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贵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548935</p><p class="ql-block">课文: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将相和》</p> <p class="ql-block">“<b>薄晚霜侵使者车,邯郸阪峻且徐驱。困来也作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b>”一说到成语之都邯郸,就一定会想起那赫赫有名的邯郸道,早在夏朝时期,这里是邯山尽头,南有渚河,北有沁河,两河八字向东汇入由南向北的滏阳河。</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0日,自驾回老家途经邯郸,满足了我“<b>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b>”的愿望。当我踏上邯郸道这片古老的土地,才真正理解了“邯郸道上,领略三千年的古韵”这句话的深刻内涵。邯郸道是古都邯郸城的中心大道,又称串城街,位于邯郸市中心,这条街已有3100年的历史,是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过去,这里水草丰美,物阜民丰,南来北往的商旅皆经由此地打尖歇脚,从而形成了一条南北通行的车马大道,人们称之为“太行山东麓南北走廊”。</p> <p class="ql-block">初入邯郸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步桥。这座明代万历四十五年改建的拱券型石桥,横跨在沁河之上,桥上雕刻着体现邯郸古代历史遗迹的图像,展现着北方燕赵文化豪迈粗犷和悲壮的底蕴。站在桥上,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两千多年前,那个燕国少年来邯郸学习走路的场景。“<b>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b>”,李白的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燕国少年盲目模仿,最终连自己原来的走路姿势都忘记,只能爬着回去的可笑模样。这个故事虽带有些许讽刺意味,却也时刻提醒着后人,在学习他人长处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切不可盲目照搬。</p> <p class="ql-block">沿着邯郸道继续前行,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赵王阁,这是进入西大门主建筑,还未过去便闻河北梆子的高亢激越之腔,之中还时时透出委婉凄楚的风格,让人一听便产生慷慨悲壮的情绪。旁边建有“磁州窑文化体验馆”,磁州窑的烧造技术独树一帜,对中国北方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上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顾不得两旁店铺林立,穿过过街天桥,我便去寻回车巷。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曾在此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走进这条狭窄的小巷,仿佛能看到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主动避让廉颇的场景,也能感受到廉颇得知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后,负荆请罪的诚恳。</p> <p class="ql-block">这段历史故事所展现出的蔺相如的大度与廉颇的知错能改,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为人处世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明代万历十二年,邯郸知县萧察根据民众“心碑”,在墙壁上镶嵌“蔺相如回车巷”六个石刻大字,1981年又进行维修并建石碑亭,立石碑述其事,让这段历史得以更好地传承。</p> <p class="ql-block">丛台是邯郸道上不可错过的重要景点。它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拾级而上,登上丛台,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点将台下,仿佛传来呼号声夹带着马蹄声,那是赵武灵王操练胡服骑射的场景,他推行的军事改革,使赵国逐渐强大,在战国时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武灵台上,毛遂自荐,向平原君请缨出使楚国,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楚国脱颖而出,使赵楚结盟联合抗秦,“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等成语也由此而来;又似乎听到赵括在纸上谈兵,他虽熟读兵书,却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导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给赵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仿佛能看到当年列国逐鹿中原的激烈场景,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b>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光开,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b>”郭沫若的这首诗,正是对丛台历史的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出生纪念馆也位于邯郸道上。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嬴政就出生在这里。当年,作为人质的秦异人在赵国娶赵姬为妻,生下了嬴政。馆内展出了当地战国时期出土文物和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让人不禁对这位千古一帝的诞生地充满了好奇与敬畏。吕不韦在此盘算奇货可居,运筹帷幄,最终帮助嬴政登上皇位,成就了一番霸业。这段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让邯郸道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除了这些历史遗迹,邯郸道上的建筑风格也别具特色。这里的建筑多为青黛砖瓦的战汉风格,抬梁和穿斗的结构、简洁明快的色调、舒展平远的屋顶,无不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漫步在邯郸道上,仿佛置身于古代的街市,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体验到现代生活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邯郸道上华灯初上,别有一番韵味。灯光映照下的古建筑更加显得庄严肃穆,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繁华都市。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一些穿着古装的演员和观光的游客互动着,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历史文化盛宴之中。“<b>邯郸道上车马多,行人夜火渡漳河。邯郸女儿年十五,能弹琵琶善歌舞。</b>”古人的诗句正是邯郸道繁华夜景的生动描绘。</p> <p class="ql-block">漫步邯郸道,我不仅领略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每一处遗迹、每一个典故、每一首诗词,都承载着邯郸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此次邯郸道之行,让我对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更加珍视历史,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探寻邯郸道的历史文化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