p> <p class="ql-block">对于年过8旬的老人能够跟着出行已经是非常“难得”,会想起10年前,我带着二老自驾游,车后面还要带着轮椅。</p> <p class="ql-block">从石窟出来为了不绕路,只有穿行不到100公里的县道才能“切换”到高速。在黄土高原中穿行,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在延安下榻一晚后,感觉返回西安还有300多公里的路程,再加上西安的气温还是非常酷热,于是驾驶100多公里抵达洛川又下榻一晚。</p> <p class="ql-block">2025/07/26~清晨起来咨询老娘的意见,是否继续下榻?毕竟西安的气温还是非常高!但她归心似箭,其实我也搞不清楚,她着急回去为的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从出生以来和双亲相处的时间不算太多。年幼一直在外婆家待到8岁,18岁又在姑姑家待了几年,之后就是独自闯荡。</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45岁以后才有比较多的时间陪陪他们,也慢慢的了解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很多的方面我都费解,冲突也难免。</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我太在乎他们的缘故…经过很多事情,我也慢慢的释然!任何人都负责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尽管是亲人也不能“干涉”!</p> <p class="ql-block">从很大程度上我心生怜悯!中国改革开放了近30多年,他们的生活观念似乎还停留在过去,内心深处抗拒“改变”,可能是这种改变没有“安全感”吧?</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和他们相处时只是观察,没有“评说”,或者有时嘴上说说,但绝不会“过心”。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再“节外生枝”!这是我们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p> <p class="ql-block">返回西安再停留几日,感觉自己还有很多的“情绪”。安排好他们的日常所需,自己也要尽快撤离,感觉自己的压抑也快到“顶峰”。</p> <p class="ql-block">2025/07/31~晚上的飞机从XIY~DSN,吃过午饭就让老妹送我到机场,毕竟老妈是急性子,你不走,她一整天都无法“心安”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她的“世界”里只在乎她看到的或者她感受到的,至于其他和她没有多大关系😌早点走好让她好早点“舒坦”…</p> <p class="ql-block">西安机场T5航站楼刚启用不久,🇨🇳第一座T5也是全球第一座有考古博物馆的航站楼😄博物馆不大,展出的文物基本上都是修建机场期间出土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在新的航站楼闲逛,除了博物馆没有感受到其他的“创意”!现在国内机场的建设和城市的建设一样,基本都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2025/08/01~昨晚抵達鄂爾多斯瞬間好像穿越到秋天非常涼爽!可能是在機場折騰太久的原因,竟然無心睡眠😄</p> <p class="ql-block">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的意思,自然資源豐富,以“羊煤土气”闻名。這座小城也是🇨🇳人均GDP最高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我搭乘晚上的飞机从DSN~UBN,飞行大约2小时抵达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一路上空中的云彩多变,很是魔幻…</p> <p class="ql-block">入境非常丝滑,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步出候机楼就看到一辆大巴在等候,工作人员相当热情,英文流利👍</p> <p class="ql-block">从机场到市区大约50公里,撤资15000蒙图=¥30。搭乘Bus的乘客不算很多,基本上都是自由行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大巴进入市区就开始漫长的拥堵,抵达Hostel已经快11pm,好在Hostel的老板英文流利而且相当Nice,很快就安顿下来,煮包随身带的康师傅就晚安啦😄</p> <p class="ql-block">2025/08/02~今天开始正式开始我的第108国~蒙古🇲🇳之旅。这个东亚的内陆国家,历史上曾建立横跨欧亚的帝国,近代经历政教变革,如今以游牧传统与藏传佛教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土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位于世界第19位,全国人口三百多万人,首都乌兰巴托集中全国45%人口。</p> <p class="ql-block">从此蒙古之行,我带着一个疑问?为什么这片地区会盛传藏传佛教?记得在内蒙游览时,也曾经拜访过包头附近的五当召,历史上蒙古究竟经历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有几个重要的节点:1. 帝国时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建立蒙古帝国,其孙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首次引入藏传佛教萨迦派为国教。