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天冰水刺骨凉 整田育秧分外忙</p><p class="ql-block"> 水泵抽水润禾田 渡槽架在六干上 </p><p class="ql-block"> 连里组织我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地点在一连的一个大仓库里,我们每天早上排着队沿着我们连前面的防潮大堤往一连进发,一排、二排的女兵在前面,男兵排在后面,走着走着,“啊呀!”前面的队伍炸了营,怎么回事?原来是遇见了蛇,呵呵,女孩们都怕蛇,走着走着又“啊呀!”又遇见一条,大堤的南面暖和,蛇出来的早,春天来到了。</p><p class="ql-block"> 学习地点是在一连的一个大仓库里,摆上几排砖,放上一个大木板就是板凳了,我们几个坏小子在最后面,一遍学习一边抽烟,韩林战友不知从哪里买的一包烟丝,我们分着卷成喇叭烟,这烟燃烧后有一个奇特的香气,令人感到很舒服。</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学习中,我们基本了解了整个水稻的种植、管理的知识,了解了什么是梗稻、杣稻,稻穗的一次支梗、二次支梗,分蘖,拔节,叶龄,挑旗期,灌浆。什么是烤田,为什么要进行烤田,什么是黄秧期,为什么黄秧旱一旱,产量减一半等农业知识,还了解了基本的水稻的病虫害防治。紧接着就开始了水稻的种植。</p><p class="ql-block"> 连里命令我们排进行育秧的工作。育秧要先进行苗床的整理,选一块较好的地块,用铁锹修出1.5米乘25米大小的苗床,苗床和苗床之间留出半米的沟,用于灌水和散稻种。然后往田里灌水,灌水后发现有不平的地方就要进去整平,三月的天,天气刚刚转暖,水还是冰冷的,早晨有时候在水面上还有一层薄薄的冰,我们往往是上身穿着棉袄,下面就赤脚踏进那冰水里,冰水冻得那腿刺骨的疼,咬着牙,等那腿被冻得麻木了,才开始干活,干完活出来,带着水的腿被北风一吹,裂开了一个个的口子,钻心的疼。后来我们想出了预防的办法,买8分一支的马牌油,厚厚的涂在腿上,可以防治裂口,但由于涂的面积太大,几乎一两天就用掉一支,也用不起了,有人说也可以用润滑机械的黄油来涂,我们就到机务班要黄油,机务班的人不明白我们要黄油作什么用,还问我们,“要高速的还是低速的?”。也有的战士开玩笑说,“我已经写信要家里给我做衣服了,”“做什么衣服?”“棉裤头!”。由于经常在冰水里浸泡,我的战友有许多人患上了关节炎,还好,我的关节现在基本还是好的,只是那腰椎在那时候扛包压的,椎间空隙有些狭窄。</p> <p class="ql-block"> 育秧要进行浸种,把一种叫呋喃丹的农药,按比例加在水里,用热水调温到40度,把稻种放进去,浸泡几个小时,取出,放进一个水泥池子里,过几天看到稻壳有白白的芽拱出来就可以了,然后把这发芽的稻种均匀的散在那苗床上。</p><p class="ql-block"> 水稻的种植有两种方式,传统的就是进行育秧、插秧,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进行直播,把发芽的稻种放在直播机里,一个铁盒子,两面分别有一个轮子,轮轴左右相连,带着十几个齿轮,由2~3个人拉着,齿轮的转动把稻种一撮一撮的散在田里。这种方式虽然省去了拔秧插秧的过程,但产量要低得多,在估计插秧季节里完不成插秧的任务时候,就采用这种直播方式。</p><p class="ql-block"> 稻田的平整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一块田不平整,就很难进行灌水烤田等操作。通常是在一千米的条田里,每50米拉起一田埂,整平就在这50米见方内进行,高低偏差太大了,就进去一台履带拖拉机,用履带在那高处拧几下子,然后再由人工进行找平。最后由十三班的童冬强,赶着一头牛,后面拖着个大板子,人踩在那大板子上,吆喝牛,脚上还使着劲,在那泥汤子来回转着,直至认为地平了,再进下一块田。