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避暑行之个旧、蒙自篇

往往

<p class="ql-block">离开玉溪,坐动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个旧市(县级市)。</p><p class="ql-block">个旧曾经是红河州州府所在地。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赋予它特殊的地理意义。个旧因锡而立,因锡而盛,锡的开采已有两千年历史,素有“世界锡都”之称,至今锡产量仍居世界首位。</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个旧有名的老阴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宝华索道:锡制的大字和浮雕壁画都彰显着个旧无处不在的锡元素。</p> <p class="ql-block">索道缓缓,个旧一览</p> <p class="ql-block">登高俯瞰,市中心的金湖和围绕着的个旧市区一览无余,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金刚塔:巍然耸立在老阴山顶。在个旧市区大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看到它“山高塔为峰”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景区道路两侧多为当地常见的董棕,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约20年开一次花,开花结实后全株死亡。令人唏嘘,心有戚戚。</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石凳,四面都雕刻着个旧的历史遗存和标志。</p> <p class="ql-block">昔日矿车,今日花坛。这些矿车等距离的一字排开,蔚为壮观,这是个旧独有的“世界锡都”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个旧火车站,满满的历史沧桑感。百年历史的个旧火车站,是个碧石寸轨铁路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个壁临屏铁路公司旧址,建于1929年,为法式建筑。全楼完整地保留了滇越铁路沿线建筑黄墙绿框的法式风格。现一部分为个壁石铁路陈列馆,展陈着个壁石铁路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与滇越铁路是云南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滇越铁路由法国人投资修建,铁路轨间距1米,称为“米轨”。而个碧石铁路则完全由红河当地民族资本筹资建设,轨间距为0.6米,称为“寸轨”。</p> <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是完全的国内民族资本修建,以抗衡法国殖民者的掠夺。总长度176.98公里,历时21年5个月,是当时中国主权最完整的唯一的民营铁路。它造就了世界“锡都”的崛起,是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另一部分现在为法国楼餐厅。在这里用餐,吃的既是美味,也有情怀。</p> <p class="ql-block">城市中心的金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既为群山环绕,又为个旧城区环抱。环湖漫步,吹着清凉的晚风,很是惬意舒适。</p> <p class="ql-block">傍晚沿金湖散步,听着湖边的音乐,体验个旧小城里的生活依旧,感受“山中有城,城中有湖”的个旧的温柔、随意、淡然,也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寸轨铁路、小火车、锡,这些与个旧相关的元素,在金湖边都能寻觅到。</p> <p class="ql-block">文学大家巴金的散文“个旧的春天”深情描述了他在个旧的所见所感,他为个旧湖命名“金湖”,描写其“碧蓝的脉搏”与环湖建筑群,称其为"个旧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寸轨火车头</p> <p class="ql-block">金湖畔,花繁叶茂,健身步道上的寸轨,是个旧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是一个永久的记忆,时刻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这里曾经的历史过往。</p> <p class="ql-block">位于云锡公司大门两侧的巨型锡文化浮雕墙,记述了个旧这一世界锡都的百年沧桑和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云南锡业的办公楼,建于五十年代的苏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云南锡博物馆:是云锡集团投资建设的国有企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云锡集团的讲解员详细介绍了云锡的历史过往和目前的发展态势,感到云锡集团大有希望,未来前景十分看好。</p> <p class="ql-block">序厅大型立体组合模型是云锡集团的标志性形象。展示了云锡集团以国内外领先的工艺和技术装备引领国内外锡工业潮流,支持着云南锡业在新世纪腾飞,大型模型背后是一幅阳光照耀下的锡都全景。整个立体模型金壁辉煌 ,气势恢弘,令人振奋。</p> <p class="ql-block">锡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们国家的优势产业。</p> <p class="ql-block">近代云南发展史上先后涌现出了“锡都三杰”:陈鹤亭、缪云台、吕冕南。</p> <p class="ql-block">明铜钟:明成化元年(公元1645年)铸造。成化是明朝中期宪宗的年号,这是现有文字记载中出现“箇旧”二字最早的年限。</p> <p class="ql-block">金湖文化广场伫立着一尊“硔王”雕塑,据说硔王就是传说中的矿神赵天爵,是一个集勤劳智慧 、百折不挠等美德于一身的锡都人民敬仰的开矿者形象 。</p> <p class="ql-block">个旧博物馆:小巧精致,内容丰富。</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汉代青铜孔雀灯,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个旧选厂:1910。‌‌是位于个旧老阴山脚下的工业遗址,始建于1910年。作为我国第一座机械化重力选矿厂,开创了锡矿现代化生产的先河,是中国锡工业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宝华门(凌云阁):是以前老个旧的城门,共有三层,整体建筑屋檐斗拱、四角起翘、雕工精细、彩绘逼真。向北一方的二楼翘檐下悬挂着“凌云阁”三个大字,而底层南北两面的石拱门洞的门楣上刻的却是“宝华门”,一座城门楼标有两个名字,这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尚很少见。</p> <p class="ql-block">护国亭:为纪念护国战争,个旧市政府于2007年重建,使之成为传承历史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云庙:全称云省庙或云省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末至民国时期,云庙是个旧工商业主商议锡业经营的核心场所,设有银行、商会等机构,堪称当时的经济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云庙前的个碧石铁路通车纪念碑:不大却很别致</p> <p class="ql-block">宝丰隆商号:为个旧富商李聘丰于1916年兴建,1926年建成,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盘丘而上,规模宏大,是民国时期个旧锡都最大的商号。其建筑耗资颇巨,时称个旧楼房之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个旧市地轨缆车:被誉为香港太平山顶缆车的内地版本。是小区居民上下山的公共交通工具,一个有轨道的斜坡上山的公交缆车,只有两个车,对开发车,票价一元,在这里有种穿越到旧时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锡都饭店:是个旧这座老工业城市最年长的饭店。