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长垣

春风

<p class="ql-block">长垣,这座豫北小城,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它或许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喧嚣,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温情与厚重。在这片土地上,平凡的人们用质朴的善举,编织出一张充满爱与希望的大网,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重燃生活的勇气。</p><p class="ql-block">3月5日,本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阳光洒在长垣的每一寸土地上,却未能照亮芦岗乡王辛庄村王雪峰一家即将面临的黑暗。王雪峰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来到邻村修理电视天线。他熟练地爬上那架木梯子,心中或许还盘算着完成这单活计后,能给家里添置些什么。然而,命运却在此刻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木梯子毫无征兆地突然断裂,王雪峰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从高处跌落。地面上折断的木头,如同锋利的匕首,无情地刺穿了他的肺部,他的身体多处骨折,鲜血瞬间染红了周围的土地。</p><p class="ql-block">当王雪峰被紧急送往医院,直接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时,他的家人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整个世界瞬间崩塌。了解王雪峰家庭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个家庭早已千疮百孔。他的父亲,去年突发脑出血,从此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人时刻照料;妻子智障,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更无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6岁,一个5岁,从出生起,就由年迈的岳母照顾。王雪峰,便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是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小家的唯一力量。如今,他倒下了,这个家庭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方向,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之中。</p> <p class="ql-block">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王雪峰,意识或许在清醒与模糊之间徘徊,求生的欲望与对未来的恐惧交织在一起。而他的家人,守在监护室外,心急如焚,每一分每一秒都如一年般漫长。他们不仅要承受着亲人生命垂危的痛苦,还要面对那如同一座大山般压在头顶的手术和治疗费用。那一张张冰冷的缴费单,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们的心。对于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承受的重担。</p><p class="ql-block">就在王雪峰一家陷入绝境之时,长垣市青年普法协会的志愿者们伸出了温暖的援手。一封饱含着无奈与求助的信,发在了协会的公益微信群里。刘建国会长看到这封信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的拖延都可能让这个家庭失去最后的希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在群里发起了捐款号召,呼吁志愿者们为王雪峰一家捐款救助。</p><p class="ql-block">消息一经发出,便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志愿者们纷纷响应,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拯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短短4个小时,带着满满爱意的捐款红包,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地发在了微信群里。7350元善款,这不仅仅是一笔金钱,更是志愿者们沉甸甸的爱与关怀,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p><p class="ql-block">在这场爱的接力中,志愿者张红娟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星。当她看到志愿者把善款送到王雪峰家人手中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如刀绞。低矮的房子里,破旧的家具杂乱地摆放着,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昏暗的灯光下,是王雪峰岳母那张布满皱纹、写满沧桑的脸。老人用颤巍巍的双手接过善款,眼中满是感激的泪花。那一刻,张红娟的心被深深触动了,她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这个家庭做更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张红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王雪峰家庭的遭遇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她想到了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这个致力于救助困难群体的公益组织,或许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帮助。于是,她连夜联系了在基金会工作的同学,详细地讲述了王雪峰一家的困境。同学告诉她,基金会可以提供救助,但需要严格的申请手续。面对繁琐的申请流程,张红娟没有丝毫犹豫,她知道,只要有希望,再难的路也要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张红娟叫上了好友、协会副会长蔡东华,两人一起踏上了为王雪峰一家奔波的征程。他们先来到医院,向医生了解王雪峰的病情,并开具相关的医疗证明。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王雪峰所在的村委会,向村干部说明情况,请求村委会出具家庭困难证明。一路上,他们风尘仆仆,却从未喊过一声累。因为他们心中明白,他们多跑一步,王雪峰一家就多一份希望。</p><p class="ql-block">在张红娟和蔡东华的不懈努力下,4月2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的5万医疗救助款到账了!这笔钱,如同雪中送炭,为王雪峰的治疗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王雪峰的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紧紧地握着张红娟和蔡东华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感激的泪水。</p><p class="ql-block">然而,张红娟和蔡东华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在住院期间,他们多次到医院探望王雪峰,关心他的病情和恢复情况。在与王雪峰家人的交谈中,他们得知了两个孩子也存在智障问题。这让张红娟的心再次揪了起来,她深知,对于这两个孩子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生活保障,他们的人生将会充满更多的坎坷。</p> <p class="ql-block">为了孩子以后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保障,张红娟四处打听,终于联系上了在公益路上结识的朋友——市中医医院康复中心杨紫鸽主任。杨主任被张红娟的善举所感动,毫不犹豫地答应帮忙。4月24日,在杨主任的精心安排下,护士长王霞带领同事们为王雪峰的两个孩子免费做了神经心理测试。测试过程中,孩子们的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无助,这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疼不已。但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专业的测试和鉴定,才能为孩子们争取到更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神经心理测试只是第一步,要让孩子能够适龄进入特殊教育学校,还必须有医院的残疾鉴定。张红娟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长垣市精神病医院,向医生详细说明了王雪峰家庭的实际情况。医生被她的坚持和爱心所打动,决定为两个孩子免费做残疾鉴定。4月28日,长垣市精神病医院陆占峰主任亲自为两个孩子进行了鉴定。当鉴定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张红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她知道,这两个孩子离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开启新生活又近了一步。</p><p class="ql-block">4月30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张红娟和蔡东华的帮助下,王雪峰终于康复出院了。办理出院手续时,张红娟和蔡东华在医院里来回穿梭,帮忙办理各种手续,跑上跑下,忙得不可开交。王雪峰的家人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紧紧地拉着张红娟和蔡东华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那一刻,医院的长廊里,弥漫着浓浓的温情。</p><p class="ql-block">与王雪峰同病房的病友,看着这一幕,不禁发出由衷的感慨:“老王,你遇到好人了。”一旁帮忙办理出院手续的护士也笑着说:“在长垣,还是好人多!”这两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长垣这座小城的温暖与善良。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冷漠和隔阂,只有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真情。</p> <p class="ql-block">5月3日,在长垣市青年普法协会志愿服务站小木屋前,一幅温馨的画面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当王雪峰满怀感激的心情把一面写着“大爱无疆 善举永存”的锦旗送给青年普法协会,一面写着“爱心捐款暖人心 善举济世恩难忘”的锦旗送到志愿者张红娟手中,让她代收送给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王雪峰万万没有想到,两个月的时间,在自己身上,见证了生死瞬间的无奈,见证了人间有大爱,使自己濒临绝望,看不到希望的家庭,又重新点燃重生的火炬,插上振飞的翅膀,让“家”又有了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5月5日,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收到了张红娟发来的微信:“我已联系咱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已通知超过6周岁的孩子6月份报名免费入学,王雪峰的儿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王雪峰一家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两个孩子也将迎来新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长垣,像张红娟、蔡东华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的真谛。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点亮了一盏盏明灯,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p><p class="ql-block">爱在长垣,它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它如同熊熊烈火,温暖着每一个寒冷的角落。在这座小城里,爱无处不在,它体现在志愿者们的一次次捐款中,体现在他们为困难家庭奔波的脚步里,体现在他们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关怀与呵护中。</p><p class="ql-block">长垣,这座充满爱的小城,用它的温情与善良,书写着一个个爱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