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7月31日,早上5点半,由于道路太窄大车无法前往,我们7个人分两辆车坐小车上山。此时,繁星点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了,但手机拍上的和眼睛看到的还是有些差别的。</h1> <h1> 鱼子西属于木雅贡嘎地区,拥有以藏传佛教为基础的基本文化特征,项目范围内可360 度遥望藏区四大神山之一藏区"第二香巴拉" 的亚拉神山全貌和四川最高峰"蜀山之王"的贡嘎雪山山系全貌,为贡嘎西坡地区难得的观景摄影点。<br> 上山的路况很差,弯多路陡颠簸的很。到山顶时山那边已微微发亮。在海拔4200米的山顶,温度只有14度,风很大,手长时间拿着手机已快冻僵,视频已出现晃动。站在观景台上,左可看亚拉雪山,右可看贡嘎雪山。</h1> <h1> 6点半,随着天边越来越亮,贡嘎雪山从山顶已露出金色,10多分钟,金色越来越大。<br> 看着太阳从山后跳出的那一刻,群山都亮起来了。贡嘎雪山又恢复到了雪白的模样。<br> 当阳光照耀山川,人们所期待的美好便已悄然到达~</h1> <h1> 这次行程十分幸运,看到了日照金山、看到了日出东方,合影留念后返回酒店吃早餐。<br> </h1> <h1> 今天要返回成都,回去路上要打卡折多山垭口。折多山以东是山区,以西是青藏高原的东部,为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br> 折多山观景台,318国道进藏路上的第一个高海拔垭口,海拔4298米。在山峰垭口处,耸立着一座白塔,白塔四周经幡飞舞。人们很自觉的排队在此拍照留念。</h1> <h1> 站在平台远望,可看到好多高压线。这是±800千伏金沙江上游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我国“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该工程途经四川省康定市,穿越折多山垭口,每年向湖北输送400亿千瓦时的电量。</h1> <h1> 早上9点半,垭口处已车水马龙。趁着还没堵车,我们赶紧上车前往泸定。</h1> <h1> 泸定桥建成距今有320多年了,是康熙批奏并命名的。泸定桥是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链构筑,桥面9根,桥侧各2根。桥长度100米,宽度3米。一根铁索由900多个1.5kg重的铁环构成。铁环历经300多年依然光滑无锈,主要是因为大渡河河谷是干热河谷,风大水汽少。<br> 红军飞渡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1935年5月29日,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先头红军在枪林弹雨中 2小时飞夺对工农红军生死攸关的泸定桥,为中央红军长征纵队顺利过河创造了绝佳条件。<br> 在八一节前夕,我们重走下长征路实地感受下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在桥上横竖都铺着木板,旁边加上护网的情况下,人走在上面晃来晃去胆战心惊,无法想象22名先辈们是多么的英勇。<br> 为什么他们是英雄?因为他们躺在那里!<br> 为什么要缅怀先烈?因为我们站在这里!<br> 为什么我们站在这里?因为他们躺在那里!<br> 为什么他们躺在那里?因为他们要让我们站在这里!<br></h1><h1> 缅怀先辈,珍惜当下!</h1> <h1> 凌晨在鱼子西时,海拔4177米,温度不足10度;上午在折多山垭口时,海拔4298,温度15度;中午到泸定时,海拔1300,温度26度;下午到成都时,海拔500,温度38度。这一天时间却经历了四季。<br> 从高海拔的10度回到38度的成都平原,一时还不习惯,那就吃些辣的让热来的更猛烈些吧。和儿子步行去了宽窄巷,点了冰粉、双流老妈麻辣兔头、钵钵鸡、蹄花汤,冰镇啤酒。辣的过瘾,冰的也过瘾。</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