这可是个技术活。牛很听话,但有一次闹了牛脾气,就是不干了,拖着板子自己跑回了连队。这牛就住在我们的屋山头那里,白天牛虻很多,这牛虻太厉害了,那么厚的牛皮,生生的把牛给叮出血来,我们有时候就去帮着打牛虻。那牛虻很硬,不像是苍蝇那样是软的一打就死,有时候打几下仍然能飞。不知哪个战士,是喜欢牛呢还是故意的,一次给牛吃了不少的大豆,结果就胀肚子了,害的马车班的战友大半夜的拉着牛到处溜达。</p> <p class="ql-block"> 在这期间我还带领我们排完成了一个架设渡槽的工作。在第六引黄干渠的南面胜利油田在那里建了一个很大的水库,当我们的水不够用的时候,就要从那个水库里往外提水。第六干渠的北面与我们连队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排碱沟,要想把水引到我们的大田,就必须建立一个渡槽跨过排碱沟。我的任务是把事先运到我们连队的直径0.6米×1.2米的陶瓷管子再用拖拉机运到渡槽的工地上,那陶瓷管子很重,搬上搬下的很费劲,也很容易打碎,我“发明”了一个办法,用杠子穿过那管子,用人来抬,这样不但很省事,也不易破碎,一百多根陶瓷管运完了,竟然没有破损一根,当时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还有那么一点“领导”才能。</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胜利油田给我们提供的50千瓦的变压器以及电机水泵等。两台大水泵安装好了,还搭起了大帐篷,将启动器等放在帐篷里,由原我们班的徐其珠战友进行管理,白黑的住在帐篷里。</p><p class="ql-block"> 有了渡槽,有了大帐篷,这里就成了我们经常来玩耍的地方。那个水泵电机启动器叫做减压启动器,因为功率太大,直接启动会有很大的电流会引起电弧发生危险,所以进行降压启动,启动后再接通原电压,操作动作是是拉住手柄,先往里一推,呆启动后再往回一拉,水泵就正常工作,我们不是操作员,但有时候也去拉几下子,过过启动电机的瘾。电机启动后转速很高,电机风扇看上去就像不转一样,战友耿胜华就把指头伸进电机风扇中,将手指切去一块。</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水泵的出水口用水泥砌的水池,往下有几米很陡的水槽,然后再流入水渠。有次关水后听到水池内有啪啪声音,过去一看,原来有几条鲤鱼顺着水槽游上来了,那么大的水,那么陡的水槽,真不知这鲤鱼是怎么游上来的,或许把这里当龙门了吧。</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一个星期天,我们好几个战友在干渠上玩,战友李希水发现了一个动物,就拿着铁锨追去了,一直追到那动物钻进一个洞里,看看那洞老深,用铁锨挖了几下,在洞口形成一个坑,找来一些柴草,在洞口点起火来了,浓烟直往洞里灌,只听着洞里面发出呜呜的声音,一会儿没声音了,我们便用铁锨开挖,很快就挖到老窝,原来这是狐狸一家四口,两个大狐狸和两个小狐狸,都被烟熏得死过去了,我们就把这四个狐狸带到帐篷前,摆成一排,那小狐狸毛茸茸的,拿在手里很柔软,摸着很舒服,那么小就被熏死了,感觉很可怜。突然,那个母狐狸有呼吸了,慢慢的苏醒过来了,我们怕它跑了,赶紧用绳子拴在它的腿上。母狐狸苏醒了,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看着我们,呲着牙,这时候应该是愤怒了,我拿一截铁管子凑近它的嘴,它猛然一口咬在铁管上,牙齿崩碎了好几颗,这时候,胆怯的应该是我们了。突然,这母狐狸挣脱了绳子跑了,李希水赶忙去追,追了半天,回来时满脸的汗水,还是没追上。</p><p class="ql-block"> 渡槽建好后,不但可以从大水库里往我们连队大田送水,还便利了我们到九分场的行路,不用再绕那七八里路的弯子了,直接可以从渡槽上面走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