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特莱维喷泉。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三条街交叉口,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而特雷维喷泉的“特雷维Trevi”就是三岔路的意思,也正是喷泉名字的由来。许愿池喷泉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杰作,是罗马境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也因此成为罗马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总高约25.9 米,高19.8米宽,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池中有一个巨大的海神波塞冬雕像,驾驮着马车,四周环绕着西方神话中的诸神,每一个雕像神态都不一样,诸神雕像的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乱的海礁。</p> <p class="ql-block">这个雄伟的喷线雕刻叙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波塞冬宫,背景墙顶部装饰教皇徽章,上面教皇的三重冠象征天堂、人间、地狱,两把天堂的钥匙,中间立着的是海神波塞冬,旁边守护着的则是两位水神。这个雄伟的喷线雕刻叙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波塞冬宫,背景墙顶部装饰教皇徽章,上面教皇的三重冠象征天堂、人间、地狱,两把天堂的钥匙,中间立着的是海神波塞冬,旁边守护着的则是两位水神。</p> <p class="ql-block">喷泉建筑完全采左右对称,中间圆拱门下硕大贝壳之上立有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雄壮海神波塞冬塑像,他驾驭着马车并指挥着儿子特里同(特里同上半人形,下半鱼形)控制烈马,左边的狂放不羁右边的温顺安详,分别象征汹涌与平静。</p> <p class="ql-block">海神像是1762 年由雕刻家伯拉奇设计。在海神的左右两边各立有两尊水神,海神左边的女神脚下水罐倾倒,水在流淌寓意富裕。右边的女神右手提着水碗,一条蛇正在畅饮寓意健康。喷泉主体部位的大理石海神雕像栩栩如生,细微处如海马们拉着的硕大的贝壳也处理得相当精美。</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是力量的象征。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背对喷泉向池中投上一枚硬币就可以许三个愿望,但其中的一个必是“再回罗马”。许愿池也是爱情的象征,传说当情侣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币,爱情就会永恒。很多旅游者在喷泉边排着队往里抛硬币就是被这座城市迷住了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喷泉的主体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间、海礁石之间涌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后又汇集于一处。</p> <p class="ql-block">尤其傍晚的时候来看,加上灯光和昏黄的天色,真的百闻不如一见的美。</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1953年曾拍过著名电影《罗马假日》。罗马许愿池在电影《罗马假日》 中登场亮相大约57分钟。当时,女主演奥黛丽.赫本饰演安妮公主从马格塔街51号出来,经过许愿池,一时兴起走进了许愿池旁边的一家小理发馆,剪了个理发师几乎没敢尝试过的、完全打破了当时流行的俏丽短发。就是这个发型在电影上映之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这个发型也就直接以赫本的名字命名,在发型史上创造了一个永恒的经典——“赫本头”。这次出场秀随着《罗马假日》这部电影知名度的不断升高而被人熟知,这个经典桥段更让许愿池风靡全球,成为罗马城里最富浪漫气质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电影《罗马假日》由威廉·惠勒执导,伊安·麦克莱伦·亨特、约翰·戴顿、达尔顿·特朗勃担任编剧,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联袂主演的爱情喜剧片。该片于1953年9月2日在美国上映。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讨论。该片荣获了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故事编剧奖以及1987年华表电影奖优秀外语翻译片奖等多项殊荣。截至2024年,全球总票房达到22,556美元。</p> <p class="ql-block">奥黛丽·赫本与格利高里·派克,《罗马假日》片场,1953年。</p> <p class="ql-block">“赫本头”。著名演员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在拍摄电影《罗马假日》 中,从罗马许愿池旁边的马格塔街51号出来,经过许愿池,一时兴起走进了许愿池旁边的一家小理发馆,剪了个理发师几乎没敢尝试过的、完全打破了当时流行的俏丽短发。这个发型在电影上映之后掀起了一波潮流,造成了很大轰动,风靡全球,受到众多女士喜爱,也就直接以赫本的名字命名——“赫本头”(赫本短发),在发型史上创造了一个永恒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建造过程。早在公元前19年,喷泉就是古罗马人将贞女泉引进罗马城水道的终点。在1629年教皇Urban八世,认为先前的喷泉不够显著,要求Gian Lorenzo Bernini 翻修,Bernini改造从另一侧的广场迁泉水,使之面对吉瑞纳宫(教皇可以俯视并享受它)奠定了Salvi喷泉的基础,但当教皇去世,此项目也因此被放弃。</p> <p class="ql-block">特莱维喷泉原先位在三条道路的交汇处,也是罗马高架渠水道处女水道桥(Acqua Vergine)的终点,这些水道是古罗马时代负责运送饮用水的管线。随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罗马人的建筑风格得到复兴,因此开始在水道的终点建造壮丽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到了18世纪初,Nicola Michetti的Ferdinando Fuga与法国的Edme Bouchardon建筑成为巴洛克时代两大建筑风格,1730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二世(Pope Clement XII )举办了喷泉竞赛,其中尼科洛·萨尔维(Nicola Salvi)设计的喷泉最终得胜,尼科洛·萨尔维巧妙地用借景手法将背后的宫殿借来,使得海神波塞冬和特里同充满生机。 </p> <p class="ql-block">修建工作正式开始于1732年,共花了30年于1762年完成,许愿池喷泉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成为罗马的象征之一。被誉为世界最著名的喷泉,在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闻名于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2015年11月,特雷维喷泉在历经17个月的整修之后以全新面貌对游客开放。“许愿池”是一项耗费了516个工作日的艰巨工程。修复工程动用了专业技术工人、工程师、修复专家等130名人力,修复总面积达840平方米。“许愿池”修复工程由奢侈品企业芬迪公司出资218万欧元捐助。在当晚的竣工仪式上,芬迪首席执行官皮埃德罗·贝卡里宣布,芬迪将继续资助罗马其他四处喷泉的修复。</p> <p class="ql-block">◆参观人群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重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傍晚霞光灯光下的许愿池</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旁边景观</p> <p class="ql-block">❤️本篇为浏览时手机实拍,仅供亲朋好友及爱好者闲时浏览欣赏。部分图片及文字资料选自百度,在此一并致谢!同时谢谢各位关注和点赞点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