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面前的Lei,这个拥有博士后头衔的女性,似乎已然忘却自己曾获得的那些耀眼光环,只是在诉说着别人的故事。曾经幼年差点溺水而亡的Lei,因为有两位哥哥“罩着”,在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也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小学时几乎次次考试“一根筷子俩鸡蛋”,但进入初中后就遭遇了“瓶颈期”,对学习兴趣索然。高中阶段一场偶然的钢琴接触,让她第一次与“音乐”产生了深刻共鸣。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Lei切身体会到:自由探索的空间,是潜能绽放的最好土壤。大学期间似乎对学习还在懵懂阶段,绝对不属于学霸行列。在研究生阶段,进入了中国艺术研究领域的最高学府—中国艺术研究院,试图从中国古代文化源头理解艺术的本质。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了包括洛庄汉墓地下音乐厅调查在内的多项考古项目,并参与《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编纂,音乐考古学的研究将中国礼乐文明的物证年代推前至公元前8000年,被学界誉为“重写中国文化史的重要发现”。 学术的每一步,仿佛都在回应内心更深层的提问。虽然硕士期间的研究得到国内顶级专家学者的认同,但内心总有个异样的声音推动Lei去探索与儿童相关的交叉学科,随之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学博士,别人考3年5年才能考取的博士,被我一个月拿下!也更加坚信:专注力是最高级的学习能力。因此老公总是说:“给你点阳光就会灿烂!” 博士期间,将研究进一步拓展至人类学视角,侧重于教育与儿童情绪的研究。准备博士论文似破茧成蝶的过程,没有家人的团聚,没有热闹的春节,只有挑灯夜读的窗前。完成博士学位后,出于对学术的纯粹热爱,Lei继续前往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这里跨学科的氛围让她得以从神经科学角度探索音乐治疗的生理机制,为音乐疗法在自闭症干预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移居新西兰后,与佛法的因缘际会给了Lei重新审视学术生涯的机会。曾经引以为豪的学术成就,在浩瀚的佛学智慧海洋前显得如此渺小,也进一步孕育出新的智慧:真正的学术终将指向生命实相的追问。系统修习佛法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到"缘起性空"的深刻内涵。学术研究中的执着,本质上与对妆容衣饰的在意并无二致,都是"我执"的表现。 回望这段跨越音乐、考古、教育、神经科学的学术之旅,表面看是研究领域的多次转向,正如禅宗所言"万变不离其宗",真正的学术生命正在于这种表面矛盾下的内在统一,这或许就是一位学者最圆满的学术表达。 “世界夫人”对应的英文“WORLD MADAM ”中的“Madam”取源于法语。按国际惯例,是对优雅女士的尊称,参加评选的女性无婚否限制,仅按年龄和组别来划分。<br><br>这是一场属于展示女性风采与魅力的“奥斯卡”!更是一场展现女性力量的“奥运会”!<br><br>欢迎女性朋友参与!2025世界夫人新西兰评选火热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