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与满清

火车头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时候,曾读过“清宫十三朝演义”,和“永昌演义”两本小说。前一本说的是清朝十三个朝代的历史,后一本讲的是明末清初时,李自成起义的故事,当然也牵扯到了清初的历史。退休之后,随着旅游范围的扩大,接触到了大量与清朝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例如:新宾的赫图阿拉城、 吉林的乌拉那拉、四平的叶赫那拉,萨尔浒原来就在抚顺附近, 沈阳的故宫,北镇原来叫广远,辽西九华山曾是皇太极征战坐镇指挥之地,兴城古城原来叫广宁,是努尔哈赤作战失败受伤之地,以及和它相关的的袁崇焕、祖大寿等人的故事,承德的避暑山庄,遵化的清东陵埋葬着五位皇帝和他们的后妃们,而辅佐三代皇帝的孝庄皇太后,却埋葬在清东陵宫墙之外……。将这些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连缀在一起,就是东北及幽燕地区的清朝初期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爷爷觉昌安</p> <p class="ql-block">  南宋时期北方的辽、金政权被蒙元消灭后,居住在北方的游牧部族,散布在东北各地。到明朝时期,朝廷在抚顺关设防,定期开市进行交易,抚顺关外设建州卫,由朝廷任命的都督负责管理,努尔哈赤的爷爷就曾是建州都督,驻防赫图阿拉(现新宾县),后来因为年纪大了,由他的儿子塔世克接任。</p> <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故城位于新宾县附近</p> <p class="ql-block">  在各部族的争斗中,逐渐形成了若干个规模较大的部族或城堡。明朝对他们采取笼络、分化的策略,防止出现较大的部族势力,对朝廷形成威胁。</p><p class="ql-block"> 建州城内负责上贡的王杲,飞扬跋扈,滥杀无辜,被哈达部的王台勾结明都督李成梁杀害。王台又怕王杲的儿子报复,所以就去攻打古埒(读音lie.四声)城,城主是王杲的儿子阿太章京。阿太是建州都督塔世克的侄女婿、觉昌安的孙女婿 ,为救他们,觉昌安一意出兵,塔克世只得相陪,却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等勾结明朝都督,用反间计将他们杀害,并攻破古埒城,杀死阿太章京等人。</p> <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城内的正白旗衙门</p> <p class="ql-block">  努尔哈赤,是塔克世的大儿子,大老婆所生。受小老婆排挤,正在外闯荡。听到爷爷、父亲被害,气愤填膺,要誓报此仇。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东征西掠,势力渐大。期间尼堪外兰不敌努尔哈赤,逃到抚顺关下,关上明兵却不肯开关相救,被努尔哈赤追上,杀死在抚顺关外。</p><p class="ql-block"> 为扩大地盘,努尔哈赤向东攻打珲春的乌拉部,乌拉部首布占泰不敌,逃往吉林(现吉林市附近)。来年,努尔哈赤再打吉林,布占泰知道不敌,就弃城投奔叶赫部(现四平市附近)而去。后来努尔哈赤的弟弟娶了布占泰的妹妹,两家的关系才缓和了下来。努尔哈赤听说叶赫部布扬古的妹妹十分漂亮,就和叶赫部订了婚。</p> <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城内的校场大门</p> <p class="ql-block">  努尔哈赤势力渐大,有点目空一切起来,遭到族人的反抗。几次谋杀未成,努尔哈赤不敢再在城内居住,便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起兵到抚顺关下攻城,却被李成梁以建州都督的爵位收买折服。那时哈达部主吴儿古岱已经是努尔哈赤的女婿,占有700道的地方,努尔哈赤怎不眼热?让吴儿古岱交出,他却是不愿意。努尔哈赤调兵攻城,终被攻下,活捉了吴儿古岱夫妻。有一个部下携200道地方投奔了叶赫部布扬古。布扬古贪财,欣然接受。努尔哈赤斥责布扬古多管闲事,不顾两家的亲宜。双方打了起来。叶赫部逐渐不敌,偷偷报告了抚顺关上。明军派兵支援,把建州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退回建州。后来乌拉部的布占泰将侄女嫁给了努尔哈赤,即乌拉那拉氏,后来生了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那皇太极是大妃叶赫那拉氏生的,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布占泰也娶了努尔哈赤的侄女 ,因为闹矛盾,一气之下布占泰竟射死了努尔哈赤的侄女。怕努尔哈赤报复,就又跑到叶赫部投奔了布扬古。乌拉部的地盘尽归努尔哈赤所有。</p> <p class="ql-block">九门口长城, 亦称一片石關</p> <p class="ql-block">  努尔哈赤的大弟舒尔哈赤和他的两个儿子见哥哥势力强大,就勾结努尔哈赤的大儿子褚英,图谋造反夺权,被努尔哈赤知觉,派兵杀死了舒尔哈赤,捉回了舒尔哈赤的两个儿子及自己的大儿子。努尔哈赤极怒动手砍死了自己的儿子,又想杀两个侄子 。忽然想起他和弟弟受难时相依为命的时刻,就放过了两个侄子。