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立秋吃饺子<br><br> 今天立秋,北方有立秋吃饺子的习俗,人们称此为“咬秋”,仿佛牙齿咬住的是季节的流转,是土地回馈的丰腴。<br><br> 每逢此节,我也随着习俗包饺子。北方人包饺子的馅料丰富多样,白菜、萝卜、韭菜、豆角、茄子甚至西红柿等等皆可入馅,没有做不了饺子馅的菜,只有你想不到的各种馅,而我独独钟爱茴香猪肉馅的饺子。<br> 提篮赴早市,在几个有茴香的摊位询问价格,又拿起观察老嫩干湿状态,最主要的是我要凑近闻闻哪家茴香的香气浓郁。最终买了我常买那个邯郸大嫂家的,大嫂说她家茴香是自种的,早晨四点多起来拔的。确实,她家的茴香苗嫩绿味正。<br> 回来将茴香择净清洗晾着,开始和面、剁肉馅,面醒着,肉馅放好作料绞上劲儿备用。<br><br> 开始切茴香苗,捋顺的茴香苗在刀下擦擦地切碎,绿莹莹、碎纷纷,如同碾碎了一捧春天,柔嫩青翠得惹人怜爱。随后将这一捧春天与粘稠油亮红润的肉馅混合搅匀,那茴香便如翡翠般撒落在红白相间肉馅之中,粘腻油润,香气扑鼻。肉菜彼此交缠渗透,红绿相间,勾勒出馅料自身的美妙形态,散发着熟悉而亲切的香味。<br><br> <br></h3> <h3><br><br> 茴香馅饺子最令人沉醉的,便是那独特而浓郁的香气。生馅之时,茴香特有浓烈香气便已升腾而起;待到煮熟掀开锅盖的那一瞬,热气腾腾的水雾带着茴香饺子的鲜香,如潮水般扑鼻而来,瞬间就漫溢了整个厨房。白白胖胖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元宝,漂浮在水面上,等待着主人品尝。<br> 饺子出锅,咬上一口,鲜美滚烫的汁水瞬间奔涌而出,在舌尖上热烈地流淌开来。肉馅肥腴多汁,香而不腻;茴香略带韧劲,有嚼头,那种特殊香气与肉之鲜美早已浑然一体,互相扶持又你争我夺的冲击着味蕾,满足着口舌,慰籍着心灵。唇齿之间,肉汁的鲜美与茴香特有的清香彼此碰撞、又水乳交融,形成了难以言说的醇香,使人品咂再三,不舍停箸。<br></h3> <h3><br><br> 然而,这茴香之美味,我并非生来便懂得欣赏的。小时候,但凡妈妈做了茴香、芹菜、香菜等带有特殊气味之物,我总像退避三舍,远远逃开。茴香饺子当时在我眼里,宛如不可亲近的异类。后来十几岁离家求学,初尝独立滋味,八十年代初,学校食堂饭菜寡淡,让我甚是想念妈妈的味道。中秋放假归家,风尘仆仆踏入门槛,扑面而来是妈妈煮饺子的氤氲香气。妈妈知道我不爱吃茴香馅饺子,给我包了韭菜鸡蛋虾皮的饺子,因为不知道我到家的准确时间,便先给两个弟弟煮了茴香馅饺子。由于我早晨急着回家没吃早饭,所以饥肠辘辘。妈妈说你先吃几个茴香馅的垫垫,于是我便夹起来一个刚出锅的茴香馅饺子送入口中。第一口饺子刚咬下去,那熟悉又陌生的茴香味道裹着浓郁肉汁瞬间迸发,竟如一股暖流直贯心脾——原来那令我生厌的味道竟这般丰美而熨帖!此一刹那,茴香饺子于我而言,恍然成了人间至味,仿佛味蕾沉睡的灵魂被这香气骤然唤醒。自那之后,我便无可救药地恋上了茴香饺子,那独特气息,已如生命密码般刻入了我的骨血。<br><br> 如今,立秋时节包茴香馅饺子,于我早已成为一种虔诚的仪式。当那承载着记忆的香气又一次于齿间弥漫、缭绕,这小小饺子,包藏的岂止是茴香与肉馅?它分明包裹住了一段时光的滋味,包裹着昔日少年离乡又归家时味蕾的顿悟,包裹着对妈妈味道的留恋与传承,包裹着人生路上对某种固执偏见的温柔推翻。<br> 岁月无声无息中,那个不爱吃茴香馅饺子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退休老太太,那些曾经如临大敌般讨厌的食物,竟成为了此刻碗里最温柔的给(jǐ )养。我们仿佛吞下的不只是食物,还有那曾经执拗的自己们。流水温柔,但却磨平了石头的棱角。岁月漫漫,让我们认清现实,告别幼稚,长大成人。<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