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同行--窑湖小镇(2025.8.1-8.3)

彩虹之上

<p class="ql-block">  傍晚散步偶遇群里姐妹,凑一起聊天,竟然促成了下周末宜兴窑湖小镇之旅。一个半小时内,快速搞定车票和住宿,也算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团队旅行了!</p> <p class="ql-block">  人多就是力量大,机智如我们,算算还是包车前往性价比最高。而出发前,随着司机把一个个队员接上车,车内开始变的热闹起来,度假氛围也逐渐攀升~</p> <p class="ql-block">  出发~出发~,看着路旁倒退的景色,此时我脑中都是各种出发的BGM…😀</p> <p class="ql-block">  宜兴,古称阳羡。位于太湖西岸,北接无锡,南邻浙江长兴,东濒太湖,西靠溧阳。境内以丘陵地貌为主,水系发达(如荆溪、长广溪),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进景区了,我们这次定的是窑厂度假酒店。一进酒店大厅我就被惊艳到了。仿龙窑窑头的设计,大面积的暖橙色,象是窑内泥与火的交融色;那檀木色的弧形楼梯,像极了紫砂壶的形与色;穹顶坠落的灯群,又仿佛是窑内跳跃的火精灵。这融视觉美学与文化隐喻的酒店大厅,怎不让人惊艳?!</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忙着办入住,急着去景点内观景,错过了这“龙窑”窑头后的窑尾,直到离开那天才一睹它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酒店大厅后就是一条长长的甬道,随着甬道的延伸,可来到“窑尾”。</p> <p class="ql-block">  “窑尾”从外看,象是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有烟囱的蒙古包。</p> <p class="ql-block">  外面看着不大,但当你站在烟囱下面,仰头四顾,橙色穹顶熔岩般倾泻而下,让人不自觉压低声音。仿佛能感受到千年陶魂,栖居在了这当代光影的建筑里。</p> <p class="ql-block">  房间放好行李,就匆匆下楼,到酒店门口乘免费接驳车到景点游客中心,开启今天的游玩。</p> <p class="ql-block">  网上看介绍,窑湖小镇总规划用地约2万亩,总投资130亿元。以宜兴“山、水、陶、竹、茶”五大文化为灵魂,打造“从旅到居”的生活体验升级,融合自然生态与人文传承,是宜兴的“新封面”。我们打算花两天两夜沉浸式体验。</p> <p class="ql-block">  游客中心进来,我们就随着人流沿主街道打卡,只觉得处处是景,框框是画,就连消防栓也成了斑点狗,童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哈哈,这位亚洲蹲不错,稳如“老狗”!</p> <p class="ql-block">  想当初,阳羡的秀美山水还曾吸引苏东坡来买田养老。“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物外游。”景区也是将这一事件造了处景观来。</p> <p class="ql-block">  银色小舟代表“虚舟”,喻漂泊人生,周围假山小溪和树木构筑“溪山”,代指阳羡净土,这处小景构建了超然物外的美学空间,特别是在晚上看,真是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  同行好友在第二天白天拍了一张,就感觉没那么梦幻了。</p> <p class="ql-block">  景区定时还有一些非遗表演,我们也没注意时间,竟然幸运地碰上了非遗水上表演--独竹漂。看这表演,还比较考验手机性能,要不用手机把画面拉近,单凭肉眼根本看不清。</p> <p class="ql-block">  这边的繁花之境超梦幻,蓝雾浮起亭台如蓬莱仙岛,紫光缠络花草似火树珊瑚,那拍照的游人伸手间,似能惊起一群流萤,这技术造景,最动人的还是无意间闯入的人。</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繁花之境我个人觉得还是夜晚最美。用夜晚和白天的照片一对比,哈哈,滤镜碎一地。</p> <p class="ql-block">  这抱着粉色花花,背蓝色书包的可爱小松鼠,你回家好像有点晚了喂,晚饭吃了吗?</p> <p class="ql-block">  我还没吃呢,得赶着去小吃街--茗岭街吃晚饭,填一下五脏庙。下回聊哈~</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孩子真不省心,这么晚,连小云朵都坐在屋檐不愿回家。</p> <p class="ql-block">  不管啦,我要回春波长廊,看龙形水秀--一场以生肖龙为灵感的声光水幕表演,搭配烟花秀震撼视听。</p> <p class="ql-block">  站在春波长廊,看两边景色,整条水岸都向我袒露了它的美。我想,此间最奢侈的,就是用整座城的夜色做了画纸。而我,也在这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  过春波长廊,来到龙形水秀,时间刚好,但已没有合适位置观看,看了个“侧颜”,想着明晚还能再来,此时天又开始下起了雨,遂打道回府。