</p><p class="ql-block"> 此后努尔哈赤的势力越发强大,那时北到开原,以及辽河以西,及辽阳一带都是明朝的地方,其余的地方则全是建州的势力范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城垣宫殿,改名兴京,建立金朝,做了皇帝。军队整顿为八旗,开始了在东北地区与明朝势力的对抗与斗争。</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大门</p> <p class="ql-block">  此时,汉人范文程投奔努尔哈赤。此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成为了努尔哈赤的得力军师。在他的帮助下,攻破了抚顺关,俘虏了守城将官, 拆毁城墙,大胜而归。</p><p class="ql-block"> 明朝神宗皇帝听到消息,派遣20万大军出关征战, 同时调遣叶赫部的布扬古、布占泰,以及朝鲜,出兵夹击。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败明军。击败并俘虏了朝鲜援军。那叶赫部走到半路,听知败讯,急忙返回,不敢再战。</p><p class="ql-block"> 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征战叶赫。那叶赫分东西两城驻守。东城守官是四贝勒的舅舅,却是不肯投降,破城后被杀。西城守官是布扬古,其表兄弟是四贝勒,被迫投降后亦被暗杀。至此满北被努尔哈赤统一。</p><p class="ql-block"> 努尔哈赤册封代善(次子)、阿敏(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赤的次子)、莽古尔泰(五子)、皇太极(八子)为“四大贝勒”,共同参与国政决策,此时贝勒既是军事统帅,也是议政核心成员,拥有实权。‌‌</p> <p class="ql-block">  此后又攻占沈阳、辽阳、广宁( 现北镇)各处。都城从兴京搬到了辽阳,后又搬到了沈阳。在攻打宁远(现兴城)时努尔哈赤被袁崇焕使用红夷大炮击败,努尔哈赤受伤去世,四贝勒皇太极手握兵权,继位成为皇帝。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继位时,逼迫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乌拉那拉氏,给努尔哈赤殉葬。</p><p class="ql-block"> 蒙古科尔沁王爷有两个格格,长的洁白如玉,被称为大玉儿和小玉儿。皇太极曾和大玉儿私定终身,后来大玉儿被父亲嫁给了叶赫部,直到灭掉叶赫部时,皇太极才把大玉儿抢到手。现在做了皇帝,就把大玉儿封为皇后,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此时多尔衮已经16岁了,就娶了小玉儿。那多尔衮长的风姿绰约,文皇后也是十分喜爱他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沈阳改名叫盛京,国名从金改为大清。辽河西岸的土地也逐一被大清占据,陆续收服了降将祖大寿、洪承畴等一班原明朝的文武官员。</p> <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城内皇太极的办公衙门</p> <p class="ql-block">  皇太极出外征讨,就让自己的弟弟多尔衮监国。皇弟和皇后情厚,早让皇太极的大儿豪格和婶婶小玉儿看在眼里,有心告诉归来的皇太极,却不幸走漏了风声,当晚皇太极就宾天了,葬在盛京昭陵。族中共议,决定立皇太极六岁的儿子福临继位,就是顺治皇帝,多尔衮为摄政王。那肃王豪格也是皇太极的儿子,和皇太极的哥哥豫王多铎,心中不忿,预谋造反,早被多尔衮拿下。</p><p class="ql-block"> 明朝国内早被李自成、张献忠造反,搞得摇摇欲坠。清政权蠢蠢欲动要夺取政权,正在广宁整顿军马。忽得消息:李自成已经攻占京城,崇祯皇帝自缢。多尔衮和范文程议定,立即起兵去夺大明江山。又得到消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来投,乃与吴兵和在一处共取京城。</p> <p class="ql-block">九门口景区</p> <p class="ql-block">  在山海关与前来征讨的大顺军大战一场, 李自成大败。清军追赶李自成直达北京城下。大顺军早成了惊弓之鸟,不得不退出北京,逃往陕西。清军占领北京,派出两支部队, 一支直追李自成。另一支南下去抢占大明的地盘。多尔衮在京主持朝政,将在盛京的顺治皇帝、 孝庄皇太后等人迎入北京。正式宣布,将明朝改为大清朝;男人一律剃头,不剃就要被砍头。</p><p class="ql-block"> 多尔衮与皇太后是叔嫂关系,却以商议朝政为名,整日腻在一起。多尔衮的夫人小玉儿见不到丈夫,心中愤愤。顺治也看在眼里,对自己的母亲却是无可奈何。这一日实在无法忍耐,小玉儿入宫去寻多尔衮,却被挡在宫门外,一时愤怒就嚷嚷起来。这一闹,小玉儿当晚就暴疾去世了。有朝臣看在眼里,就建议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以避非议。礼成之后两人的关系缺少了神秘之感,反而淡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九门口长城</p> <p class="ql-block">  多尔衮大权在握,欲娶朝鲜国公主,怕皇太后嫉妒,就在边境建设宫殿,多尔衮以巡边的名义过去,尽享艳福。