</p> <p class="ql-block">2,佛教复兴:北元分裂后,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于1578年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结盟,废除人殉与血祭陋习,确立格鲁派(黄教)主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3清朝控制:清廷推行“兴黄教以安众蒙古”,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限制蒙古贵族权力,外蒙寺院财富占全国20%。</p> <p class="ql-block">4.近代变革:1911年:清朝灭亡,外蒙宣布独立,建立政教合一的“博克多汗国”,哲布尊丹巴八世为君主。</p> <p class="ql-block">1921年在苏联支持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开始压制宗教;1930年代推毁800余寺院,9万僧侣被迫还俗或处决,仅存乌兰巴托甘丹寺。</p> <p class="ql-block">甘丹寺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统治期间,经过大镇压后成为蒙古唯一维持运作之寺庙,至1990年蒙古民主化。</p> <p class="ql-block">这座蒙古最大的寺庙,拥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铜铸观世音菩萨塑像,高达26,5米。还有一座水泥宗喀巴像。</p> <p class="ql-block">1809年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成立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專修高等經典的</span>学校,它被命名为“甘丹”,以纪念拉萨的同名寺院甘丹寺。</p> <p class="ql-block">1835年第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时开始在远离汉人买卖城的地方修建寺庙。清末十三世达赖喇嘛流亡外蒙古时曾造访该寺。</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甘丹寺约有一万四千名僧侣,是外蒙古重要的佛教教育中心。1938年,在乔巴山发起对佛教喇嘛的镇压期间,寺庙关闭。</p> <p class="ql-block">1944年甘丹寺重新开放,是当时唯一合法的寺院。2015年5月17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蒙古时到该寺参观。</p> <p class="ql-block">从甘丹寺出来我算是对元清这段被北方游牧名族统治的中华历史有了简单的了解。历史上秦朝时期修建的长城,抵御外患倒不如传播宗教信仰来的更有价值…</p> <p class="ql-block">乌兰巴托这个世界上年平均气温最冷的首都,海拔约1,300米,坐落在图拉河谷中。</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639年,最初是一个游牧佛教寺院中心,其间易地29次,最终于1778年成为蒙古最重要的宗教中心和蒙古藏传佛教格鲁派精神领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1727年《恰克图条约》规范了清俄贸易后,北京和恰克图之间的商队路线开通,该城市最终沿着这条路线定居。</p> <p class="ql-block">1911年清朝灭亡后,该城市成为独立运动的中心,导致1911年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或博格多汗宣布成立博格多汗国。</p> <p class="ql-block">1921年共产主义革命期间再次发生该事件。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该城市正式更名为乌兰巴托,意为“红色英雄城”。</p> <p class="ql-block">现代城市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旧的蒙古包区被苏联风格的公寓所取代。1956年修通蒙古纵贯铁路联通北京和莫斯科,</p> <p class="ql-block">1990年,乌兰巴托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活动,促使蒙古向民主和市场经济转型。自1990年以来,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涌入导致其人口爆炸式增长。</p> <p class="ql-block">很大一部分人居住在蒙古包区,这造成了冬季的有害空气污染。乌兰巴托过量的煤炭生产和消费使其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廣場原名蘇赫巴托廣場,2013年7月正式更名。广场北面國家宮是蒙古國總統、政府、議會所在地,樹立有雄偉的成吉思汗坐像。</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樹立有蒙古民族獨立領袖蘇赫巴托騎在馬背上的雕像,这应该是蒙古摆脱华夏文明的一个“标志”。</p> <p class="ql-block">现在溜达在乌兰巴托的大街小巷,丝毫感受不到曾今华夏文明影响的影子,博大精深的汉子也很难发现。所有的招牌都是清一色的西里尔字母。</p> <p class="ql-block">1946年受苏联影响,蒙古人民共和国废除传统蒙古文,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写蒙古语。</p> <p class="ql-block">其字母共35个,比俄语多 0e和Yy两个字母,以适应蒙古语元音系统。