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您“躲秋”了吗?</p><p class="ql-block"> 今天这个话题成为了朋友圈里“热搜”。</p><p class="ql-block"> “躲秋”到底躲的是什么秋?什么人群需要躲秋?如何躲这个秋?想必这些具体问题多数人无法回答,且听我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躲秋”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习俗,每年立秋之际,老人们通常会掐算出家中某位成员不可出门,要静室独处,躲过夏秋之交阴阳交替的一个时辰,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 首先“躲秋”是犯太岁的延续。</p><p class="ql-block"> 古人观察到木星的公转是12年,与十二地支一致,但木星的公转是自西向东,而十二地支对应的北斗斗柄的旋转方向是自东向西,故古人创立了一个虚拟的太岁星。就如同木星是表盘中的表针,十二地支是表盘上的数字,为看着方便,虚拟的太岁星就是古人发明的“镜像表针”,这就解决了天文历法中天文现实与文化传统需求之间的矛盾。</p><p class="ql-block"> 太岁与属相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命理学的核心概念。基于十二地支的值、冲、刑、害、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犯太岁的民俗信仰体系。具体到2025年乙亥蛇年,蛇、猪、猴、虎的属相就形成了值太岁、冲太岁、刑太岁等关系,这统称为犯太岁。当然,犯太岁并不是必然的厄运,还需要结合个人的八字强弱,身体强者受冲可能激发变动机遇,身体弱者需维稳避凶。</p><p class="ql-block"> 其次“躲秋”是中医辨证中肺属金的功能延续延伸。</p><p class="ql-block"> 秋季属金,人体对应的是肺。肺在中医理论中,以消降为用、清洁为体的功能模型,其串联呼吸、水液、卫外三大系统。通过五行相生相克,与心、肝、脾、肾相关联,从而联动全身。夏秋交替的一瞬间,老者、大病初愈者在屋里静一静,有利于防止肝火犯肺(木火刑金)、脾虚肺弱(土不生金)、肺肾两虚(金不生水),从而避免在季节交替时发病。</p><p class="ql-block"> 最后“躲秋”是避免是非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夏日的闷热,立秋之时,天气立显干燥凉爽。午饭后,人吃饱了难免在村头巷口“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聊,邻里间易产生矛盾。此时,老老实实在屋里休息一会儿,是非减少,邻里关系更加和睦。</p><p class="ql-block"> “躲秋”的种种由来,其本质是古人融合天文历法、养生经验及人际关系的时间敬畏仪式。既反映了对自然规律的敏锐观察,又承载着趋吉避凶的生命祈愿,是古人留给今人一份跨越千年的生态智慧。 </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7日中午于亦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