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农历闰六月十四·立秋(图片:网络;文字:查阅)

雲竹(王辉:中国美院书画)

<p class="ql-block">今日立秋!</p><p class="ql-block">一、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起始,表示自然界阴阳之气转换、万物趋向成熟的关键转折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节气定义与天文特征:</p><p class="ql-block"> ‌立秋‌字面含义为"秋季开始","立"即起始,"秋"指禾谷成熟。每年公历8月7-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即进入立秋节气,该节气在农历中对应六月末至七月中旬,具有过渡性质的气候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自然规律与气候特点:</p><p class="ql-block"> ‌1、阴阳转换‌: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从繁茂生长转向成熟收敛。‌‌</p><p class="ql-block"> 2、‌温度特征‌:</p><p class="ql-block">仍处"三伏天"范畴,暑热持续形成"秋老虎"现象。‌‌</p><p class="ql-block">昼夜温差增大导致晨露出现,部分地区降雨量开始下降。‌‌</p><p class="ql-block"> 3、‌物候现象‌:</p><p class="ql-block">一候凉风至(北风带来凉意)。</p><p class="ql-block">二候白露生(晨间露水凝结)。</p><p class="ql-block">三候寒蝉鸣(秋蝉感阴而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以下是关于立秋气</p><p class="ql-block">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1、‌农事活动‌:</p><p class="ql-block">南方开展晒秋农俗,利用屋顶晾晒谷物。‌‌</p><p class="ql-block">北方准备冬小麦播种整地工作。‌‌</p><p class="ql-block"> 2、‌民间习俗‌:</p><p class="ql-block">贴秋膘(食用肉类补充夏季消耗)。</p><p class="ql-block">啃秋(食用西瓜等消暑食物)。</p><p class="ql-block">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7日·立秋·农历闰六月十四,周四,于杭州市西湖区 [ 雲竹画苑] 记录分享并送上秋日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立秋时间与分类依据:</p><p class="ql-block">根据天文数据测算,2025年立秋的精确时刻为北京时间8月7日13时51分19秒。‌‌1‌‌2</p><p class="ql-block">早立秋与晚立秋的判定</p><p class="ql-block">民间对立秋时间的分类主要依据两个标准:</p><p class="ql-block">‌农历月份‌:农历六月立秋为“早”,七月立秋为“晚”。2025年立秋对应农历闰六月十四,按此标准属于早立秋。‌‌</p><p class="ql-block">‌具体时刻‌:以中午12点为界,12点前为“早立秋”,12点后为“晚立秋”。因2025年立秋时刻在13时51分,故按此标准属于晚立秋。‌‌</p><p class="ql-block">气候特征与农谚解读</p><p class="ql-block">立秋后仍可能持续高温,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p><p class="ql-block">三伏天延续:2025年立秋后2天(8月9日)进入末伏,地表热量积累尚未完全消散。‌‌</p><p class="ql-block">传统经验总结:农谚“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反映时间与暑热关联性,但现代气象学表明气候受多重因素影响,该说法缺乏科学依据。‌‌</p> <p class="ql-block">农历与立秋的关系:</p><p class="ql-block">立秋作为农历节气,其日期在农历中固定为每年八月(通常对应阳历的8月7日左右),具体日期由农历推算决定。</p><p class="ql-block">2025年的立秋时间为农历闰六月十四,阳历8月7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历在节气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农历通过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理论确定节气位置,例如2025年立秋时间为农历闰六月十四,这一时间点直接关联民间对“早秋”或“晚秋”的划分。 ‌</p> <p class="ql-block">2025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13时51分19秒,属于晚立秋‌。</p><p class="ql-block">根据民间以中午12点为界的划分标准,立秋时间在12点之后即为晚立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间有句“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p><p class="ql-block">因此,立秋后可能还会热很长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民间有说法:早立秋为“睁眼秋”,晚立秋为“闭眼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睁眼秋”是指白天十二点之前,大自然在晨光初破晓时,就宣告秋日的到来,这一刻,万物苏醒,秋意盎然。</p><p class="ql-block">而2025年是晚立秋,即“闭眼秋”,也称“秋老虎”,今年立秋恰逢闰月,闰月秋的到来往往可能会延长夏季高温期,加上今年三伏天又是近年来最短的一次,总共30天,其中中伏只有10天,因此,立秋后一直到处暑的日子里,气温就会显得特别炎热,很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p> <p class="ql-block">“睁眼秋凉嗖嗖,闭眼秋热死牛”,8月7日立秋,今年是什么秋?</p><p class="ql-block">“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间过得真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立秋,这个节气可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它标志着孟秋时节的开始,此时暑气未消,仍有“秋老虎”余威,但天气逐渐转凉,自然万物也开始从繁茂成长走向了成熟收敛,尤其是庄稼作物开始趋于成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立秋后,南方高温天气可能持续至白露节气,而北方则以干燥为主,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增大,清晨易出现露珠。 因此需要大家警惕温差较大造成的身体影响。</p> <p class="ql-block">此外,对于立秋节气来说,民间还一直有“睁眼秋凉嗖嗖,闭眼秋热死牛”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睁眼秋凉嗖嗖,闭眼秋热死牛”</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睁眼秋”是指立秋时间是在白天,往往是在在凌晨0点到中午12点之前,就被称为“睁眼秋”。它仿佛是大自然在晨光初破晓时,就宣告着秋日的到来。这一刻,万物苏醒,秋意盎然。而“闭眼秋”多指立秋的时间在下午1点到晚上24点之间,这时候,仿佛秋天还在沉睡中,没有真正醒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按照民间的说法,“睁眼秋”通常预示着立秋后天气会逐渐凉爽,早晚温差会变大,是个比较温顺的“秋老虎”;“闭眼秋”往往意味着即使立秋了,天气仍然会很热,“秋老虎”的威力不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睁眼秋往往预示着立秋后气温快速下降,农作物成熟期凉爽,这样就有利于庄稼的收获和储存。 而遇到闭眼秋,往往预示着高温持续,作物易受蒸腾作用影响,出现水分缺乏的情况,导致枯萎,因此需加强灌溉,减少庄稼损失。</p>

立秋

农历

节气

睁眼

闭眼

晚立秋

秋后

秋老虎

六月

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