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滿洲里:滿洲里國門】

少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獨行遊走在内蒙古自治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3 )</span></p> <p class="ql-block"> 離開了呼倫湖,下一站就該是去探訪滿洲里國門的了。滿洲里國門從第一代國門(<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2年左右</span>)到現在的第五代國門(2008年建成),前後經歷了100多年。</p> <p class="ql-block">滿洲里國門景區口</p> <p class="ql-block"> 满洲里國門,是許多旅行者想往都不想錯過的地方,41號界碑、和平之門、紅色旅遊展廳都是絕佳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另外也可以見到从俄羅斯緩緩駛來的火車。</p> <p class="ql-block">滿洲里41號界碑</p> <p class="ql-block">滿洲里和平之門</p> <p class="ql-block">紅色旅遊展廳</p> <p class="ql-block">北疆明珠觀光塔</p> <p class="ql-block">通往俄羅斯的鐵道綫</p> <p class="ql-block">從俄羅斯緩緩駛來的火車</p> <p class="ql-block">滿洲里國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滿洲里國門是满洲里的標誌性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站在國門下,那莊嚴的感覺,還有歷史的厚重感讓人的腰桿子一下就挺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遠遠地可以瞧見俄羅斯一側的後貝加爾斯克小鎮</p> <p class="ql-block">第一代國門</p><p class="ql-block">建造時間:1902年左右。</p><p class="ql-block">建造背景:1900年,俄國人承修的西伯利亞鐵路鋪入中國境内,改称稱“東清鐵路”。随後,俄羅斯單方面在鐵路两側設立了两國間最初界綫標誌。</p><p class="ql-block">外觀結構:在鐵路左側路基之下樹立一根木柱,木柱向西一面被削平,寫有俄文“萨拜喀爾省鐵路交界”字樣。鐵路右側,路基之上,另樹一根木板包装的木桩,上面釘有鐵制的雙頭鹰國徽,故有“雙頭鐵鳥”之稱。</p><p class="ql-block">位置:在現在的後貝加爾斯克以西的馬赤也夫斯克車站東約一公里処,距後貝加爾斯克近十公里。</p> <p class="ql-block">第二代國門</p><p class="ql-block">建造時間:1920年。</p><p class="ql-block">建造背景: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政府設立,位置從馬赤也夫斯克附近南移到十八里小站(即後貝加爾斯克)以東。</p><p class="ql-block">外觀結構:為木質拱形,門額上面向中方一側用中文寫有“中蘇門”字樣。</p><p class="ql-block">位置:二十年代後期移至後貝加爾車站對面、蘇方邊防總站院内。</p> <p class="ql-block">第三代國門</p><p class="ql-block">建造時間:1968年。</p><p class="ql-block">建造背景:中蘇两國關係緊張,满洲里作為“反修、防修”的前沿,常年處於戰備狀態。</p><p class="ql-block">外觀結構:原本是檢查橋,也稱棧橋,横跨二股準、寬軌道鐵路。該橋是鐵木結構,主體用鋼軌焊接而成,橋身漆為綠色,两側護欄鑲嵌著木板,面西方向寫著醒目的紅色標語“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橋身的北側有一架鐵梯。</p><p class="ql-block">位置:位於满洲里以西的中俄邊境鐵路連接點附近。</p> <p class="ql-block">第四代國門</p><p class="ql-block">建造時間:1989年。</p><p class="ql-block">建造背景:改革開放後,中國與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频繁,满洲里口岸的客貨運輸急劇增長,原有的國門已不能滿足需求。</p><p class="ql-block">外觀結構:建築面積774.5平方米,高12.8米,寬24.45米,外表用2000多塊0.5平方米大小的青灰色花崗石板鑲嵌而成,莊嚴雄偉。國門上書“中華人民共和國”7個深紅大字,中間懸掛的國徽直徑61.8米。</p><p class="ql-block">位置:位於满洲里以西的中俄邊境鐵路連接點附近。</p> <p class="ql-block">第五代國門</p><p class="ql-block">建造時間:2008年。</p><p class="ql-block">建造背景:随著中俄两國經貿關係的不断昇温和鐵路貨運量的持續攀昇,原有的第四代國門已經不能適應中俄两國貿易快速發展的需求。</p><p class="ql-block">外觀結構:總長105米,寬46.6米,高43.7米,過橋高16.9米,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風格為後工業時代風格。國門莊嚴肅穆,在乳白色的門體上方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鮮紅大字,上面懸掛的國徽閃著金光。</p><p class="ql-block">位置:位於满洲里以西的中俄邊境鐵路連接点附近。</p> <p class="ql-block"> 满洲里套娃廣場,满洲里的一処俄羅斯建築風格的標誌性景點。這裡大大小小的套娃足有两,三百種之多。</p> <p class="ql-block">滿洲里中蘇金街之街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勇攝於内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