哪知道任性的我们第二天晚上没来,这里只能放张网图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图</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是原路返回,但三个不认路、不辩方向的女人,与其他队员走散了,竟然误打误撞的进入另一片区域,还拦到了回酒店的接驳车,哈哈,真是神奇!</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觉自然醒,走到房间阳台,发现台风“竹节草”余威还在,天空阴沉沉地开始下起雨来。先下楼吃早饭。</p> <p class="ql-block">  一眼望不到头的用餐区,早餐的丰盛程度出乎我们意料。我挑了些在家不常吃的,乌米烧卖、春卷、薏米粥、各色沙拉和水果,吃的肚子溜溜饱。</p> <p class="ql-block">  雨下的忽大忽小,回房间大家一商量,她们四人宅酒店快乐掼蛋,我俩逛景点雨中散步。</p> <p class="ql-block">  今天好友穿的衣服超出片,人也美,随手一拍都是杂志封面。</p> <p class="ql-block">  雨中的窑湖小镇,游人稀少,没有了嘈杂声的小镇,更显古朴清幽。景点游玩也就成了真正地雨中悠闲散步。</p> <p class="ql-block">  走过宋窑展馆,远远看见龙窑。龙窑因依山而建、形似卧龙而得名,是一种半连续式斜坡隧道窑。宋代出现分室龙窑,其核心结构分为窑头(火膛)、窑床(装坯区)、窑尾(烟囱),长度通常30-80米,倾斜角8°-20°,利用坡度形成自然抽力。龙窑集中于南方山区(宜兴、景德镇、德化),北方多用馒头窑。如今仍在使用的宜兴前墅明代龙窑是为现存实例。</p> <p class="ql-block">  窑边堆放的罗汉陶俑也是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在龙窑窑头还有窑工宴、开窑仪式和斗茶的表演,我和朋友也有幸参与了一把。直接把体验感拉满。</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老天好像知道接下来的美景太多,打伞拍照不方便,竟然开始收雨放晴了。</p> <p class="ql-block">  卢象升祠堂,为纪念明崇祯时兵部尚书、抗清名将卢象升而建,占地1604平方米,殿内正中设卢象升画像,上方悬"气魄浩荡"牌匾,两侧陈列碑文、史料及展示铠甲,耳房设置红夷炮、鸟铳等明代火器展示。</p><p class="ql-block"> 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宜兴茗岭人。进士出身却能打仗,力主抗清,反对议和。崇祯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在与清兵交战中,牺牲于河北巨鹿蒿水桥。崇祯十二年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赐祭葬,世袭锦衣卫千户。南明福王时追赠忠烈。</p> <p class="ql-block">  水龙会门前竖了块牌子,上面写着古代压水机的操作步骤,我是不是能把这里理解为古代消防队?</p> <p class="ql-block">  走累了,进游客休息点休息一下。没想到里面布置的花团锦簇,竹桌竹椅随意摆放,还提供有免费桶装纯净水和一次性杯子,在这高温夏季,也是很贴心的服务了。</p> <p class="ql-block">  休息时,接到前方战报,她们掼蛋结束,在来景区吃饭路上。我得好好把握机会,选个环境优美的饭店,让午餐吃的赏心悦目一些!</p> <p class="ql-block">  结束午饭出饭店,太阳照的刺眼,从中雨到大晴天只用了短短三小时,这真是六月的天,孩子的脸!</p> <p class="ql-block">  雨转晴,古朴清幽的小镇又重新回到了热闹人间!</p> <p class="ql-block">  窑湖大酒店的紫砂圣堂,位于景区最高点,和我们住的窑厂度假酒店风格不同,特意进去打卡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  湖畔栈桥,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桥上游人在松石假山间赏景,桥下小鱼儿在碧绿翠湖中畅游,虽不如网上航拍视角惊艳,但也拉满江南氛围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附网上航拍视角</span></p> <p class="ql-block">  宜兴被称为陶都,制陶体验不可或缺。在这小小工作室,孩子挤在一起,认真敲打制作着陶器,不留一个空位,让很想体验的我都没好意思开口。</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就是社火广场,这十天听说被人包场了,晚上社火表演都没有,略有遗憾。