它的招牌食物是一份北方风味浓烈的灌汤蒸饺,“一笼正好够三个人吃”。</p> <p class="ql-block">个旧的地方小吃:孙大爹泡梨和过桥米线、汽锅鸡</p> <p class="ql-block">离开个旧,有些不舍。这里气候宜人、安逸温润,这里人们恬淡随和,幸福感高。小城紧凑,到哪都不远,并且超级凉爽,在个旧的三晚都不要开空调,盖个薄被子还有点冷,在酷暑盛夏的季节,真是超级享受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晃晃悠悠到蒙自。从个旧到蒙自很方便,城际公交一人10元,约一小时可达。</p><p class="ql-block">蒙自是云南建县最早的千年古县之一,清末民初曾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有着多个云南省第一。蒙自市现在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拥有“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三张烫金名片。</p> <p class="ql-block">红河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明铜鼓‌:为明代青铜礼乐器,反映了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文征明(1470-1559年)的六幅画屏</p> <p class="ql-block">红河州图书馆:清新秀雅</p> <p class="ql-block">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位于原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哥胪士洋行。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曾在蒙自设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师生曾在此办学,朱自清、冯友兰等一大批学者来到蒙自,博物馆完整地记载着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成立,同年8月,l迁回昆明。</p><p class="ql-block">区区四月,因联大师生的到来,让蒙自这座原先宁静的古城,也开始荡起涟漪:进步的社会和政治思想、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熏染着、影响着当地的百姓。今天,蒙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联大对蒙自文化教育、社会开化所起的作用和情缘依然在继续,蒙自与联大,难说再见!</p> <p class="ql-block">东大街的历史街区</p> <p class="ql-block">文庙前的大椅子</p> <p class="ql-block">文庙牌楼</p> <p class="ql-block">魁星阁: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明清时代文庙建筑群之一,是研究蒙自地区清代文庙建筑的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位于南湖公园里的蒙自先锋书店</p> <p class="ql-block">蒙自海关旧址:座落在蒙自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南湖之滨,是一座被红色外墙围合的中式建筑,是中法战争后云南开设的海关所在地。现在是蒙自海关旧址历史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房屋是单层宫殿式木结构古建筑,室内陈列着关于云南海关、蒙自历史等方面的资料。既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设置的蒙自海关及税务司署旧址,还是蒙自大清邮政总局旧址,抗战时还作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所以这看似一座普通的历史建筑,却有着丰厚的历史过往。</p> <p class="ql-block">  法国领事府旧址:比邻蒙自海关。</p> <p class="ql-block">  法国领事府旧址始建于1890年,是一层带连廊的中式传统建筑。</p> <p class="ql-block">法国花园:为原法国滇越铁路总局。</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又称为通明阁。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为三重檐歇山顶方形木结构楼阁,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建阳会馆和县衙大堂</p> <p class="ql-block">周家宅院(望云博物馆):始建于1916年,由滇南名人周伯斋建造,曾作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文学院校舍,闻一多、朱自清等学者曾在此生活学习。宅院是滇南地区中西建筑技艺交融的精品佳作。可惜目前博物馆正在维修暂停开放。</p> <p class="ql-block">面对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心有不甘,遂登上附近的建筑俯瞰望云博物馆。宅院保存完好,为中西合璧风格,二楼间有空中楼道相连。</p> <p class="ql-block">阁学街:街名源于尹壮图故居,民国十七年一直沿用至今。尹壮图,蒙自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考中进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入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是嘉庆皇帝的老师。晚年回云南讲学、著述,擅长名法,为著名蒙自乡贤。后人为纪念他,将其故居所在街道更名为“阁学街”。</p> <p class="ql-block">街头小园林一瞥</p> <p class="ql-block">蒙自百货大楼已有名无实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8层路灯挺稀罕的</p> <p class="ql-block">文澜王家宅院:为省级文物。房主人王维玉因经商有方,且常救灾济贫,有“善人”美誉。1938年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迁蒙办学期间,曾作为教师宿舍使用,冯友兰、罗镛、罗常培等教授就居住于此。</p><p class="ql-block">宅院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是典型的民国时期民居建筑佳作。</p> <p class="ql-block">蒙自大井:已有数百年历史,现居路中,井水仍清澈甘甜。抗战时期,此井曾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师生的主要生活用水地。</p> <p class="ql-block">背影</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园正门。南湖公园是蒙自的“城市之睛”,这座城南的湖泊滋润着这座秀丽的小城,周边簇拥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蒙自南湖,滇南明珠</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园风景秀丽,碧波万顷,风光涟漪,岸柳成荫。云南著名的过桥米线传说就起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有人曾说:一年里,云南人吃的米线能给地球织毛衣。清晨从一碗米线开始,深夜或再用一碗米线结束,米线就这样穿起时光,编织岁月。</p><p class="ql-block">蒙自是云南民间最公认的过桥米线发源地,到蒙自吃一次菊花过桥米线是必须的,实际品尝价廉好吃。</p> <p class="ql-block">到蒙自,菊花过桥米线必须吃,蒙自石榴也应该尝。</p> <p class="ql-block">蒙自的城市标志:天马雕塑以天马凌空踏云的姿态为造型,寓意"腾飞",既呼应所在道路(天马路)的命名内涵,也寄托了蒙自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期许和愿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