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立秋前,姐姐带来两罐炒米粉。</p><p class="ql-block">不知有多久没有尝到家乡的炒米粉了,这是童年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我们家乡有一风俗,每到立秋,出嫁的女儿都要送一提桶的炒米粉到娘家,孝敬父母。</p><p class="ql-block">与米一起炒的还有芝麻,黄豆,花生,生姜及陈皮等各种香料,这是我记忆中最难忘的童年美味之一。</p><p class="ql-block">当年的我还有一种创新吃法:吃进一调羹炒米粉,偷喝一大口父亲喝的白酒,白酒的刺激立马充满整个口腔,久久不会退去,这种感觉美妙极了。拿到姐姐的炒米粉,我第一动作就是重试这一吃法,大概每天喝酒太多,找不回这种刺激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也来个创新吃法,把家中所有的粉:松花粉,灵芝粉,奶粉,麦片,与炒米粉混在一起,用开水泡一碗“调和粉糊”,作为早上的营养餐,品着美味,感受着家有姐姐的美好。</p><p class="ql-block">当今是提倡时尚的年代,孝敬父母,古老的炒米粉早已被五花八门的糕点水果所取代,立秋也没有了节日的特殊氛围 。</p><p class="ql-block">我在想,当年为什么要提倡吃炒米粉这一风俗。我们童年时一旦年糕之类的米食吃多了,就会嗝上一股臭气,称作“伤根臭”,指伤了脾胃之根本。当时的农村没有上医院的概念,父母亲会在火中煨一段年糕至焦炭,然后泡水。喝了这碗水伤根臭自然就治愈了。学了中医后才知道这是运用焦能健脾的原理。现在因脾虚而肥胖者,如果改成用焦米煮饭一定会有惊喜。</p><p class="ql-block">炒米粉中加入生姜、陈皮等各种香料,不只是为了色香味,芳香去湿是中医去湿的重要途径之一。</p><p class="ql-block">出嫁的女儿给父母送炒米粉,在家人相聚享受美好中使孝道有了仪式感,更是在气候逐渐由热转凉时,通过饮食调整来适应季节变换,让身体从夏季的湿热中过渡,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基础,是女儿作为父母小棉袄的贴心关爱。</p><p class="ql-block">立秋送炒米粉,得到当地人民的高度认同,就演化为传统习俗,升格为一种文化。</p><p class="ql-block">立秋的炒米粉,承载着奉化人民对节气的独特理解和生活智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写于2025年立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