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b>图1:1981年我在匹兹堡大学第一次见到七哥许倬云时,七哥的风采至今历历在目......</b><b style="text-align: center;">怀念七哥七嫂,七哥许倬云先生千古。</b></font></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许倬云先生是我的表兄,我和许倬云先生于1981年的夏天在匹兹堡大学相遇相识,从第一次见面起,他就不要我喊许教授,要我喊他七哥。</b></h1><h1><br></h1><h1><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四十多年来,我一直将七哥当成我的良师益友,许倬云先生可能也是在海外而曾经有过传统文化下的大陆和台湾生活经验的最后一位华语文化学者。</b></h1><h1><br></h1><h1><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他的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精神导师和楷模,华语世界失去了最后一位从苦难旧中国的战争废墟中走出来的历史见证人和重要文化大师。他的离世也标志着华语世界一个时代的结束。七哥千古。</b></h1> <h1><p><b style="font-size:22px;">昨天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海边的西塞罗”刚刚发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许倬云与王小波之争:中华文化能拯救美国文明吗?“。</b></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b><br></b></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b>文章中作者对许倬云先生有下面一段评语:许先生......不会再谈论历史是、有意区分什么是中国的、什么是外国的,他眼中的中华文明也只是世界文明潮流中的一部分......我觉得这是他的史学思想总结到最后,最给人启发的那部分东西。”我很同意他的这个说法,我自己也有同感。</b></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22px;">现将这篇文章附在下面,与大家分享,点击下面链接阅读全文:</b></p><p><br></p><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wGJ0nOsoI-MKvqZ5wlePQ"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b><i> </i>“海边的西塞罗”文章:“许倬云与王小波之争:中华文化能拯救美国文明吗?“</b></a></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22px;">然而,我对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到的:“王小波是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还经历过某些特殊年代的人。他对我们文化中容易犯的某些错误、甚至疯狂,有比许先生“纸上得来终觉浅”更深刻的认知。”一句,不敢苟同,下面是我的一点看法:</b></p><p><br></p><p><b style="font-size:22px;">王小波与许倬云认知有差别,因为许、王本不是一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各有各的生活经验和心路历程,想不到一起很正常。</b></p><p><br></p><p><b style="font-size:22px;">蚂蚁、蜘蛛和蜜蜂共同生活在大千世界,各行其道,各得其乐。社团主义的蚂蚁群居,是它存在的方式,个人主义的蜘蛛,优哉游哉,结网捕食,是它的生存之道,按照道金斯的逻辑,万物的存在,无非是基因作祟,不同文明的特点和属性决定于各种文明的文化基因(meme)。</b></p><p><br></p><p><b style="font-size:22px;">人类的主要文明,都是历经几千年形成,只有走火入魔的人文主义,如卢梭和他的门徒们,才相信先进的主义可以靠一个运动和一本书,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可以改造文化物种的文化基因和属性,变蚂蚁为蜘蛛。</b></p><p><b style="font-size:22px;"><br></b></p><p><b style="font-size:22px;">如果说学生王小波与老师许倬云对于中国文化有认知上的不同,恐怕更多的是由于那段疯狂的岁月给王小波那代人太多认知世界的时代局限,面对一个纷繁芜杂的世界,反复的思考和认知需要假以时日,肤浅在何方,不言自明。</b></p></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下面是我发在美篇上的一篇关于我母亲和许倬云一家的故事,特与大家分享, </b><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点击下面链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font color="#ed2308"><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wamm2b?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母亲章映芬与许倬云一家</a></font></b></h1><h1><br></h1><h1><br></h1> <h1><font color="#167efb"><b>图2:1986年春,本文作者王天骏回匹兹堡大学参加博士毕业典礼后,到七哥许倬云家作客。照片左起:七嫂孙曼丽、王天骏(穿全黑博士袍)、许倬云、弟弟王天鹏。</b></font></h1>