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远行——</p><p class="ql-block">给你一百条路去历险,</p><p class="ql-block">又为你的心灵插上翅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行——</p><p class="ql-block">让你一路沉默无言,</p><p class="ql-block">再把你变成讲故事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本·白图泰</p> <p class="ql-block">在舟山众多的岛屿中,岑港里钓山岛是一个并不出众的小岛,它处在舟山本岛的西边,它默默无闻,它小巧玲珑,它安安静静的躺在岑港水道边,它于外钓岛、富翅岛遥相呼应,它距岑港镇只有一步之遥,最窄处宽约100米,从岑港渡口过渡到里钓岛只需船只转过身,调个头就到对岸了,里钓山岛面积仅有1.64平方公里,如果你开车,可以在富翅岛下高速调头再往舟山方向上高速到里钓山岛下即可。</p> <p class="ql-block">说起里钓山岛,不得不说岑港,在它的对岸100米处就是岑港镇,在明朝的时候它见证过一次艰苦卓绝的有名战斗。由于明朝的海禁政策,一些从事走私的海商集团武装起来对抗明廷打压,甚至雇佣日本人发展成海盗集团,还有零散的沿海居民迫于生计成为海盗,地方官员为推卸责任,一概称之为“倭寇”,但所谓的“倭寇”大多是中国人。</p><p class="ql-block">朱元璋的一个老乡叫汪直,他下海走私,与日本人进行贸易,重谋略,精算计,网络人才,尽显商人本质。后来,他雇佣大批日本人,发展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与朝廷作对,带来倭寇打劫,逐渐形成一方势力,整个浙江已然成为了他的地盘。</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浙江总督胡宗宪调兵遣将,储备粮草,修筑工事,在里钓岛与岑港之间拉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他十分清楚,前方等待他的将是长期而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争。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p> <p class="ql-block">但他做梦也没想到,拉开这场战争序幕的人,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惨败。胡宗宪派了自己的最强部属俞大猷率领最精锐的部队,进攻一个看似已然唾手可得的目标。</p><p class="ql-block">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战斗正式开始,进攻从春天开始一直打到夏天,大自然的风景变了,天气变了,潮水退了又涨,涨了又退,但一次次被浇了冷水,每天的战报都从未改变,倭寇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明军的进攻,上万人打上千人,打得春去秋来,竟然毫无结果。嘉靖皇帝气得脑袋冒了烟,他直接下了命令,浙江总兵俞大猷,作战不利,限期一年,必取岑港,如到期不取,自总兵以下,全数撤职查办。</p><p class="ql-block">后来,下面一个将军使用一种极为巧妙的心里战术,先减缓进攻节奏,麻痹对方紧绷的神经,同时仔细勘察地形,选择合适的的突破口,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发动总攻,歼灭倭寇。就这样,历时近半年的战斗落下帷幕。在此战中,明军伤亡近三千余人,歼敌不到千人,并有部分倭寇成功突围逃窜,可谓是灰头土面,丢尽了脸。</p> <p class="ql-block">迎着朝霞,请想象,这是一个寂静的小岛,荒凉空旷,灯塔就建在渡轮口的岛上,另一个则是高速路从岛的上方通过。窄窄的岑港水道停满了各种造型、用途的船只,进入小岛的收费站已经停止运转,等待着重新开业。那两边荒草丛生,此外,就是沟壑,灌木丛,青绿的山坡,而海边是一条干净的水泥路。要到居民区,还要经过高速桥墩下蜿蜒曲折的水泥路翻过门槛般的小山坡,我下高速所见到的里钓岛就是这个景象。</p> <p class="ql-block">比起别的冷清小岛,里钓岛岸畔更有野趣,也更浪漫,每天浑浊的海水今天变得碧波荡漾,近在咫尺的外钓岛有超级油轮在卸油,对岸富翅岛的作业船正在施工。如果说,这里的田地和果园会少一些,居民的房屋会少一些,那么反过来,自然的绿颜色,青青的庄稼地,小河与水塘则会更多一些,彼此对照鲜明的景象以及起伏的地势也会更多一些。由于岛小,只有沿着海边的一条路能让车子顺利通行,由于天热,这地方不见有太多旅行客过来。但对于喜爱在一片寂静中沉思冥想的我来说,这一景色也是趣味十足。这一寂静,唯有经过的船只发出马达声,一只黄狗“汪、汪”的叫声,几只小鸟儿的怯怯鸣啭才能打破。这个美丽的岛,就像一个圆圈,我们沿着圆圈的边缘逐渐往里走。