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在东晋时期,处于丘陵地带的雨花台,因产色彩斑斓的小卵石,得名“聚宝山”,但真正赋予它历史重量的是近代革命史。雨花台因地处城外、隐蔽性强,被选为秘密处决政治犯的主要场所之一。无数革命人士在此慷慨就义,鲜血浸染山岗,使原本普通的鹅卵石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的“雨花石”。两次漫步雨花台,当我拾起一枚花纹奇特的小石头,不由想起这些血染的雨花石,它们既是大地的记忆,也是革命先烈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雨花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华门外1公里处,总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其顶部为一平台,由东岗、中岗、西岗三个山头组成。南京雨花台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山,更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重要景点。我两次游览革命圣地“雨花台”景区,给我心中留下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雨花台是中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主要纪念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1927—1949年)在此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这里的“雨花石”因传说被烈士的鲜血染红而得名,象征着先烈们坚贞不屈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设立多处监狱和刑场。雨花台因地处城郊、地势隐蔽,成为当局秘密处决政治犯的主要场所。无数革命者在此被枪杀或活埋,他们的遗体常被草草掩埋于山岗之上。 著名青年运动领袖、满洲省委书记等重要人物均在此遇害;更多普通党员和积极分子也在此处为信仰献出生命。</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旅游期间,我们观看了话剧《雨花台》,此剧塑造了虚构角色“林风”(原型综合多位烈士事迹),他本是留学归来的工程师,因目睹日军暴行毅然投身革命,被捕后设计图纸帮助狱友越狱失败,最终从容赴死。该剧以南京雨花台烈士事迹为题材,弘扬革命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些跨越时空的故事共同构建了雨花台的精神图谱:它既是具体的地理坐标,也是抽象的民族脊梁;既是历史的终点,更是记忆的起点。每一次对这段历史的回望,都在完成一次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使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雨花台修建了纪念馆、纪念碑、烈士群雕等设施,将这片曾经的刑场转变为弘扬革命精神的教育基地。如今的雨花台风景区内,松柏苍翠间的碑刻、展陈系统讲述了那段悲壮历史,提醒后人铭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烈士陵园区位于雨花台主峰,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也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区内有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雨花台烈士陵园、忠魂亭等建筑。</p><p class="ql-block">每年有数万名学生在此举行成人礼或团队活动,通过重走“铁窗”模拟路线、体验雕版印刷地下刊物等互动项目,感受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雨花石文化区内 ,由“神话传说”、“科普展示”和“溪滩观赏”三部分组成,分为天降雨花广场、踏花寻石甬道、《雨花石的传说》暨《登台问天》雕塑、雨花石博物馆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1983年6月,我和同事三人因公出差到南京,星期天来到雨花台。初临这片承载历史的土地,我们首先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了解他们为革命奋不顾身的英勇事迹。随后我们来到雨花台所在的丘陵地带,天然形成一种纹理斑斓的卵石,因传说融入了烈士鲜血而被称为“雨花石”。我怀着对烈士崇敬的心情,将雨花石看作是革命精神的化身。山坡上到处是小石子“雨花石”,我顺便捡了几块收藏起来,留作纪念。它不仅是南京的特有艺术品,更成为革命精神的文化载体,收藏雨花石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承对先烈的追思。</p> <p class="ql-block">2013年10月25日,我跟随旅游团重游南京雨花台,看到有许多学生在纪念碑前瞻仰革命先烈,感受历史的厚重感。</p><p class="ql-block">附近还有售卖雨花石的商店,雨花石纹理斑斓、清晰,我特别喜爱,欣然买下十几块雨花石,回家后将雨花石置于花盆中。这些小巧玲珑的石头,它们于我而言意义非凡,既是岁月的纪念,又串联起两次南京之行的记忆,每每凝视,往昔点滴便涌上心头,满是珍视和怀念。</p><p class="ql-block">总之,雨花台承载的不仅是一段血泪交织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追求自由、真理与光明的精神丰碑。我每一次探访,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对信仰的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