却不想在一次出猎时,被野猪所伤,及后去世。此时福临已经满14岁了,这才亲掌朝政。那时,江南都督已经换为了洪承畴,回京之时将江南美女董小宛献给顺治。顺治初见江南汉人女子,极为宠幸,封为董鄂妃。孝庄太后知道后,以后宫不得有汉女、有小脚女子入宫一律杀死为由,要杖毙董鄂妃。顺治死死苦求,才救下董鄂妃性命,将其送到宫外寺庙之中。后来董小宛离开了寺庙不知所踪。顺治其时笃信佛教,一个皇帝却保护不了心爱之人,乃万念俱灰,最终悄悄离开皇城,去追寻心上人了!</p> <p class="ql-block">辽西九华山</p> <p class="ql-block">  朝廷之上忽然失去了皇上,无奈只得宣告皇帝殡天,才有了康熙玄烨继位。开创了在位61年及后来的康乾盛世!康熙年间孝庄太皇太后去世,暂时安厝在清东陵。直到雍正年间,才在清东陵南墙外建太皇太后的陵寝,名曰昭西陵,是相对于沈阳的太宗皇帝昭陵而言的。(皇太极的原配薨逝后,不与之同穴、同地安葬。现代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情况,与之何其相似!)</p><p class="ql-block"> 顺治期间,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南明政权都被消灭,国内战事平定,为后来的康熙统治奠定了基础。(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以上内容,主要来自“清宫十三朝演义”一书。</span></p> <p class="ql-block">  七律 抵定幽燕</p><p class="ql-block">建州一域争强胜,却晓读书可贮膺。</p><p class="ql-block">仁义气节明事理,尊卑长幼固族兵。</p><p class="ql-block">屈身纡贵降豪壮,舎后怀柔揽汉雄。</p><p class="ql-block">三代盛京相继续,终居幽燕定大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释:凭武力可在关外逞强,但知道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可使人聪明智慧。懂得了仁义礼智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道义,尊卑有序可使族内团结。屈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降服敌方的豪杰,凭美人计招揽前朝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英雄。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代接力,最终大清定鼎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屈身纡贵降豪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袁崇焕派兵救援京都,却被崇祯皇帝以叛国罪凌迟处死。手下将官祖大寿等惊惧万分,虽能统兵抗清,却是不敢听命赴京,君臣之间相互猜疑,这样如何可打胜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皇太极围城三个月,祖大寿不见援兵,看看粮草将尽,只得降了。皇太极大喜, 善待大寿。祖大寿献计说,锦州城内是我属下,我去招降他们。皇太极不疑,放大寿过去。祖大寿进城后,却组织士兵抵抗清军。皇太极只得围城强攻,同时继续修书劝降。祖大寿始终不得外援,只好再次投降大清。皇太极仍然善待,并不加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舎后怀柔揽汉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皇太极俘获洪承畴,一心要招降,知道洪承畴喜好女色,便送过去四个绝色女子过来伺候,那洪承畴并不正眼相瞅,只是不降。为早死,开始绝食,已经三,四天了,身无力气,躺在炕上,奄奄一息。皇太极甚觉无奈,对皇后说起此事,皇后听罢微微一笑,说道:“那寻常女子,他如何能看在眼里?臣妾倒有一法, 只是怕皇上舍不得。”皇太极问是什么法子,大玉儿低声耳语讲给皇上。皇上听罢,略一沉吟,寻思,为大计计,只好如此,嘱皇后隐秘从事。那洪承畴躺在炕上,闭目昏沉,忽觉有人将他搬起上身,放在腿上。睁眼看时,只见一盛装旗女妇,盘腿坐在炕上,细声说道:将军死忠大明,真乃英雄。为遂汝志,特备毒药一碗,将军饮下 ,可达你愿。说着端来一碗黄药,送到口边。洪承畴听到并不犹豫,张口就喝。喝罢闭目等死。谁知一个时辰过后,并无反应,精神倒觉得健旺起来。洪承畴不觉问道:这药怎么一点作用没有?大玉儿笑了起来,说道:哪里来的毒药?这是上好的参汤,给将军蓄力,三五天内是死不了的。洪承畴问道,你是何人?大玉儿道,我乃当今的皇后,特为你降尊纡贵,过来劝说与你的。洪承畴听说,惊出一身大汗,再看皇后,真是妥妥的满洲第一美人,肤色白里透红,眼中威中带柔,略一微笑就让人骨酥肉松,随赶忙爬了起来,在炕上只是磕头。皇后让人扶了出去洗漱,换了衣裳,再进来陪皇后对饮了起来。当晚同宿。第二天醒来,早不见了皇后。这才有人进来给洪承畴剃了头,洗漱罢才去上朝,给皇帝磕头去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