拼写基于喀尔喀方言(Khalkha),是其通用的书面语。</p> <p class="ql-block">1990年民主化后,蒙古国推动传统蒙古文复兴,但实际使用率仍低,主要用于官方文件标题、历史文献及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2020年起,政府计划逐步在公文、教育中恢复传统蒙古文,目标是2030年全面过渡…</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内蒙地区,中国官方认定其为内蒙古蒙古语的唯一书面形式,广泛应用于教育、行政、媒体及公共标识,与汉语并行,享有宪法保障的“民族语言文字自治权”。</p> <p class="ql-block">内蒙相比蒙古更原生态,所有的这些都是近代国家政治“蹂躏”的结果。就像藏传佛教在蒙古的扎根,本质是统治需求(元明清三朝借宗教控疆)、文化适配(游牧与密宗仪轨相容)与社会改革(替代萨满陋习)共同作用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近数十年国际局势的动荡演变,这个国家似乎很尴尬的停留在一处偏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还要看未来局势的发展!但无论如何普罗大众才是最“悲哀”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2025/08/05~在乌兰巴托短暂停留数日,非常舒服!夏季的气温只有中午会有点暴晒,其他时间相当凉爽。</p> <p class="ql-block">由于没有任何的计划,睡眠的质量比国内要好很多😄食物以牛羊肉为主,除了有点油腻之外其他都算可口。</p> <p class="ql-block">在Hostel遇到长居泰国的东北小伙伴,我们沟通的不错。他在此停留数日,去了趟哈拉和林,使用他的攻略,我也今天前往。</p> <p class="ql-block">使用app提前在Tapa上约定大巴票,撤资约¥78。乌兰巴托的车站在Зорчигч Тээврийн Төв Bus Terminal - Nomin Bus Station,从市区过去约10公里。</p> <p class="ql-block">乌兰巴托市区相当拥堵,我提早出发搭乘Bus往车站。市内的公交上车投币1000蒙图,公交的车次较密,但塞车相当严重。</p> <p class="ql-block">乌兰巴托往哈拉和林(Kharkhorin)大约360公里,大巴车是韩国淘汰的车辆,路况一般。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驰骋”,有点犯困。</p> <p class="ql-block">一路颠簸大约不到7个小时抵达古都。期间停车三次,加油和休息😴我除了偶尔的小憩,大部分时间都在编写游记。</p> <p class="ql-block">来往乌拉巴托的大巴每天一班,车站在镇中心。青旅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下车后再乘坐青旅的私家车10分钟抵达。</p> <p class="ql-block">青旅的价格四人间的床位16美元/晚,我预定2晚。放下行李和来自🇨🇳北京的年轻夫妻一起去附近的景点:額爾德尼召。</p> <p class="ql-block">光顯寺 (Erdene Zuu Monastery)的蒙古語譯音是額爾德尼召。这座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是哈拉和林(Karakorum / Kharkhorin /Harhorin)最重要的歷史建築遺產之一。</p> <p class="ql-block">1586 年藏傳佛教成為蒙古國教,喀爾喀諾彦阿巴岱汗下令興建光顯寺。光顯寺於1688年的戰爭中被毀,十八世紀時陸續重修擴建。</p> <p class="ql-block">1872年時,光顯寺內已築有62座廟宇殿堂。可惜禍不單行,光顯寺於 1939年再次毀於蒙古國的共產政權的摧毁。</p> <p class="ql-block">当时除了烏蘭巴托(Ulaanbaatar)甘丹寺(Gandan Monastery)以外所有寺廟的宗教活動被禁止。據說全國有過萬僧侶被殺。</p> <p class="ql-block">1947年,光顯寺被闢作博物館(Erdene ZuuMuseum)並維持至今,1990 年共產政權倒台後得以重新恢復。</p> <p class="ql-block">光顯寺位處茫茫草原之中,由築有108 座白色佛塔的圍牆,寺內的主廟稱為召廟(Zuu Temple),連同達賴喇嘛廟(TheTemple of Dalai Lama)現已被闢為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從召廟往東走會見到「金塔」(Altan Suvarga),繼續走便會到達拉比蘭廟 (Lavrin Temple),是光顯寺內唯一仍進行宗教活動的廟宇。</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余晖洒满这片遗址,微风轻佛,漫步在遗址的草地上颇有感慨!这片遗址上的建筑虽然都是新建的,你可以想象?在十三世纪这里又是如何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光顯寺大約溜達1個多小時後走到對面的遊客廣場,隨便找家餐廳晚餐。和北京的小夥伴閒聊得知,他們的行程是從滿洲里入境,橫穿整個蒙古,在新疆的邊境出境。</p> <p class="ql-block">我相當驚訝他們的行程,基本上很少遊客會這樣走!沒有駕車搭乘公共交通就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看來熱愛生活的人們會用不同的方式實踐自己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草原的空曠與星空的絢爛構成一幅巨大的油畫!篇幅有限,這篇遊記又接近尾聲,跟著我,歷史的故事繼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