就附上网图,拍两张打卡照,自己想像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附网图</span></p> <p class="ql-block">  远远看见景点标志性建筑--紫砂塔,我没看到网上相关介绍,不知道它是否真是紫砂烧筑而成,如果真是,那就太让人惊叹了,那么大的一座建筑,那么多的构件,难以想象!是“钞能力”吗?!</p> <p class="ql-block">  隐约已见同伴心心念念的鱼鳞坝。那是夏日户外玩水必到之地。其实景区内还有几处室内室外玩水地方,因为我们没打算“湿身”,所以也就没去。但这里却不容错过。</p> <p class="ql-block">  走近细看,一圈圈大小不一的石块巧妙堆叠,似巨鳞铺展。水流顺着错落有致的“鱼鳞”奔涌倾泻,形成一道道玲珑可爱的小瀑布群。水花飞溅,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缤纷的花卉铺成“S”形,把坝体一分为二,黄的明艳,红的热情,绿植环绕之下,为这坝体增添了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  鱼鳞坝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人们亲水嬉戏、休憩放松的乐园。环坝一圈,树荫下、遮阳伞下,三三两两的人们,或坐或站或嬉水,悠然自得。水中的主角非孩子们莫属,小女孩头戴遮阳帽,身着鲜艳的泳衣,小男孩手持水枪,稚嫩的脸上满是专注的快乐。父亲牵着孩子的手,小心翼翼地引导她感受水波的清凉。她们的欢笑声与水花溅起的声响应和着。</p> <p class="ql-block">  人们或踏着露出水面的石墩过河,或干脆赤足踏浪,我们则是亮出水陆两栖鞋,毫不犹豫地踏入这沁人心脾的碧波里,走进孩子们的笑闹声中。</p><p class="ql-block"> “自在谷”--“自在谷里 自然自在”,就是这份纯粹的、伸手可及的自在与欢愉。</p> <p class="ql-block">  出自在谷,直奔又一心心念念的体验活动--云上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  掐着点赶到会展中心小火车站,站台上站牌写着时光—窑湖,看着复古观光小火车缓缓开过来,真是恍若从时光中穿梭而来,哈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看景,我们选择坐最后一节车厢。果然好景翻倍!</p> <p class="ql-block">  宜兴被称为“竹之乡”,全国竹制品原料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于此,电影《卧虎藏龙》中在竹间腾挪的名场面也取自宜兴竹海。而我此时坐着小火车,沿着轨道,不疾不徐地穿行在这翠绿屏障中,脑中出现的画面是下图(网图)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图</span></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慢悠悠的穿过竹林,越过山丘,来到茶园。</p> <p class="ql-block">  宜兴的茶也是它的特色之一。唐代时,宜兴阳羡茶被陆羽推为贡茶,现在宜兴茶类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阳羡雪芽。阳羡雪芽(现代绿茶)与唐代紫笋茶(古贡茶)虽同源江苏宜兴(古称阳羡),二者在“嫩采春芽、山地立茶”的基因上同源,但因时代变迁与工艺革新,其制作工艺呈现显著差异与部分传承。</p> <p class="ql-block">  明代时取消团茶、推广散茶,冲泡法取代煮茶,对茶具透气性与保温性提出新要求。宜兴紫砂因“透气不透水”的特性成为理想载体,从日用陶器中脱颖而出。我们小时候还经常喝到父母用紫砂壶冲泡的宜兴绿茶,口渴时一通牛饮,入口虽有些苦,但过不久就会回甘,超解渴!到如今,生活中早已离不开它了。</p> <p class="ql-block">  到站!到站!看,从时光列车中走出了两位美少女!</p> <p class="ql-block">  晚餐来这里,寻味宜兴,照片中这三个菜得到我们一致好评。炸桑叶,松松脆脆;乌米饭粘白糖,宜兴特色,甜甜糯糯;红烧小公鸡,超级入味!</p> <p class="ql-block">  美食总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晚餐如此,第二天的早餐更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酒店散步,大概10:30左右,我们一行六人离开了窑湖小镇,结束这段旅程。作为“六宫粉黛”群首次出游,自由自在的气息一直徜徉在我们之间。六个人,六种性格,六张晒的微红、带笑的脸庞,有早起晨跑轻轻带上的房门,有因突发奇想而绕的远路,有餐桌旁分享食物的融融暖意,有新手组局的欢乐掼蛋,还有临时起意跳上接驳车去景区购买的馍馍……</p><p class="ql-block"> 我们并未强求一致,反而视差异为旅途有趣的调味剂。也许很快,工作会重置节奏,生活恢复日常,但这段在小镇山水间共同编织的松弛时光,是一场名为“自在同行”的轻松之旅。期待再次出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8.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