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外研版(三起)四和五年级为例(研究课例十一)

少少

<p class="ql-block">  本次有关于“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活动,以外研版(三起)五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 “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为教学实践。此次活动聚焦于如何通过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提升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与综合能力,同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效果。</p> <p class="ql-block">  一、研究课前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30日,我们英语组和课题组成员组织了一次深入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主备教师是甘少敏老师,集备活动围绕以下内容展开:</p><p class="ql-block"> 1.教材分析。首先,我们详细解读了五下Module 6 Unit 2的教学内容,初步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借助思维导图,运用一般过去时复述Lingling和她的家人的旅行经历,归纳谈论旅行经历的表达方式;通过写作,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when, who, where, what, how 这几方面来谈论自己的旅行经历,感受旅行带来的快乐,形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努力学习的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 2. 学情分析。考虑到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资源限制,我们讨论了如何设计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并受益。</p><p class="ql-block"> 3. 思维导图板书设计。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共同探讨了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特别是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及故事结构进行可视化呈现。例如,利用中心词“Lingling's trip”,向外辐射出“Where When Who What How”等分支,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p><p class="ql-block"> 4. 教学策略。讨论了制作学习单课前学生预习,课中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导向思维导图阅读文本解决问题,以及在课堂活动中如何有效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合作学习。</p> <p class="ql-block">  二、研究课开始</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8日,研究课由甘少敏老师担任主讲,授课班级五(2)班。课堂上,甘老师首先通过chant和个人旅行图片引入“Trip”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图片和例句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并鼓励他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和归纳所学词汇。这一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还增强了他们的词汇应用能力。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过去时态的用法,通过例句和练习加深理解。在阅读文本时,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预测文本内容、理解文章结构和主旨大意。这一步骤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在完成阅读和词汇学习后,学生能够复述文本内容并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篇描述自己旅游经历的小短文。</p> <p class="ql-block">  三、集体评课议课</p><p class="ql-block"> 课后,全体参与教师进行了集体评课议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认为,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学生不仅掌握了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还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有效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黄老师赞赏课堂上甘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节,认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林佳老师建议今后增加更多基于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练习,如编写小短文或进行口头报告,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究课成功展示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我校英语教学中的潜力和价值。它不仅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适应我校教育的实际需求,推动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同时,也期待通过持续的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英语学习创造更多可能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