</p> <p class="ql-block">整个岛大多数人都居住在一个地方,开垦有庄稼地,当中有一条水泥路直通村中,这里有共享致富班车为村民服务。另一个则小些,门前有一小片水稻田,冷冷清清,只有二个用无人机在施肥的人,日后很可能会被彻底毁掉。因为岛上的人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年轻人都已在城市定居,正是如此,岛上的生气显得单薄。</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中,几个老年人坐在石头上聊天。地上晒着玉米,这里的房子基本都空着,有几幢是属于保护的民国老房子,四合院台地长出了小草,人去楼空。但住在这里的人他们在岛上开辟蔬菜地。岛虽狭小,却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为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景色,呈现出多种植被,有耕田,房前屋后种有柿子树、桃子树,海塘边有对虾养殖场,水塘中养有菱角,山坡上有浓郁密密的灌木,水草的植物全部长得很茂盛,郁郁青葱,冷不丁还会有水鸟窜出来跟你开个玩笑。</p> <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里钓山岛20号民居,里面空荡荡,这是保存最好的一幢民国老房子,门都敞开着,屋顶是小青瓦,完好如初,檐下有立柱,立柱上包有铁皮,跨进里面,一共有五间,其中一间有隔楼,沿着楼梯可以上去,地板是木板拼搭而成,“客厅”有二三十多平方,后半部分是一台完好无损的简陋灶台,灶台上放着坛坛罐罐,还有一尊观音菩萨像,一扇花格窗透着亮光,从这扇小窗我看见难以形容的光线色彩。灶旁有一张小桌,这跟我小时候家里一模一样,给我留下一番如此温柔的怀念。另一扇门则通向屋后,房屋的前半部分角落,放有两个大缸,桌子上放着一只陈旧的放碗的橱柜,说实在的,由于老旧,门根本关不上。房间虽然简陋,但很舒服。风从外面吹进来,感觉凉爽又带有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这里拐弯抹角的小弄堂使我着迷,陌生耀眼的景色使我恍惚。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放满了路边的小屋使我有点困惑,不知不觉来到了屋后山脚下的宕口。</p><p class="ql-block">这里幽静且令人惊奇的地方,它完全静止,高高的山崖似鬼斧神工般,岩石呈暗红色,当晨曦不再“笼罩山间”时,山巅的剪映渐渐淡去。我站在悬崖下,让我几乎认为自己身在世外,树影婆娑,鸟语阵阵,草木青青。崖壁上还有一道细细的流水线,这是当年石匠为了防止水从山顶流下来引水入渠。这景色也许不可爱,但就像梦境般,具有强烈的动人心弦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里钓岛的宕口石板非常有名,因石质呈肉红色,盛产红石板,远销台湾和南洋地区,妥妥的“名牌”。它有四处宕口,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一处,四周遍地青草,宕口下有一口水井,此井水源充足,水质甘洌,现在居民用自动水泵抽水用于日常所需。千锤百掘下的宕口形成高高的雄奇惊险、鬼斧神工般的悬崖凹壁。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它别样的精致,气势还在。</p> <p class="ql-block">走在村中迷宫般的小弄堂中,你还能浓浓的感受石文化的气息。爬满藤蔓的石墙,长满苔藓的石阶,做工考究的石窗,饱经风霜的石井,栩栩如生地石雕,平整光滑的石板路,还有坚挺的石柱,一幅幅石头演绎而来的精致,随处可见,宕与村惜惜相连,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这个古老的里钓宕口造就了舟山少见的石头村。</p> <p class="ql-block">地上古老的印记包围着我,天堂的光彩则跟随着群山。我常常停下来饱餐这海岛风光,小径所到的尽头,往往又是一幢居民楼住着两位老人。而那时又是另一种幽静,大树以优雅的姿态覆盖在房前,几只鸡啄着西瓜皮,发出“咯咯”的叫声,村民过着一种悠闲的生活,简直就打算在此白首终老,这也是一种幸福。我的一日探幽,实际上只是一个醉心于悠闲的人所必需的同情又十分甜美的消遣。</p><p class="ql-block">回到高速双桥收费站,只能走人工通道。工作人员告诉我,</p><p class="ql-block">“你从富翅岛过来的吧!”</p><p class="ql-block">“是的。”</p><p class="ql-block">“从那边回来一定要走人工通道,你如果从双桥上高速,回来还是在双桥下,要付17元高速费,但如果你从岑港下只需1.7元。”</p><p class="ql-block">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 2025-08-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